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16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电容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包括放电延时电路和电子开关,放电延时电路通过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控制继电器K5的开关,放电延时电路包括直流电压VDC,直流电压VDC连接电阻R9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3的一端,电阻R93的另一端连接极电容C33的阳极和稳压管Z21的一端,稳压管Z2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4一端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和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继电器K5的线圈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电容
,特别涉及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智能低压无功补偿模块中,控制板和驱动板因为工作电压不同,一般分别提供直流电压。为了提高产品稳定性,通常是控制板先加电,待单片机运行正常、控制板各端口状态稳定后再给驱动板加电,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但是在产品断电时,一般都不做处理,此时控制板各端口状态极不稳定,有时会产生短暂的误动作,从而给电网造成一定的扰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品断电时容易产生误动作的技术难题,本技术可有效避免产品断电时产生误动作的可能,避免对电网造成扰动,提供产品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包括放电延时电路和电子开关,所述放电延时电路通过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控制继电器K5的开关,所述放电延时电路包括直流电压VDC,所述直流电压VDC连接电阻R9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3的一端,电阻R93的另一端连接极电容C33的阳极和稳压管Z21的一端,所述稳压管Z2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4一端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和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继电器K5的线圈另一端。为了进一步实现迅速断开继电器,所述放电延时电路还包括整流管D5和D6,交流电压AC连接整流管D5的阳极和整流管D6的阳极,所述整流管D5的阴极和整流管D6的阴极连接电阻R91一端、有极电容C30的阳极和PNP型三极管N1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N17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二极管D7的阳极与电阻R9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1另一端、电容C30的阴极、三极管N17的集电极、有极电容C33的阴极和电阻R94另一端均接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子开关为NPN型三极管N18,所述稳压管另一端与三极管N1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N18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连接,三极管N18的发射极接地。本技术中,系统上电时,三极管N18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N18截止不导通,继电器K5的线圈中无电流,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交流15V经过整流管D5和D6整流,紧固电容C30滤波后加至三极管N17的基极,三极管N17的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三极管N17截止不导通,直流VDC经过电阻R92和R93给电容C33缓慢充电,随着电容C33上电压的逐渐升高,三极管N18导通,继电器K5吸合,实现上电延时,由于三极管N17的发射极电压始终低于其基极电压,三极管N17不导通,保持截止状态;当系统断电时,交流AC迅速消失,电容C30上存储的电荷经过电阻R91立即被释放,三极管N17的基极电压为低电平,此时三极管N17导通,电容C33上的电荷经过电阻R93、二极管D7、三极管N17被迅速释放到地,三极管N18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N18截止,继电器K5断开,从而实现在控制板还未完全停止工作时,迅速切断驱动板电源的目的;本技术可有效避免产品断电时产生误动作的可能,避免对电网造成扰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应用于智能低压无功补偿模块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包括放电延时电路和电子开关,放电延时电路通过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控制继电器K5的开关,放电延时电路包括交流电压AC,所述交流电压AV连接整流桥DB2的交流输入端,整流桥DB2的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电容C31一端和有极电容C32的阳极,整流桥DB2的直流输出端的负极、电容C31另一端和有极电容C32的阴极均接地,整流桥DB2的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输出直流电压VDC,直流电压VDC连接电阻R9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3的一端,电阻R93的另一端连接有极电容C33的阳极和稳压管Z21的一端,稳压管Z2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4一端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和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继电器K5的线圈另一端。为了进一步实现迅速断开继电器,放电延时电路还包括整流管D5和D6,交流电压AC连接整流管D5的阳极和整流管D6的阳极,整流管D5的阴极和整流管D6的阴极连接电阻R91一端、有极电容C30的阳极和PNP型三极管N17的基极,三极管N17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二极管D7的阳极与电阻R93一端连接,电阻R91另一端、电容C30的阴极、三极管N17的集电极、有极电容C33的阴极和电阻R94另一端均接地。其中,电子开关为NPN型三极管N18,稳压管另一端与三极管N1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N18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连接,三极管N18的发射极接地。本技术中,系统上电时,三极管N18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N18截止不导通,继电器K5的线圈中无电流,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交流15V经过整流管D5和D6整流,经过电容C30滤波后加至三极管N17的基极,三极管N17的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三极管N17截止不导通,直流VDC经过电阻R92和R93给电容C33缓慢充电,随着电容C33上电压的逐渐升高,三极管N18导通,继电器K5吸合,实现上电延时,由于三极管N17的发射极电压始终低于其基极电压,三极管N17不导通,保持截止状态;当系统断电时,交流AC迅速消失,电容C30上存储的电荷经过电阻R91立即被释放,三极管N17的基极电压为低电平,此时三极管N17导通,电容C33上的电荷经过电阻R93、二极管D7、三极管N17被迅速释放到地,三极管N18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N18截止,继电器K5断开,从而实现在控制板还未完全停止工作时,迅速切断驱动板电源的目的;本技术可有效避免产品断电时产生误动作的可能,避免对电网造成扰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应用于智能低压无功补偿模块的断电工作中。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延时电路和电子开关,所述放电延时电路通过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控制继电器K5的开关,所述放电延时电路包括直流电压VDC,所述直流电压VDC连接电阻R9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3的一端,电阻R93的另一端连接极电容C33的阳极和稳压管Z21的一端,所述稳压管Z2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4一端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和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继电器K5的线圈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延时电路和电子开关,所述放电延时电路通过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控制继电器K5的开关,所述放电延时电路包括直流电压VDC,所述直流电压VDC连接电阻R9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3的一端,电阻R93的另一端连接极电容C33的阳极和稳压管Z21的一端,所述稳压管Z2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4一端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和继电器K5的线圈一端,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继电器K5的线圈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电迅速断开继电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延时电路还包括整流管D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星宏张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艾博白云电气技术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