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75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夹持结构,适用于扫描仪,此扫描仪具有一光学系统及一传动皮带,而传动皮带具有一内环面及对应的一外环面、两个侧面及多个第一齿阶,其中第一齿阶突出于内环面,此夹持结构对应传动皮带的位置,而形成于光学系统的侧壁,并具有一耦合部,其对应与传动皮带的部分第一齿阶相啮合,且分别应用一弹片结构及一凸肋结构,用以推挤传动皮带的外环面,当传动皮带对应压入耦合部与弹片结构或凸肋结构之间时,将使得传动皮带紧配夹持于耦合部与弹片之间,或是紧配夹持于耦合部与凸肋结构之间,以改善夹持结构与传动皮带之间的晃动现象。(*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领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夹持结构,适用于扫描仪,其中扫描仪具有一光学系统及一传动皮带,而此夹持结构配置在该光学系统的一侧,用于紧配夹持此传动皮带。请参考附图说明图1,其为普通的夹持结构与传动皮带的立体图。一般平台式扫描仪所采用的传动皮带100,例如一同步皮带(Timing Belt),其具有一内环面102、一外环面104、两个侧面108及多个第一齿阶106,其中这些第一齿阶106突出于内环面102表面。因此,普通夹持结构200对应传动皮带100,而具有一耦合部220及一压合部230,两者均突出于承靠面212,为详细说明耦合部220的结构,请同时参考图2,其为普通耦合部220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耦合部220对应传动皮带100的内环面102而突出于承靠面212,且耦合部220具有一耦合面222及多个第二齿阶224,其中这些第二齿阶224突出于耦合面222,并对应啮合于传动皮带100的第一齿阶106。此外,压合部230对应传动皮带100的外环面104而突出于承靠面212,并具有一压合斜面232。请同时参考图3A、3B、3C,其中图3A、3B分别为普通夹持结构与传动皮带压合前后的侧视图,而图3C为图3B的上视图。如图3A所示,传动皮带100由上而下对应压入耦合部220及压合部230之间,并如图3B所示,当传动皮带100受压下移而接触承靠面212时,由于传动皮带100是由橡胶材料或其它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制成,因此,传动皮带100将受到压合斜面232的推挤而发生变形,并通过此变形所对应产生的弹性恢复力,使得传动皮带100的内环面102及外环面104得以紧配夹持于耦合部220与压合部230之间。如图3C所示,当传动皮带100受压下移而接触承靠面212时,传动皮带100的第一齿阶106将与耦合面220的第二齿阶224相对应啮合。请参考图3C,由于夹持结构200的耦合部220及压合部230是以一体成形的方式,例如塑料射出成形的方式,直接形成于光学系统(未绘出)的一承靠面212上。然而,在塑料射出成形过程中,由于耦合部220或压合部230发生过度收缩的现象,或是模具的尺寸设计不够精密准确,均将造成普通夹持结构200的耦合部220及压合部230的尺寸与原先设计的标准尺寸产生误差,使得两者未能紧密夹持传动皮带100时,将造成传动皮带100产生晃动的现象,因而增加光学系统行进中的颤动(Jitter),如此会降低光学系统的图像扫描的质量。本技术依据上述目的,而提出一种夹持结构,适用于扫描仪,此扫描仪具有一光学系统及一传动皮带,其中传动皮带具有一内环面及对应的一外环面、两个侧面及多个第一齿阶,而这些第一齿阶依次突出于此内环面,此夹持结构至少包括一承靠部,对应该传动皮带侧面的位置,而突出于光学系统的侧壁,此承靠部具有一承载面,其对应传动皮带的侧面,而位于承靠面的表面;一耦合部,对应传动皮带的内环面的位置,而突出于承靠部的承载面,此耦合部具有一耦合面及多个第二齿阶,其中这些第二齿阶突出于耦合面,并对应啮合于部分第一齿阶;以及一弹片,大体上呈一弯曲折板状,此弹片一侧端对应传动皮带的外环面的位置,而连接于承靠部上,当传动皮带对应压入耦合部与弹片之间时,弹片受压而弹性推挤传动皮带的外环面,使得传动皮带得以紧配夹持于耦合部与弹片之间。本技术基于上述目的,又提出一种夹持结构,适用于扫描仪,此扫描仪具有一光学系统及一传动皮带,其中此传动皮带具有一内环面及对应的一外环面、两个侧面及多个第一齿阶,而这些第一齿阶依次突出于此内环面,此夹持结构至少包括一承靠部,对应传动皮带侧面的位置,而突出于光学系统的侧壁,此承靠部具有一承载面,其对应传动皮带的侧面,而位于承靠面的表面;一耦合部,对应传动皮带内环面的位置,而突出于承靠部的承载面,此耦合部具有一耦合面及多个第二齿阶,其中这些第二齿阶突出于耦合面,并对应啮合于部分第一齿阶;以及一压合部,其对应传动皮带的外环面的位置,而突出于承靠部上,此压合部具有一压合面及多个凸肋,其中这些凸肋分别突出于此压合面,当传动皮带对应压入耦合部与压合部之间时,这些凸肋推挤传动皮带的外环面,使得传动皮带得以紧配夹持于耦合部与压合部之间。