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20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包括外框架、设置于外框架内的m行×n列的电池组件及散热组件,m≥1、n≥1;每个电池组件包括内框架及固定于内框架中的k块电池,k≥2,每个内框架的四个侧面上且至少每相邻两块电池之间各设有一个内长孔;外框架的四个侧面中,垂直方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至少各设有(k‑1)×m个外长孔,水平方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至少各设有(k‑1)×n个外长孔;散热组件通过外长孔和内长孔穿设到电池组件中,散热组件包括固定支架、若干个传热片及若干个散热翅片,传热片为中空且内部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多个散热组件可同时穿设到电池组件中,散热组件设计为空心且填充超导传热材料,使得散热组件的传热速度更快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
技术介绍
大型叉车需要将多块电池串联或并联在一起组装后使用,当多块电池组装起来之后,外围的电池和内部的电池,散热程度不一样,内部的电池散热效果相比外围的电池散热更差一些,热量不容易散出来,当电池温度较高时,如果不及时进行散热,不仅会大大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本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至少包括一端开口且呈柱状的外框架、设置于外框架内的m行×n列的电池组件以及散热组件,其中,m≥1、n≥1;每个电池组件包括一端开口且呈柱状的内框架以及等间距固定于内框架中的k块电池,k≥2,每个内框架的四个侧面上且至少每相邻两块电池之间各设有一个内长孔,每相邻两块电池之间的四个内长孔均与该相邻两块电池之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外框架的四个侧面中,垂直方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至少各设有(k-1)×m个外长孔,水平方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至少各设有(k-1)×n个外长孔,所有的外长孔与对应位置的内长孔相连通;所述散热组件从外框架的至少一个水平方向侧面和/或至少一个垂直方向侧面通过外长孔和内长孔穿设到电池组件中为电池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连接的若干个传热片以及固定于固定支架上的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传热片为中空且内部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主支架和若干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的一端与传热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为中空且内部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为中空且内部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外框架包括四个侧板一和底板一,所述外长孔设置于四个侧板一上。进一步地,每个内框架包括U型侧板二、条形侧板二和底板二,所述条形侧板二与U型侧板二可拆式连接,所述内长孔设置于U型侧板二和条形侧板二上;所述U型侧板二的内壁上且所有内长孔靠近内框架开口的二端设有挡板,所述U型侧板二的U型开口边缘处内壁上对称设有k-1对挂耳,所述条形侧板二与U型侧板二连接的两边对称设有翻边且翻边上对称设有k-1对挂孔。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一设有外通孔,所述底板二上设有内通孔。进一步地,每个内框架的四个侧面上靠近内框架开口端的位置各设一内长孔,且所述外框架的四个侧面上靠近外框架开口端的位置各对应设置一外长孔。进一步地,每个内框架的开口端可拆式连接有封口板,每个内框架的开口端四个侧面上各设有两个凸块,封口板的四个侧面上各设有两个定位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容纳电池的外框架和内框架,使得多个散热组件可以同时穿设到电池组件中,并将散热组件设计为空心且填充超导传热材料,使得散热组件的传热速度更快更均匀,确保电池的热量及时散发出来,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个电池组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个电池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个电池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封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架,11、外长孔,12、侧板一,13、底板一,131、外通孔,2、电池组件,21、内框架,211、内长孔,212、U型侧板二,2121、挡板,2122、挂耳,213、条形侧板二,2131、挂孔,214、底板二,2141、内通孔,215、凸块,22、电池,23、封口板,231、定位槽,3、散热组件,31、固定支架,311、主支架,312、连接杆,32、传热片,33、散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至少包括一端开口且呈柱状的外框架1、设置于外框架内的m行×n列的电池组件2以及散热组件3,其中,m≥1、n≥1,本实施例优选m=3、n=5,电池组件2的行数和列数具体可以实际情况选择,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每个电池组件2包括一端开口且呈柱状的内框架21以及等间距固定于内框架中且电连接的k块电池22,k≥2,k的数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优选k=8,优选所述内框架21为长方体,每个内框架21的四个侧面上且至少每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各设有一个内长孔211,每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的四个内长孔211均与该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的间隙相连通。