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拔管患者的清洗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00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拔管患者的清洗辅助装置,包括插管、气囊、保护膜、拦截模块、气道处理模块和切口保护模块,所述拦截模块用于避免滴入的化痰药液流入气管深处导致患者被呛到且在气道处理模块工作前做预处理,所述气道处理模块用于清除分布在气管粘膜上的分泌物,所述切口保护模块用于对气囊进行处理避免气囊取出时与患者切口接触,所述拦截模块包括第一橡胶刮板、第二橡胶刮板、旋转环和第二牵引绳。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拔管患者的用清洗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的拦截模块和气道处理模块能够在不损伤气道粘膜的情况下,将患者气道中的痰液清洗干净,且在拔除插管的同时能够对患者的气管进行清洗,方便快捷节省时间。方便快捷节省时间。方便快捷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拔管患者的清洗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拔管患者的清洗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气管切开插入插管的患者,为防止患者呼吸不畅,目前都是通过将吸痰管前端插入插管内,将插管内的分泌物吸出,主要对插管内及插管下方的痰液进行清除,但是患者的气管壁与插管外壁之间也会存在有痰液,而患者拔管后的一段时间内,喉头反射比较迟钝,单纯靠患者咳嗽难以将痰液完全排出,因此拔除插管后,还需要使用吸痰管将气管中的分泌物进一步清除,但由于气管切开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使分泌物中的水分蒸发使痰液粘稠,清除难度较大。
[0003]此时去除气道粘膜上的痰液时,吸痰管的吸力难以控制,吸力过大会造成病人气道黏膜损伤,吸力过小则不能有效清除气道内粘稠的痰液,而且为了提高清理效果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转动吸痰管使其与气管内壁充分接触,但是转动时难以控制吸痰管下端的位置易导致清理不完全;另外由于气囊设置在插管的外部,在将插管从患者的颈部切口拔出时,气囊易与患者切开的伤口接触,气囊的外壁会沾有分泌物,若不进行针对性处理,易导致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拔管患者的清洗辅助装置,包括插管、气囊、保护膜、拦截模块、气道处理模块和切口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模块用于避免滴入的化痰药液流入气管深处导致患者被呛到且在气道处理模块工作前做预处理,所述气道处理模块用于清除分布在气管粘膜上的分泌物,所述切口保护模块用于对气囊进行处理避免气囊取出时与患者切口接触,所述拦截模块包括第一橡胶刮板、第二橡胶刮板、旋转环和第二牵引绳,所述气囊的外壁转动安装有旋转环,若干个所述第一橡胶刮板的尾端与旋转环的外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二橡胶刮板的尾端与气囊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刮板位于第二橡胶刮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端与第一橡胶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与第一橡胶刮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固定点,所述气囊固定安装在插管的底部外侧,所述气囊、第一橡胶刮板和第二橡胶刮板的外侧包裹有保护膜,所述插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体充放管、负压管和输气管;所述气道处理模块包括调节箱、安装板和锥形块,所述调节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靠近插管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挡板,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分隔板的下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分隔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安装板的尾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贯穿调节箱且位于第一橡胶刮板的正上方,所述锥形块固定设置在安装板前端的底部,所述锥形块的数量与第一橡胶刮板的数量相同,所述调节箱的靠近插管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分隔板的下端面,所述连接孔与输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拔管患者的清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保护模块包括隔离垫和第一牵引绳,所述插管管壁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放腔、收线腔和第二存放腔,所述隔离垫放置在第二存放腔的内部,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与隔离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收线腔到达插管的顶部,所述第二牵引绳的远离第一橡胶刮板的一端与隔离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保护膜的一端穿过第一存放腔到达插管的顶部,所述隔离垫的两侧设置有消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