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旻专利>正文

一种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模拟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072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模拟系统及方法,模拟系统包括:静脉输入泵、储液池、人体模型底座和设置在人体模型底座上的心肺仿生结构;心肺仿生结构为使用透明材料构成的中空结构,以容纳液体;静脉输入泵,用于向心肺仿生结构泵入无色液体,以模拟人体自身的血液循环;当人工心肺机与各备选穿刺点中的两个目标穿刺点相连时,通过向心肺仿生结构泵入有色液体,形成可观测的体外膜肺氧合后的血液氧合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可观测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的模拟系统,实现对以不同方式进行VV‑ECMO穿刺后的血流分布效果的量化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模拟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的模拟系统和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ECMO(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体外膜肺氧合)是指将血液由体内引出,经人工氧合器(又称“膜肺”)氧合后,再回输到体内的生命支持技术,属于广义体外生命支持方式的一种。ECMO设备,也可以称为人工心肺机,主要由人工氧合器、驱动泵、人工管路和体内血管插管构成,可全部或部分替代心脏泵血和肺的换气功能,以维持患者全身组织器官氧气供应和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保证重要器官的循环灌注,为等待器官功能恢复或进一步的治疗赢得时间。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是ECMO中的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体外膜肺氧合方式,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其主要实现是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VV-ECMO在患者身上起到的实际换气效果主要受医生穿刺经验的影响。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并未出现能够使得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脉输入泵、储液池、人体模型底座和设置在人体模型底座上的心肺仿生结构;所述心肺仿生结构上设置有两个静脉液体输入口、肺动脉瓣模拟装置和与不同穿刺位置对应的若干个备选穿刺点;/n所述静脉输入泵分别与各静脉液体输入口相连,储液池与肺动脉瓣模拟装置相连;心肺仿生结构是由透明材料构成的中空结构,以容纳液体;/n静脉输入泵,用于向心肺仿生结构泵入无色液体,以模拟人体自身的血液循环;/n其中,当人工心肺机与各备选穿刺点中的两个目标穿刺点相连时,通过向心肺仿生结构泵入有色液体,形成能够观测的体外膜肺氧合后的血液氧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脉输入泵、储液池、人体模型底座和设置在人体模型底座上的心肺仿生结构;所述心肺仿生结构上设置有两个静脉液体输入口、肺动脉瓣模拟装置和与不同穿刺位置对应的若干个备选穿刺点;
所述静脉输入泵分别与各静脉液体输入口相连,储液池与肺动脉瓣模拟装置相连;心肺仿生结构是由透明材料构成的中空结构,以容纳液体;
静脉输入泵,用于向心肺仿生结构泵入无色液体,以模拟人体自身的血液循环;
其中,当人工心肺机与各备选穿刺点中的两个目标穿刺点相连时,通过向心肺仿生结构泵入有色液体,形成能够观测的体外膜肺氧合后的血液氧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肺仿生结构具体包括:
按照解剖学位置关系相互连接的颈内静脉模型、上腔静脉模型、无名静脉模型、下腔静脉模型、髂静脉模型、股静脉模型、心脏模型以及肺动脉模型;
所述静脉液体输入口包括:设置在颈内静脉模型中的颈内静脉液体输入口,和设置在股静脉模型中的股静脉液体输入口;
其中,在所述颈内静脉模型及股静脉模型中分别设置有多个备选穿刺点,所述肺动脉瓣模拟装置设置在所述肺动脉模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备选穿刺点上均设置有防漏结构;
所述防漏结构包括隔离护管以及与所述隔离护管配套设置的封堵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肺动脉瓣模拟装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泵入至所述心肺仿生结构的液体,单向从所述肺动脉模型中流出至储液池,以模拟肺动脉瓣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穿刺后血流分布效果的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肺仿生结构内还包括下腔静脉观测区域;
所述下腔静脉观测区域的上部采用柔性薄膜材料构成,或者,所述下腔静脉观测区域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其中,通过观测所述柔性薄膜材料的凹陷或者膨胀,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旻金振晓程永庆罗亮韩宏光李彤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