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硅应用于继电器的灭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16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硅应用于继电器的灭弧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直流正极输入端口J2,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直流负极输入端口J3,所述直流正极输入端口J2电性连接有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且直流负极输入端口J3电性连接有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熨斗发热盘电源接口的两端串接一个双向可控硅开关BT1,在即将切断电熨斗加热盘电源的瞬间将双向可控硅开关BT1导通,用于接替继电器,使得拉电弧,电火花不会作用于继电器内部金属弹片上,双向可控硅开关BT1的导通时间很短,亦不会烧坏,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本低廉,不用采用过于高档优质的继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硅应用于继电器的灭弧电路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灭弧
,尤其涉及一种可控硅应用于继电器的灭弧电路。
技术介绍
继电器控制大功率大电流用电器,在日常生活,工业用电,军用都是比较常见的,越是大功率电器,对于继电器要求寿命也就越高,自然成本亦不菲。继电器采用机械式双金属片恒温器或高档功率继电器进行控温,其中采用机械式双金属片恒温器控温如下:大功率熨斗控温通常采用可调节温度的双金属片恒温器,当温度升高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时,双金属片因受热向下弯曲,使电源触点脱离,切断电源,电熨斗不再升温。待温度降至一定程度,双金属片就恢复原来状态,则电源又接通。如此反复通断,使电熨斗保持温度恒定。这种控温的方式的缺点:控温精度低,控温效果差,弹片金属接触的地方会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出现氧化,会出现电火花,发热,使用寿命短。其中采用机械式双金属片恒温器控温如下:此方式采用电子控温,通过热敏电阻对熨斗底盘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然后通过继电器对电熨斗加热盘进行通断电控制;当温度升高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时,继电器切断加热盘电源,电熨斗不再升温。待温度降至一定程度,继电器接通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硅应用于继电器的灭弧电路,包括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直流正极输入端口J2,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直流负极输入端口J3,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联锁开关K1,联锁开关K1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市电火线输入端口J1和双向可控硅开关BT1的一端,联锁开关K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市电零线输入端口J4和双向可控硅开关BT1的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BT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有用于对熨斗底盘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的热敏电阻R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硅应用于继电器的灭弧电路,包括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直流正极输入端口J2,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直流负极输入端口J3,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联锁开关K1,联锁开关K1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市电火线输入端口J1和双向可控硅开关BT1的一端,联锁开关K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市电零线输入端口J4和双向可控硅开关BT1的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BT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有用于对熨斗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得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