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02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及设置于操作平台上的人体模型,人体模型上设有脊柱,脊柱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椎骨,椎骨中部设有椎孔;还包括接触螺钉、外偏检测组件、内偏检测组件及电源,外偏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报警元件及第一导电片,内偏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报警元件及第二导电片,第一报警元件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报警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第二报警元件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报警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片电连接,接触螺钉的外端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让学生更逼真、更形象生动得掌握脊柱置钉临床技能,利于直观地进行术前术后的对比,方便评估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教学器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是目前医学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传统的骨科脊柱临床技能(手术技术)教学还局限在术前复习解剖图谱,复习相关文献或手术视频,在PPT上进行相关总结讲解,最后在骨科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在手术台上实战教学。存在“手把手带教”,一次允许带教人数少,并且存在着医学伦理问题。在尸体上进行医学教学,对于脊柱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对于准确率很难进行判断,带教老师无法准确的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以及了解学生对该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总之目前脊柱置钉这项临床技能带教过程从理论到实践跨度大,中间缺少形象逼真的模拟教学模块作为衔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本技术可以让学生更逼真、更形象生动得掌握脊柱置钉临床技能,利于直观地进行术前术后的对比,方便评估手术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及设置于操作平台上的人体模型,所述人体模型上设有脊柱,所述脊柱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椎骨,所述椎骨中部设有椎孔;还包括接触螺钉、外偏检测组件、内偏检测组件及电源,所述外偏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报警元件及第一导电片,所述内偏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报警元件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设置在椎骨内靠近椎骨外表面的位置,第二导电片设置在椎孔内壁上,所述第一报警元件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报警元件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报警元件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报警元件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片电连接,所述接触螺钉用于置入椎骨上位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的位置,接触螺钉的外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学生利用接触螺钉进行脊柱置钉操作时,若接触螺钉触碰到第一导电片时,由电源、接触螺钉、第一导电片及第一报警元件形成的第一电路导通,第一报警元件报警,表示接触螺钉过于偏向外侧,操作不合格;若接触螺钉触碰到第二导电片时,由电源、接触螺钉、第二导电片及第二报警元件形成的第二电路导通,第二报警元件报警,表示接触螺钉过于偏向内侧,操作不合格;若接触螺钉触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的位置穿过时,由于上述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均未导通,第一报警元件和第二报警元件无反应,则表示脊柱置钉操作十分准确,操作合格。因此,该装置可以让学生更逼真、更形象生动得掌握脊柱置钉临床技能,利于直观地进行术前术后的对比,方便评估手术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报警元件为LED灯,所述第二报警元件为扬声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直观地呈现置钉操作的准确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椎骨包括椎体及套设在椎体外侧的U形夹套,所述第一导电片夹设在椎体与U形夹套之间,所述U形夹套上对应第一导电片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报警元件嵌设在第一安装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方便了第一导电片和第一报警元件的拆装,利于整体的组装与后期的维护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椎体外侧壁上设有内凹部,所述U形夹套上设有与所述内凹部相适配的内凸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夹套上的内凸部抵在椎体的内凹部上,能够显著提升U形夹套安装的牢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夹套通过锁紧螺钉与所述椎体锁紧连接,并且U形夹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锁紧螺钉的螺帽沉入的沉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U形夹套进行锁紧,进一步提升U形夹套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椎孔内设有与锥孔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压套,所述第二导电片夹设在锥形压套与锥孔内壁之间,所述锥形压套中心设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加强杆与锥形压套内壁相连接,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报警元件嵌设于安装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方便了第二导电片和第二报警元件的拆装,利于整体的组装与后期的维护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