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20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储能技术领域的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包括端板组件和电池模组,端板组件与电池模组组装连接;电池模组包括六个电芯,电池模组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走线槽和汇流排,汇流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采样线;端板组件包括两个端板,端板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和绑线扣,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汇流排固定座,通过设置绑线扣和走线槽相配合用来固定采样线,使线束外观看起来走线规整,减少线束的撕裂以及夹线的问题,通过设置螺母孔位用于固定加热膜,增加螺钉紧固,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包模组整体结构复杂,能量密度低,里程数不足,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处于领先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储能
,具体是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高度重视持续推动,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方面投入逐步增大,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呈爆发式增长,据公安部数据统计,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1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19%,动力电池包是给纯电动车提供能量,而电池模组是动力电池包的核心部件。但是现有的电池包模组结构中,通常采用的是铝型材作为原材料,由于材料壁厚和型材型腔的影响,导致电池模组整体结构复杂,整个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低,里程数不足,在加工工艺日益成熟的前提下,各个材料的价格透明,因而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包括端板组件和电池模组,所述端板组件与电池模组组装连接。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六个电芯,所述电池模组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走线槽和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采样线,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打包带,所述打包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膜。所述端板组件包括两个端板,所述端板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和绑线扣,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汇流排固定座,所述端板的侧面开设有螺母孔位,所述端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环氧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采用铁质材料制成,通过设置加强筋用于加强端板,防止端板发生弯折。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绑线扣的上表面开设有扣孔,通过设置固定孔方便固定汇流排,增加汇流排和汇流排固定座接触面积,减少电量的损失,通过设置扣孔工人在搬运的过程可以借用孔位进行搬运,省时省力。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板的正面开设有预留孔位,所述预留孔位的数量为七个,通过设置预留孔位用于增加打包带的紧固性,也增强整个端板的结构强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板采用钣金折弯而成,通过设置钣金弯折的端板不需要花大量的金钱开模具,节省材料成本。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芯的表面设置有隔热棉,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预留有安全距离,通过设置隔热棉和安全距离防止电芯热失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圆孔用于整个模组的固定,为整个模组的轻量化设计做贡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绑线扣和走线槽相配合用来固定采样线,使线束外观看起来走线规整,简单美观进而使得采样数据的更加准确,减少线束的撕裂以及夹线的问题,通过设置打包带便于组装、固定电芯,通过设置底座用于固定汇流排固定座,通过设置螺母孔位用于固定加热膜,增加螺钉紧固,保持电芯的活性,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包模组整体结构复杂,能量密度低,里程数不足,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处于领先地位的问题。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加强筋用于加强端板,防止端板发生弯折;通过设置固定孔方便固定汇流排,增加汇流排和汇流排固定座接触面积,减少电量的损失,通过设置扣孔工人在搬运的过程可以借用孔位进行搬运,省时省力;通过设置预留孔位用于增加打包带的紧固性,也增强整个端板的结构强度。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钣金弯折的端板不需要花大量的金钱开模具,节省材料成本;通过设置隔热棉和安全距离防止电芯热失控;通过设置圆孔用于整个模组的固定,为整个模组的轻量化设计做贡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一;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二;图3为本技术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一;图4为本技术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二。图中:1、端板组件;2、电池模组;3、端板;4、环氧板;5、加热膜;6、电芯;7、打包带;8、走线槽;9、采样线;10、汇流排;11、汇流排固定座;12、底座;13、固定孔;14、绑线扣;15、扣孔;16、螺母孔位;17、预留孔位;18、圆孔;19、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包括端板组件1和电池模组2,端板组件1与电池模组2组装连接。电池模组2包括六个电芯6,电池模组2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走线槽8和汇流排10,汇流排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采样线9,电池模组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打包带7,打包带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膜5。端板组件1包括两个端板3,端板3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12和绑线扣14,底座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汇流排固定座11,端板3的侧面开设有螺母孔位16,端板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环氧板4,通过设置绑线扣14和走线槽8相配合用来固定采样线9,使线束外观看起来走线规整,简单美观进而使得采样数据的更加准确,减少线束的撕裂以及夹线的问题,通过设置打包带7便于组装、固定电芯6,通过设置底座12用于固定汇流排固定座11,通过设置螺母孔位16用于固定加热膜5,增加螺钉紧固,保持电芯6的活性,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包模组整体结构复杂,能量密度低,里程数不足,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处于领先地位的问题。其中,端板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9,加强筋19采用铁质材料制成,通过设置加强筋19用于加强端板3,防止端板3发生弯折;底座12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3,绑线扣14的上表面开设有扣孔15,通过设置固定孔13方便固定汇流排10,增加汇流排10和汇流排固定座11接触面积,减少电量的损失,通过设置扣孔15工人在搬运的过程可以借用孔位进行搬运,省时省力;端板3的正面开设有预留孔位17,预留孔位17的数量为七个,通过设置预留孔位17用于增加打包带7的紧固性,也增强整个端板3的结构强度。其中,端板3采用钣金折弯而成,通过设置钣金弯折的端板3不需要花大量的金钱开模具,节省材料成本;电芯6的表面设置有隔热棉,相邻两个电芯6之间预留有安全距离,通过设置隔热棉和安全距离防止电芯6热失控;端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18,圆孔18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圆孔18用于整个模组的固定,为整个模组的轻量化设计做贡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前,工作人员首先将左右两端的端板3贴环氧板4后再依次摆放电芯6,每个电芯6的两侧都贴隔热棉,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包括端板组件(1)和电池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组件(1)与电池模组(2)组装连接;/n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六个电芯(6),所述电池模组(2)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走线槽(8)和汇流排(10),所述汇流排(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采样线(9),所述电池模组(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打包带(7),所述打包带(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膜(5);/n所述端板组件(1)包括两个端板(3),所述端板(3)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12)和绑线扣(14),所述底座(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汇流排固定座(11),所述端板(3)的侧面开设有螺母孔位(16),所述端板(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环氧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包括端板组件(1)和电池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组件(1)与电池模组(2)组装连接;
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六个电芯(6),所述电池模组(2)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走线槽(8)和汇流排(10),所述汇流排(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采样线(9),所述电池模组(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打包带(7),所述打包带(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膜(5);
所述端板组件(1)包括两个端板(3),所述端板(3)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12)和绑线扣(14),所述底座(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汇流排固定座(11),所述端板(3)的侧面开设有螺母孔位(16),所述端板(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环氧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9),所述加强筋(19)采用铁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碧英李特立汪向曙黎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隆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