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旻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插管机构及气管插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69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机构及气管插管机器人。气管插管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安装组件。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输出件;第二驱动单元连接于第一输出件,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输出件、转动组件和镜架,第二输出件能够相对第一输出件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转动组件连接于第二输出件,镜架连接于转动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架连接杆和安装架,安装架连接杆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安装架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驱动单元沿第二方向的一端,安装架垂直连接于安装架连接杆的另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气管插管,无需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医护人员的安全。医护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插管机构及气管插管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机构及气管插管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是救治病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项重要医疗技术,气管插管指人为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导管代替病人进行呼吸的治疗操作。目前没有专门插管设备,需要医生在支气管镜的辅助下手动完成插入气管。插管套设在支气管镜的远端上,医生需要一手持支气管镜的手柄部,使支气管镜的远端前进或转动,同时另一手向前进给或旋转插管,使得插管沿导管将支气管镜插入,直至插管达到期望位置。在进行插管的过程中,医生需要近距离接触病人,病人气道打开过程中,极易造成医患交叉感染,而若按要求穿着三级防护再进行气管插管又容易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0003]基于此,亟需一种气管插管机构及气管插管机器人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机构及气管插管机器人,以实现气管插管,无需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而且扩大了支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输出件(11);第二驱动单元(2),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件(11),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包括第二输出件(21)、转动组件(22)和镜架(23),所述第二输出件(21)能够相对第一输出件(11)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转动组件(22)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件(21),所述镜架(23)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22),支气管镜(100)的手柄部(101)被配置为安装于所述镜架(23)上时,所述转动组件(22)能够驱动所述镜架(23)绕所述手柄部(101)的轴线转动;安装组件(3),包括安装架连接杆(31)和安装架(32),所述安装架连接杆(31)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架连接杆(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安装架(32)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架连接杆(31)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架(32)上的插管(200)与所述手柄部(101)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2)包括转动架(221)、转动件(222)和连接架(223),所述转动架(221)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件(21),所述转动件(222)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架(221),所述转动件(222)和所述镜架(23)分别与所述连接架(223)连接,所述手柄部(101)被配置为安装于所述镜架(23)上时,所述转动件(22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手柄部(101)自身轴线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2)还包括从动齿轮(224)、制动器(225)和连接轴,所述转动件(222)设置为齿轮,所述转动件(222)与所述从动齿轮(224)啮合,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架(221)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旻赵建厂王佳童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