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头的卡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70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扫描头的卡制装置,该卡制装置包括有一个通过其两侧面上的凸轴枢接于机壳上与光学模组的起始位置相对应的轴槽中的摆片,该摆片有一可伸入光学模组的嵌合孔中的上档部,该摆片还有一下档部;所述的卡制装置还包括一个可在设在机壳上的滑动槽内滑动的滑杆,该滑杆上还有一个可卡于设在光学模组底面的抵靠面上的直片和一个横片;该滑动槽上设有一个闸门,该滑杆上一端与滑槽上的对应端之间连有弹簧。该卡制装置可自动完成锁定或解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扫描机上扫描头的卡制装置。已知扫描器的卡制结构,是为了防止扫描机在搬运中扫描头任意移动所产生的损害,所以在机上设有一安全锁将扫描头锁住,使其无法偏移。搬运前,先将安全锁锁上,防止扫描头任意偏移;搬运后,再将安全锁打开,扫描机才能正常工作。但是制造厂商在产品制作完成后,便上锁包装,使用者购买后,自行安装,有时不知要解锁,便开机使用,这时发现扫描机不会动,以为坏了,又送回去修理,或是打电话叫修,都造成制造者与使用者的不便;还有一种情况,使用者购买后便开机直接操作,极易让马达不断运转而过热以至烧毁扫描机。而且,在搬运时,很容易忘记将安全锁锁上,造成扫描头任意偏移而产生损坏。由此可见,已知的安全锁式的卡制结构,已无法符合实际需求。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需要移动扫描机前后都要开闭安全锁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头的卡制装置,采用一组弹性的机构,当扫描头的光学模组回至起始位置时,一搬动机体,也就是机体一离开接触面,马上产生卡制的动作,反之,将机体一放回接处面,自然解除卡制。如此一来,对使用者与制造者都是一种方便,不再需要去执行开闭的动作,机体被搬动时自然有定位卡制而放回时此卡制即行解除,如此自动化般的结构,让大家使用时更安心。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扫描头的卡制装置,该卡制装置包括有一个通过其两侧面上的凸轴枢接于机壳上与光学模组的起始位置相对应的轴槽中的摆片,该摆片有一可伸入光学模组的嵌合孔中的上档部,该摆片还有一下档部;所述的卡制装置还包括一个可在设在机壳上的滑动槽内滑动的滑杆,该滑杆上还有一个可卡于设在光学模组底面的抵靠面上的直片和一个横片;该滑动槽上设有一个闸门,该滑杆上一端与滑槽上的对应端之间连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连在滑杆上靠近闸门一端的钩部,另一端连在设在滑动槽对应端的钩片上。所述的弹簧还可一端连在滑杆上远离闸门一端的钩部,另一端连在设在滑动槽对应端的钩片上。所述的滑杆上有一台阶。所述的台阶两侧的截面形状的对应关系可为圆形与方形相对应或圆形与三角形相对应或三角形与方形相对应。所述的下档部有一突部。所述的摆片与所述的机壳间有一弹簧。所述的弹簧连于设在所述的摆片下档部的反向端的钩部和设在所述的机壳轴槽上突起部的侧钩之间。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卡制装置,利用卡制装置的下端受到固定面的推压使摆片转动,从而让摆片的上档部离开嵌合孔,扫描头便可以立即移动,使用者无需再进行解锁动作,只要将扫描器放上固定面即可开始使用。2.搬运时,一离开固定面,只要是扫描头回到起始位置,自动产生卡制效果,让摆片的上档部卡人嵌合孔,以利包装(预留空间)与搬运。搬运时不会产生扫描头移动。3.本技术所述的卡制装置为自动的执行模式,只有在扫描头回到起始定位,马达不转动时,才有提起时的卡制,以防止操作中机体被突然提起,马上中止扫描动作所产生的破坏。因此,能提高扫描机的整体性能,避免使用者的疏忽和使用不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未卡制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壳的立体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机壳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机壳的另一侧视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己卡制时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组装状态侧视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的未卡制时组装侧视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卡制时组装侧视剖面图。