具体地,每个内框架21包括U型侧板二212、条形侧板二213和底板二214,所述条形侧板二213与U型侧板二212可拆式连接,目的是方便电池22的取放,例如放电池22时,先将电池22逐块放进U型侧板二212之后,再将条形侧板二213固定到U型侧板二212上;所述内长孔211设置于U型侧板二212的三个侧面和条形侧板二213上;所述U型侧板二212的内壁上且所有内长孔211靠近内框架开口的二端设有挡板2121,所述挡板2121用于将相邻两块电池22分隔固定使得每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进而使得散热组件3能穿过每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的间隙;所述U型侧板二212的U型开口边缘处内壁上对称设有k-1对挂耳2122,所述条形侧板二213与U型侧板二212连接的两边对称设有翻边且翻边上对称设有k-1对挂孔2131,所述条形侧板二213通过挂孔2131与U型侧板二212的挂耳2122相配合,将条形侧板二213与U型侧板二212固定于一起。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优选所述外框架1为长方体,具体地,所述外框架1包括四个侧板一12和底板一13,所述外框架1的四个侧面(即,四个侧板一12)中,垂直方向两个相对的侧板一12上至少各设有(k-1)×m个外长孔11,本实施例垂直方向每个侧板一12上是设置7×3个外长孔11,水平方向两个相对的侧板一12上至少各设有(k-1)×n个外长孔11,本实施例水平方向每个侧板一12上是设置7×5个外长孔11,本实施例所述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是按照图1和2中所述的方向来描述,只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所有的外长孔11与对应位置的内长孔211相连通,即,外框架1垂直方向侧面上的外长孔11与堆叠于外框架1内的内框架21垂直方侧面向上的内长孔211相对应连通,外框架1水平方向侧面上的外长孔11与堆叠于外框架1内的内框架21水平方侧面向上的内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端开口且呈柱状的外框架(1)、设置于外框架内的m行×n列的电池组件(2)以及散热组件(3),其中,m≥1、n≥1;/n每个电池组件(2)包括一端开口且呈柱状的内框架(21)以及等间距固定于内框架中的k块电池(22),k≥2,每个内框架(21)的四个侧面上且至少每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各设有一个内长孔(211),每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的四个内长孔(211)均与该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的间隙相连通;/n所述外框架(1)的四个侧面中,垂直方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至少各设有(k-1)×m个外长孔(11),水平方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至少各设有(k-1)×n个外长孔(11),所有的外长孔(11)与对应位置的内长孔(211)相连通;/n所述散热组件(3)从外框架(1)的至少一个水平方向侧面和/或至少一个垂直方向侧面通过外长孔(11)和内长孔(211)穿设到电池组件(2)中为电池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固定支架(31)、与固定支架连接的若干个传热片(32)以及固定于固定支架上的若干个散热翅片(33),所述传热片(32)为中空且内部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端开口且呈柱状的外框架(1)、设置于外框架内的m行×n列的电池组件(2)以及散热组件(3),其中,m≥1、n≥1;
每个电池组件(2)包括一端开口且呈柱状的内框架(21)以及等间距固定于内框架中的k块电池(22),k≥2,每个内框架(21)的四个侧面上且至少每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各设有一个内长孔(211),每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的四个内长孔(211)均与该相邻两块电池(22)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所述外框架(1)的四个侧面中,垂直方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至少各设有(k-1)×m个外长孔(11),水平方向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至少各设有(k-1)×n个外长孔(11),所有的外长孔(11)与对应位置的内长孔(211)相连通;
所述散热组件(3)从外框架(1)的至少一个水平方向侧面和/或至少一个垂直方向侧面通过外长孔(11)和内长孔(211)穿设到电池组件(2)中为电池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固定支架(31)、与固定支架连接的若干个传热片(32)以及固定于固定支架上的若干个散热翅片(33),所述传热片(32)为中空且内部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1)包括主支架(311)和若干根连接杆(312),每根连接杆(312)的一端与传热片(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3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12)为中空且内部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均温散热组件的叉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311)为中空且内部填充有超导传热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春杰魏生其唐化魁
申请(专利权)人:五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