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及扁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36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及扁线电机。该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包括扁线定子绕组以及出线连接结构:扁线定子绕组包括星型连接的U相绕组、V相绕组及W相绕组;出线连接结构包括与U相绕组连接的U相铜排,与V相绕组连接的V相铜排,与W相绕组连接的W相铜排,与每相绕组均连接的中性点铜排,U相铜排、V相铜排、W相铜排及中性点铜排呈空间错位设于扁线定子绕组的同侧;每相绕组均包括2n根支路引出线和2n根中性点引出线,2n根支路引出线分别连接于相铜排的两侧,2n根中性点引出线分别连接于中性点铜排的两侧;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降低绕组端部高度时增加三相引出线的连接可靠性,还保证了定子出线端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及扁线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及扁线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电机的功率和体积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扁铜线做扁线定子绕组的扁线电机因其高槽满率而带来的高功率密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与传统的圆线绕组相比,扁线绕组在线成型与三相出线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设计难点,影响扁线定子的量产与工业化。目前,很多技术都致力于改善扁铜绕组的插线方法与绕组成型,而对于三相出线端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及扁线电机,能在降低绕组端部高度的同时增加三相引出线的连接可靠性,还保证了定子出线端绝缘性能。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包括:扁线定子绕组,用于安装在定子铁芯中,包括星型连接的U相绕组、V相绕组及W相绕组;以及,出线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U相绕组连接的U相铜排,与所述V相绕组连接的V相铜排,与所述W相绕组连接的W相铜排,以及同时与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连接的中性点铜排;且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所述W相铜排并排设置,并与所述中性点铜排呈空间错位设置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同一侧;其中,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均包括分布在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内层和最外层的2n根支路引出线和2n根中性点引出线,2n根所述支路引出线分别连接于所述U相铜排或所述V相铜排或所述W相铜排的两侧,2n根所述中性点引出线分别连接于所述中性点铜排的两侧;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中性点引出线、所述支路引出线、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所述W相铜排及所述中性点铜排上均涂覆有绝缘粉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均包括设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内层的邻近的n根支路内层引出线,以及设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外层的邻近的n根支路外层引出线;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及所述W相铜排均包括弧形的支路外层连接段和弧形的支路内层连接段,连接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和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的支路中间汇流段,以及沿轴向突出设于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或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或所述支路中间汇流段上的支路对外连接端;n根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线均连接于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n根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线均连接于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所述V相铜排的支路外层连接段与所述U相铜排的支路内层连接段并排设置,所述W相铜排的支路外层连接段与所述V相铜排的支路内层连接段并排设置,所述U相铜排的支路外层连接段与所述中性点铜排的一端对应设置,所述W相铜排的支路内层连接段与所述中性点铜排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线、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线、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及所述支路中间汇流段上均涂覆有所述绝缘粉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及所述W相铜排的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的内侧均并排设有n个支路内层缺口槽,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及所述W相铜排的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的外侧均并排设有n个支路外层缺口槽;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的n根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线的一端均具有延伸设置的支路内层引出端,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的n根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线的一端均具有延伸设置的支路外层引出端,n个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端一一对应地激光焊接于n个所述支路内层缺口槽中,n个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端一一对应地激光焊接于n个所述支路外层缺口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线均包括支路内层折弯部,分别设于所述支路内层折弯部两端的各一个支路内层直线段部,设于一个所述支路内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支路内层标准焊点端,以及设于另一个所述支路内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端;每根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线均包括支路外层折弯部,分别设于所述支路外层折弯部两端的各一个支路外层直线段部,设于一个所述支路外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支路外层标准焊点端,以及设于另一个所述支路外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端;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端与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端对齐设置,所述支路外层标准焊点端与所述支路内层标准焊点端对齐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端高出所述支路外层标准焊点端4-8mm;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及所述W相铜排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内圈的径向距离和最外圈的径向距离均为0-3mm;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端及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端均突出于所述U相铜排、或所述V相铜排、或所述W相铜排的表面0-2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均包括设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内层的邻近的n根中性点内层引出线,以及设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外层的邻近的n根中性点外层引出线;所述中性点铜排包括弧形的中性点外层连接段和弧形的中性点内层连接段,以及连接所述中性点外层连接段和所述中性点内层连接段的中性点中间汇流段,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的n根所述中性点内层引出线依次连接于所