图中件号的简单说明1机壳,10侧钩,11突起部,12伸入槽,13轴槽,14空间,15滑动槽,16闸门,17钩片,18一侧,19另一侧;2滑杆,21钩部,22直片,23横片,24方杆部,26弹簧;3摆片,31突轴,32上挡部,33下挡部,34突部,35勾部,36弹簧,4承接面;5光学模组,51嵌合孔,52抵靠面。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扫描头的卡制装置设在扫描机上的光学模组5的起始位置。在机壳1的突起部11上开有一伸入槽12让一摆片3穿入定位,摆片有如图所示的三角状主体,在主体的前、后两侧面各有一凸起的突轴31,该摆片通过该凸轴枢接于机壳1的突起部11内的一轴槽13处。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7,该摆片3是由机壳1底面的一开口处向上伸入机壳部份的伸入槽12处,同时让突轴定位,而可使摆片3旋转。伸入槽12的设置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在突起部11的侧面也形成一缺口,并于突起部11上有一侧勾10,用以勾住一弹簧36的上端,弹簧的下端勾接在摆片3的侧面一勾部35处,该弹簧36的正常使用即无卡制状态时为拉伸状,在产生卡制时,弹簧的拉伸解除,以弹簧36拉动摆片3旋转,便由图1的状态转至图6的状态。请参阅图8,摆片3有一上档部32用以伸人光学模组5的一嵌合孔51,摆片3还有一下挡部33;请再参阅图1、图2和图6,在机壳1上设有一滑动槽15,滑动槽15平行于突起部11,滑动槽15中有一闸门16,滑动槽15一端内突设有一勾片17用以勾住放闸门16一侧18(图中为左侧)中的一弹簧26,弹簧26另一端接在闸门16另一侧19(图中为右侧)伸过的一滑杆的2的一端面处的一勾部21上,滑杆的上有一方杆部24,方杆部24可在闸门16处滑动,方杆部24另一端则形成一主体为圆杆的圆杆部,圆杆部上设有一横片23与一直片22,使直片22卡于该光学模组5的底面上的长槽中上(抵触面52如图8和图9所示),当光学模组5退至原位,便通过带动直片22来带动滑杆2移动(图1中的右方),此时不再以横片23所处于的空间14处承挡住下挡部33,因横片23不挡往摆片3的下挡部33,摆片3才能顺利转动至所欲到达的位置并让上挡部32产生卡制(如图6所示)。综上所述的结构,本技术的动作如图1和图8所示,为不卡制光学模组5而且机壳1接在一承接面4上的使用状态。此时在摆片3的底面设有一突部34将摆片摆平撑持固定,这时的摆片3的下挡部33与滑杆2的横片23是位于滑动槽15的右侧相叠位置,并能让上挡部32向上摆起;这时扫描头可以自由运转,没有卡制。如图6和图9所示,是进行卡制的状态。当光学模组5退至定位的起始位置时,会先以设在光学模组5底面长槽的一抵靠面52推带动直片22移动,进而带动滑杆2在如圆槽状的滑动槽15中移动,弹簧26被拉长。此时,机壳1一离开承接面4,摆片3在弹簧36的拉力的拉动下,便产生转动,以上挡部32伸入嵌合孔51中产生对光学模组5的定位。这时的摆片3的下挡部33与滑杆2的横片23是位于滑动槽15的右侧前后位置即摆片3的下挡部33与滑杆2的横片23相错开,不相叠住。由此可以看出,其整体为一自动的执行模式,只有在扫描头回到起始定位,马达不转动时,才有提起时的卡制,以防止操作中机体被突然提起,马上中止扫描动作所产生的破坏。权利要求1.一种扫描头的卡制装置,其特征为该卡制装置包括有一个通过其两侧面上的凸轴枢接于机壳上与光学模组的起始位置相对应的轴槽中的摆片,该摆片有一可伸入光学模组的嵌合孔中的上档部,该摆片还有一下档部;所述的卡制装置还包括一个可在设在机壳上的滑动槽内滑动的滑杆,该滑杆上还有一个可卡于设在光学模组底面的抵靠面上的直片和一个横片;该滑动槽上设有一个闸门,该滑杆上一端与滑槽上的对应端之间连有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描头的卡制装置,其特征为:该卡制装置包括有一个通过其两侧面上的凸轴枢接于机壳上与光学模组的起始位置相对应的轴槽中的摆片,该摆片有一可伸入光学模组的嵌合孔中的上档部,该摆片还有一下档部;所述的卡制装置还包括一个可在设在机壳上的滑动槽内滑动的滑杆,该滑杆上还有一个可卡于设在光学模组底面的抵靠面上的直片和一个横片;该滑动槽上设有一个闸门,该滑杆上一端与滑槽上的对应端之间连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胜业
申请(专利权)人: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