图11A为图10A的夹持结构的上视图;图11B为图10B的夹持结构与传动皮带压合后的上视图;图12A~12D分别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夹持结构与光学系统相连接的侧视图。20光学系统22侧壁100传动皮带102内环面104外环面106第一齿阶108侧面200、300、400夹持结构210、310、410承靠部212、312、412承靠面220、320、420耦合部222、322、422耦合面224、324、424第二齿阶230、430压合部232压合斜面330弹片432压合面434凸肋第一实施例请参考图4,其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夹持结构与传动皮带的立体图。一般平台式扫描仪所采用的传动皮带100,例如一同步皮带(Timing Belt),其具有一内环面102、一外环面104、两个侧面108及多个第一齿阶106,其中这些第一齿阶106突出于内环面102表面。而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夹持结构300对应传动皮带100,而具有一耦合部320及一弹片330,两者均突出于承靠面312,为详细说明耦合部320的结构,请同时参考图5,其为本技术的耦合部320另一视角的立体图,耦合部320对应传动皮带100内环面102而突出于承靠面312,且耦合部30具有一耦合面322及多个第二齿阶324,其中这些第二齿阶34突出于耦合面323,并对应啮合于传动皮带100的第一齿阶106。此外,弹片330大体上成一弯曲折板状,且弹片330的一侧端对应传动皮带100的外环面104而连接于承靠面312。请同时参考图6A、6B,其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夹持结构与传动皮带压合前后的侧视图。如图6A所示,传动皮带100由上而下对应压入耦合部320及弹片330之间,并如图6B所示,当传动皮带100受压下移至承靠面312时,传动皮带100的外环面104将推挤弹片330,使弹片330发生形变,而弹片330将同时对应此形变的值而产生一弹性恢复力,反向推挤传动皮带100的外环面104,使传动皮带100得以紧配夹持于耦合部320与弹片330之间。请依次参考图7A~7D,其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夹持结构与光学系统相连接的侧视图。如图7A所示,在光学系统20的侧壁22与传动皮带100的外环面104相平行的结构设计下,夹持结构300包括有一承靠部310、一耦合部320及一弹片330,其中,承靠部310对应传动皮带100的位置,而突出于光学系统20的侧壁22,而承靠部310具有一承靠面312,其对应传动皮带100的侧面108,而位于承靠部310的表面。此外,耦合部320对应传动皮带100的内环面102的位置,而突出于承靠部310的承靠面312,而耦合部320具有一耦合面322及多个第二齿阶324,其中第二齿阶324突出于耦合面322,并对应啮合于传动皮带100的部分的第一齿阶106。另外,弹片330大体上呈一弯曲折板状,而弹片330的一侧端对应传动皮带100的外环面104的位置,而连接于承靠部310的承靠面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结构,适用于一扫描仪,该扫描仪具有一光学系统及一传动皮带,其中该传动皮带具有一内环面及对应的一外环面、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及多个第一齿阶,而该些第一齿阶依次突出于该内环面,该夹持结构包括:一耦合部,对应该传动皮带的该内环面的位置,而突出于该承靠部的该承载面,该耦合部具有一耦合面及多个第二齿阶,其中该些第二齿阶突出于该耦合面,并对应部分的该些第一齿阶,适于与之啮合,其特征是: 该结构还包括: 一承靠部,对应该传动皮带的该第一侧面的位置,而突出于该光学系统的侧壁,该承靠部具有一承载面,其对应该传动皮带的该第一侧面,而位于该承靠面表面;以及 一弹片,大体上呈一弯曲折板状,该弹片的一侧端对应该传动皮带的该外环面的位置,而连接于该承靠部之上,当该传动皮带对应压入该耦合部与该弹片之间时,该弹片受压而弹性推挤该传动皮带的外环面,使得该传动皮带得以紧配夹持于该耦合部与该弹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颖萧俊义
申请(专利权)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