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具体涉及灯球散热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灯球、设置在所述灯球左侧的左侧风机、设置在所述灯球右侧的右侧风机、重力传感器以及风机控制器,且所述左侧风机和所述右侧风机形成所述灯球的风机螺旋对吹风路;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得到所述灯球对应的重力传感数据;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读取所述重力传感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对所述左侧风机、所述右侧风机中的至少一个风机调整转速。基于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精准的热点降温。准的热点降温。准的热点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灯球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灯球在使用时,随着光强度和能耗的提升,发热量会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灯球进行散热的设计。
[0003]相关技术中,大部分使用风机螺旋对吹风路对灯球进行散热,风机螺旋对吹风路指的是不同风机的风嘴导流吹出来的风在灯杯环形的面的作用下,在灯杯内部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从而带走灯球玻璃表面的热量达到散热的一种风路设计。
[0004]如何进一步提升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散热效果,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该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灯球、设置在所述灯球左侧的左侧风机、设置在所述灯球右侧的右侧风机、重力传感器以及风机控制器,且所述左侧风机和所述右侧风机形成所述灯球的风机螺旋对吹风路;
[0007]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得到所述灯球对应的重力传感数据;
[0008]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读取所述重力传感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
[0009]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对所述左侧风机、所述右侧风机中的至少一个风机调整转速。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力传感数据包括:X、Y、Z轴的坐标值;
[0011]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X、Y、Z轴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得到三个坐标轴方向的旋转度数a、b、c;
[0012]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旋转度数a、b、c,矢量合成得到垂直重力线;
[0013]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垂直重力线,得到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将所述垂直重力线的矢量方向与所述灯球的交点位置,确定为所述灯球的冷点位置;
[0015]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将所述垂直重力线的矢量方向的反方向与所述灯球的交点位置,确定为所述灯球的热点位置。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对所述X、Y、Z轴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反余弦值,得到所述旋转度数a、b、c。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确定所述左侧风机、所述右侧风机中的冷点风机、热点风机;
[0018]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增加所述热点风机的转速;
[0019]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降低所述冷点风机的转速。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将两个风机中离冷点位置较近的风机确定为所述冷点风机,将所述两个风机中的另一个风机确定为所述热点风机。
[002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2]在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中,风机控制器可以与重力传感器进行通信,读取重力传感器检测得到的重力传感数据,从而基于重力传感数据计算得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并基于灯球的冷热点位置,相应调整风机的转速,从而实现精准的热点降温。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灯球的三维坐标轴的示意图。
[0026]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得到旋转度数的示意图。
[0027]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得到旋转度数的示意图。
[0028]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得到旋转度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舞台灯具中使用的光源主要有两类:放电气泡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这两种光源由于发光物理特性的不同,最后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但不管是放电气泡还是LED光源,输出光强度都越来越大,能耗功率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光强度和能耗的提升,多余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散热技术的提升显得尤其重要。在这两类光源散热中,放电气泡光源的散热技术要求是最高。
[0031]如果采用两个风机以某个电压直吹灯球的方式进行散热,会造成灯球左右两边的玻璃面与前后两端的温差会很大。如果不加以控制,灯芯发热电极气化的物质就会在比较冷的玻璃面凝固形成发白现象。由于舞台灯具处于运动状态下,灯球的冷热点会发生变换,恶劣情形下可能会出现冷点风机转速比热点风机转速高的情况,从而导致灯泡炸裂。目前大部分使用风机螺旋对吹叠加简单四个或者八个方向的正方形模型进行散热,做不到精准的散热,轻则短时间出现电极烧蚀或灯球表面出现结晶发白发黑,光效快速降低,重则出现灯球瞬间炸裂。
[0032]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建立在风机螺旋对吹的风路上,再使用传感器作为支撑,实时精准检测计算出灯球的热点与冷点的位置,控制不同风机的转速,从而达到对热点精准降温的效果,可以有效的避免电极烧蚀或灯球表面出现结晶发白发黑的现象,从而
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0033]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4]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的示意图。
[0035]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灯球110、设置在灯球110左侧的左侧风机120、设置在灯球110右侧的右侧风机130、重力传感器140以及风机控制器150,且左侧风机120和右侧风机130形成灯球110的风机螺旋对吹风路。
[0036]重力传感器140,用于检测得到灯球110对应的重力传感数据;风机控制器150,用于读取重力传感数据,计算得到灯球110的冷热点位置;风机控制器150,用于基于灯球110的冷热点位置,对左侧风机120、右侧风机130中的至少一个风机调整转速。
[0037]其中,灯球110设计在整个散热系统的中心位置,其可以是光滑透明的玻璃材质,内部由稀有金属制成的灯芯并充满惰性气体的一种灯具。灯球110启动的时候,在灯极两端加上高压击穿内部的惰性气体放电形成电弧,从而发光。
[0038]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1,灯球110外还包括灯杯160,灯杯160可以镀上高反射膜,其作用就是将灯球110发出的不规则的光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灯球、设置在所述灯球左侧的左侧风机、设置在所述灯球右侧的右侧风机、重力传感器以及风机控制器,且所述左侧风机和所述右侧风机形成所述灯球的风机螺旋对吹风路;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得到所述灯球对应的重力传感数据;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读取所述重力传感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对所述左侧风机、所述右侧风机中的至少一个风机调整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传感数据包括:X、Y、Z轴的坐标值;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X、Y、Z轴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得到三个坐标轴方向的旋转度数a、b、c;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旋转度数a、b、c,矢量合成得到垂直重力线;所述风机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垂直重力线,得到所述灯球的冷热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风机螺旋对吹风路的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小强,陈浩,全林才,黄明波,蒙汉谋,隆天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明道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