述中性点内层连接段上,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的n根所述中性点外层引出线依次连接于所述中性点外层连接段上;所述中性点铜排位于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及所述W相铜排的下方,且所述中性点外层连接段与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均并排设置,所述中性点内层连接段与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均并排设置;所述中性点内层引出线、所述中性点外层引出线、所述中性点内层连接段及所述中性点中间汇流段均涂覆有所述绝缘粉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性点内层连接段的内侧并排设有n个中性点内层缺口槽,所述中性点外层连接段的外侧并排设有n个中性点外层缺口槽;n根所述中性点内层引出线的一端均具有延伸设置的中性点内层引出端,n根所述中性点外层引出线的一端均具有延伸设置的中性点外层引出端,n个所述中性点内层引出端一一对应地激光焊接于n个所述中性点内层缺口槽,n个所述中性点外层引出端一一对应地激光焊接于n个所述中性点外层缺口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所述中性点内层引出线包括中性点内层折弯部,分别设于所述中性点内层折弯部两端的中性点内层直线段部,设于一个所述中性点内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中性点内层标准焊点端,以及设于另一个所述中性点内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所述中性点内层引出端;每根所述中性点外层引出线包括中性点外层折弯部,分别设于所述中性点外层折弯部两端的中性点外层直线段部,设于一个所述中性点外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中性点外层标准焊点端,以及设于另一个所述中性点外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所述中性点外层引出端;所述中性点外层引出端与所述中性点内层引出端对齐设置,所述中性点外层标准焊点端与所述中性点内层标准焊点端对齐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性点铜排与所述中性点内层标准焊点端的轴向间距为1-5mm;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所述W相铜排与所述中性点铜排的轴向间距均为1-5mm。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扁线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扁线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扁线定子绕组,用于安装在定子铁芯中,包括星型连接的U相绕组、V相绕组及W相绕组;以及,/n出线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U相绕组连接的U相铜排,与所述V相绕组连接的V相铜排,与所述W相绕组连接的W相铜排,以及同时与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连接的中性点铜排;且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所述W相铜排并排设置,并与所述中性点铜排呈空间错位设置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同一侧;/n其中,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均包括分布在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内层和最外层的2n根支路引出线和2n根中性点引出线,2n根所述支路引出线分别连接于所述U相铜排或所述V相铜排或所述W相铜排的两侧,2n根所述中性点引出线分别连接于所述中性点铜排的两侧;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所述中性点引出线、所述支路引出线、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所述W相铜排及所述中性点铜排上均涂覆有绝缘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扁线定子绕组,用于安装在定子铁芯中,包括星型连接的U相绕组、V相绕组及W相绕组;以及,
出线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U相绕组连接的U相铜排,与所述V相绕组连接的V相铜排,与所述W相绕组连接的W相铜排,以及同时与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连接的中性点铜排;且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所述W相铜排并排设置,并与所述中性点铜排呈空间错位设置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均包括分布在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内层和最外层的2n根支路引出线和2n根中性点引出线,2n根所述支路引出线分别连接于所述U相铜排或所述V相铜排或所述W相铜排的两侧,2n根所述中性点引出线分别连接于所述中性点铜排的两侧;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中性点引出线、所述支路引出线、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所述W相铜排及所述中性点铜排上均涂覆有绝缘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均包括设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内层的邻近的n根支路内层引出线,以及设于所述扁线定子绕组的最外层的邻近的n根支路外层引出线;
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及所述W相铜排均包括弧形的支路外层连接段和弧形的支路内层连接段,连接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和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的支路中间汇流段,以及沿轴向突出设于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或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或所述支路中间汇流段上的支路对外连接端;n根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线均连接于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n根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线均连接于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
所述V相铜排的支路外层连接段与所述U相铜排的支路内层连接段并排设置,所述W相铜排的支路外层连接段与所述V相铜排的支路内层连接段并排设置,所述U相铜排的支路外层连接段与所述中性点铜排的一端对应设置,所述W相铜排的支路内层连接段与所述中性点铜排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线、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线、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及所述支路中间汇流段上均涂覆有所述绝缘粉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及所述W相铜排的所述支路内层连接段的内侧均并排设有n个支路内层缺口槽,所述U相铜排、所述V相铜排及所述W相铜排的所述支路外层连接段的外侧均并排设有n个支路外层缺口槽;
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的n根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线的一端均具有延伸设置的支路内层引出端,所述U相绕组、所述V相绕组及所述W相绕组的n根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线的一端均具有延伸设置的支路外层引出端,n个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端一一对应地激光焊接于n个所述支路内层缺口槽中,n个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端一一对应地激光焊接于n个所述支路外层缺口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线定子出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线均包括支路内层折弯部,分别设于所述支路内层折弯部两端的各一个支路内层直线段部,设于一个所述支路内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支路内层标准焊点端,以及设于另一个所述支路内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所述支路内层引出端;
每根所述支路外层引出线均包括支路外层折弯部,分别设于所述支路外层折弯部两端的各一个支路外层直线段部,设于一个所述支路外层直线段部的端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马霁旻崔舜宇王超刘光华李婷周斌夏洋周海鹰舒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