螺钉的螺杆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U形接触部、用于与导线相连接的连接杆以及用于对接触螺钉构成限位的双向弹簧针,所述U形接触部套接于接触螺钉的螺杆上,所述U形接触部的两端设有供双向弹簧针端部插入的通孔,所述连接杆焊接于U形接触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接触螺钉转动时带动导线转动导致导线缠绕在接触螺钉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螺钉的螺杆上设有用于对U形接触部构成轴向限位的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U形接触部对接触螺钉的运动产生干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外端沿轴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螺纹连接有压紧螺丝,所述连接杆的侧部还开设有与螺孔相连通的进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螺丝旋入螺孔时,能够将导线端部压紧于螺孔的内端面,快速实现导线与连接杆的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触螺钉置入椎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平台;2、人体模型;3、脊柱;4、椎骨;5、椎孔;6、接触螺钉;7、外偏检测组件;8、内偏检测组件;9、电源;10、第一报警元件;11、第一导电片;12、第二报警元件;13、第二导电片;14、椎体;15、U形夹套;16、第一安装孔;17、内凹部;18、内凸部;19、锁紧螺钉;20、沉孔;21、锥形压套;22、安装座;23、加强杆;24、安装槽;25、连接件;26、U形接触部;27、连接杆;28、双向弹簧针;29、通孔;30、限位环;31、螺孔;32、压紧螺丝;33、进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如附图1~5所示,包括操作平台1及设置于操作平台1上的人体模型2,所述人体模型2上设有脊柱3,所述脊柱3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椎骨4,所述椎骨4中部设有椎孔5;该装置还包括接触螺钉6、外偏检测组件7、内偏检测组件8及电源9,所述外偏检测组件7包括第一报警元件10及第一导电片11,所述内偏检测组件8包括第二报警元件12及第二导电片13,第一导电片11和第二导电片13可采用铜片。第一导电片11设置在椎骨4内靠近椎骨4外表面的位置,第二导电片13设置在椎孔5内壁上,所述第一报警元件10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9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报警元件1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电片11电连接,所述第二报警元件12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9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报警元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及设置于操作平台(1)上的人体模型(2),所述人体模型(2)上设有脊柱(3),所述脊柱(3)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椎骨(4),所述椎骨(4)中部设有椎孔(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螺钉(6)、外偏检测组件(7)、内偏检测组件(8)及电源(9),所述外偏检测组件(7)包括第一报警元件(10)及第一导电片(11),所述内偏检测组件(8)包括第二报警元件(12)及第二导电片(13),第一导电片(11)设置在椎骨(4)内靠近椎骨(4)外表面的位置,第二导电片(13)设置在椎孔(5)内壁上,所述第一报警元件(10)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9)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报警元件(1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电片(11)电连接,所述第二报警元件(12)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9)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报警元件(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片(13)电连接,所述接触螺钉(6)用于置入椎骨(4)上位于第一导电片(11)和第二导电片(13)之间的位置,接触螺钉(6)的外端通过导线与电源(9)的负极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及设置于操作平台(1)上的人体模型(2),所述人体模型(2)上设有脊柱(3),所述脊柱(3)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椎骨(4),所述椎骨(4)中部设有椎孔(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螺钉(6)、外偏检测组件(7)、内偏检测组件(8)及电源(9),所述外偏检测组件(7)包括第一报警元件(10)及第一导电片(11),所述内偏检测组件(8)包括第二报警元件(12)及第二导电片(13),第一导电片(11)设置在椎骨(4)内靠近椎骨(4)外表面的位置,第二导电片(13)设置在椎孔(5)内壁上,所述第一报警元件(10)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9)的正极电连接,第一报警元件(1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电片(11)电连接,所述第二报警元件(12)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9)的正极电连接,第二报警元件(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片(13)电连接,所述接触螺钉(6)用于置入椎骨(4)上位于第一导电片(11)和第二导电片(13)之间的位置,接触螺钉(6)的外端通过导线与电源(9)的负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警元件(10)为LED灯,所述第二报警元件(12)为扬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骨(4)包括椎体(14)及套设在椎体(14)外侧的U形夹套(15),所述第一导电片(11)夹设在椎体(14)与U形夹套(15)之间,所述U形夹套(15)上对应第一导电片(1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6),所述第一报警元件(10)嵌设在第一安装孔(1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置钉技术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14)外侧壁上设有内凹部(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健东蔡杰吴鹏陈雷郎俊哲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