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34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结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端一侧铰链连接有盖体,且本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反射机构,所述反射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手拧螺栓,且手拧螺栓与本体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手拧螺栓穿过本体连接有反射板,且反射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本体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机构,且本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掩盖机构。本方案中,通过反射板的作用,便于对本体内部的照明灯发出的光进行反射,提高照明灯的照明效果,通过转动手拧螺栓,可使其带动着反射板进行移动调节,便于调节反射板的角度,提高反射板反射灯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
本技术涉及结构件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
技术介绍
结构件是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经过吊装、拼装、安装后,能构成建筑安装工程实体的各种构件,它包括各种金属的、钢筋混凝土的、混凝土的和木质的结构物、砌块及构件等,它是主要材料的一种,由于需用量较大,价值较高,故从主要材料中分离出来,单独管理和核算,在施工企业会计中,设置构置件帐户对其增减变化和结存情况进行核算。目前,现有的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其应用于各大领域,且在灯罩上也有涉及,便于对灯罩内部的照明灯进行散热,但是其在用于灯罩上使用时,会对照明灯发出的光有所吸收,导致照明的灯光偏弱,影响照明的效果。因此,研发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用于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可以有效对照明灯光进行反射提高照明灯的使用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端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顶端一侧铰链连接有盖体(2),且本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反射机构(3),所述反射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手拧螺栓(301),且手拧螺栓(301)与本体(1)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手拧螺栓(301)穿过本体(1)连接有反射板(302),且反射板(30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03),所述凹槽(3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4),且固定杆(30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05),所述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机构(4),且本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掩盖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顶端一侧铰链连接有盖体(2),且本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反射机构(3),所述反射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手拧螺栓(301),且手拧螺栓(301)与本体(1)的一侧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手拧螺栓(301)穿过本体(1)连接有反射板(302),且反射板(30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03),所述凹槽(3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4),且固定杆(30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05),所述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机构(4),且本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掩盖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通过铰链与本体(1)之间构成翻转结构,所述反射板(302)通过手拧螺栓(301)与本体(1)之间构成移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5)通过固定杆(304)与凹槽(303)之间构成翻转结构,且支撑杆(305)与本体(1)的内壁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302)关于本体(1)的中轴线呈对称,且手拧螺栓(301)与反射板(302)之间呈垂直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烧结碳化硅薄壁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第一通槽(401),且第一通槽(401)与本体(1)的一侧之间通过开槽一体化构成连接,所述第一通槽(40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波贺智勇张启富千粉玲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钢研新冶精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