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34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板灯,包括若干个灯珠模块总成和联接螺丝总成,若干个所述联接螺丝总成将若干个所述灯珠模块总成进行联接组合成灯体框架,所述灯体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支架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垫板上覆盖贴合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覆盖贴合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覆盖贴合有扩散板,所述灯珠模块总成包括散热架及置于所述散热架内侧的灯珠板,所述散热架的内侧设有若干层散热片置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灯珠板置于顶层的所述散热片的上方,所述灯珠板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所述灯珠板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板灯散热效果好,易于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灯。
技术介绍
传统娱乐平板灯因灯珠结构布局在一整块平面板上等因素,造成了现有娱乐平板灯需有风扇散热,从而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噪音,无形中造成了结构复杂、体积增大等缺陷。目前也有些平板灯通过改进,将灯珠置于边框内侧及采用金属边框散热,例如CN208997881U、公告日为2019.6.18日的中国专利-一种薄形集成吊顶用平板灯,该平板灯通过在边框内侧设有灯条通过导光板进行发光,同时采用的金属框架用于对灯条进行散热,但是该专利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差,无法将边框内聚集的热量进行快速排出,易使灯条的使用寿命缩短,同时某一侧灯条损坏时,需要将整个灯拆卸进行更换,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平板灯,通过采用拼接的方式形成灯条框架,易于拆装,同时在框架的内侧设置散热结构进行快速散热,以实现平板灯轻巧、低成本,低噪音、易安装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板灯,包括若干个灯珠模块总成和联接螺丝总成,若干个所述联接螺丝总成将若干个所述灯珠模块总成进行联接组合成灯体框架,所述灯体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支架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垫板上覆盖贴合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覆盖贴合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覆盖贴合有扩散板,所述灯珠模块总成包括散热架及置于所述散热架内侧的灯珠板,所述散热架的内侧设有若干层散热片置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灯珠板置于顶层的所述散热片的上方,所述灯珠板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所述灯珠板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本技术的平板灯由灯珠模块总成和联接螺丝总成进行拼装,拆装方便;灯珠板布置在灯体框架的四周内侧,并且灯珠板背面贴合散热架,散热架设有若干层散热片,并且散热片置于底板与垫板形成的散热腔中,当灯珠发光时,其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灯珠板上直接传递给散热架进行散热处理,同时形成的散热腔和置于散热腔内的散热片可对灯珠发光久后积聚的热量进一步进行散热处理,极大增强散热效果,提高散热速度,并且无噪音;当灯珠发光时,一部份光能通过导光板折射到扩散板上,另一部份折射到反光板上,再经反光板的反射到扩散板上,当光线汇聚到扩散板后,经扩散板对光线的均衡处理进行出光,达到光线柔和的效果。进一步,所述散热架为铝材或铜材一体成型,所述灯珠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散热架上形成所述灯珠模块总成。散热架采用铝材或铜材等导热系数较高的介质材质,可增强散热能力。进一步,所述扩散板的顶部四周侧边均设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压条。压条用于将扩散板固定稳固,且使其边沿美观。进一步,所述散热架的内侧设有三层散热片置于所述散热腔内。增设的散热多层散热片可增强散热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散热效果,加快散热速率。进一步,三层所述散热片间距均匀平行分布。进一步,所述灯珠板的发光面由若干个灯珠横向一字排列组成,所述导光板的高度比发光面的高度高。便于灯珠的光能极大部分通过导光板折射进行出光。进一步,所述底板的每个边角分别对应固定在每个所述联接螺丝总成的底部,且所述底板置于底层的所述散热片的下方。进一步,四个所述灯珠模块总成的边角处通过四个所述联接螺丝总成进行联接组合成四边形的灯体框架。进一步,三个所述灯珠模块总成的边角处通过三个所述联接螺丝总成进行联接组合成三角形的灯体框架。进一步,五个所述灯珠模块总成的边角处通过五个所述联接螺丝总成进行联接组合成五边形的灯体框架。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不仅可以为四边形,还可以为三角形以及多边形,实际的需求形状用户可进行定制,整体美观且设计新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由若干个灯珠模块总成和联接螺丝总成进行拼装成多种形状的灯体框架,便于拆装,且用户能自由定制,整体美观且设计新颖;本技术的平板灯通过采用合金的散热架对灯珠板进行散热的同时,还增设了散热片和散热腔,使灯珠发光产生的大量热量不仅通过灯珠板上直接传递给散热架进行散热,而且积聚的热量通过散热空间进一步扩散的同时与散热片接触散热,极大提高了灯体的散热效果,使该平板灯在进行使用时散热快,且无噪音,不影响使用寿命;本技术将灯珠板设于框架的四周内侧进行出光,灯珠的光通过导光板和反光板折射到扩散板上,当光线汇聚到扩散板后,经扩散板对光线的均衡处理进行出光,达到光线柔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板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平板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灯珠模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平板灯去掉灯珠模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侧面示意图;图中:灯珠模块总成1、散热架101、灯珠板102、散热片103、联接螺丝总成2、底板3、垫板4、反光板5、导光板6、扩散板7、压条8。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一种平板灯,包括若四个灯珠模块总成1和四个联接螺丝总成2,四个联接螺丝总成2将四个灯珠模块总成1进行联接组合成矩形的灯体框架,灯体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3,底板3的每个边角分别对应通过螺丝固定在每个联接螺丝总成2的底部,底板3上通过支架固定有垫板4,垫板4与底板3之间形成散热腔,垫板4上覆盖贴合有反光板5,反光板5上覆盖贴合有导光板6,导光板6上覆盖贴合有扩散板7,扩散板7的顶部四周侧边均设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压条8,压条8的两端固定在联接螺丝总成2,灯珠模块总成1包括散热架101及置于散热架101内侧的灯珠板102,散热架101为铝材或铜材一体成型,灯珠板102通过螺丝固定在散热架101上形成灯珠模块总成1,散热架101的内侧设有三层散热片103置于散热腔内,灯珠板102置于顶层的散热片103的上方,底板3置于底层的散热片103的下方,灯体框架四个侧边的灯珠板102的发光面分别正对导光板6的四个侧面,灯珠板102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扩散板7的顶部四周用压条8进行固定压紧,并使框架顶部的边沿被遮挡,压条8采用L型结构,压条8用于将扩散板7固定稳固,并且使平板灯的边沿美观。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架101的内侧设有三层散热片103置于散热腔内,三层散热片103间距均匀平行分布,增设的多层散热片103可增强散热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散热效果,加快散热速率。三层散热片103只是本实施例中例举的一种,可根据实际的散热需要,设置不同层数的散热片103。在本实施例中,灯珠板102的发光面由若干个灯珠横向一字排列组成,导光板6的高度比发光面的高度高,便于灯珠的光能极大部分通过导光板6折射进行出光。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灯珠模块总成和联接螺丝总成,若干个所述联接螺丝总成将若干个所述灯珠模块总成进行联接组合成灯体框架,所述灯体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支架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垫板上覆盖贴合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覆盖贴合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覆盖贴合有扩散板,所述灯珠模块总成包括散热架及置于所述散热架内侧的灯珠板,所述散热架的内侧设有若干层散热片置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灯珠板置于顶层的所述散热片的上方,所述灯珠板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所述灯珠板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灯珠模块总成和联接螺丝总成,若干个所述联接螺丝总成将若干个所述灯珠模块总成进行联接组合成灯体框架,所述灯体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支架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垫板上覆盖贴合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覆盖贴合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覆盖贴合有扩散板,所述灯珠模块总成包括散热架及置于所述散热架内侧的灯珠板,所述散热架的内侧设有若干层散热片置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灯珠板置于顶层的所述散热片的上方,所述灯珠板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所述灯珠板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为铝材或铜材一体成型,所述灯珠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散热架上形成所述灯珠模块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顶部四周侧边均设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的内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庭友秦振学全林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明道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