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超载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016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超载检测方法,通过计算同类车型在相同路段上的超载能耗概率,并与经处理的交管历史数据比较即可确定目标新能源汽车是否发生超载情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繁复的单车单次的车辆检查方式,充分地发挥了新能源车辆以及大数据平台的优势,显著提高了超载检查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结合对目标车辆平均速度概率的计算,将超载区分为超载且超速与超载不超速的不同情况,从而能够有效发现低速低耗能状态的超载目标车辆,避免了检查结果的遗漏或者将仅超速的目标误识别为超载,保证了本方法的精确性。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教导,可以较为灵活地选择是否结合后续对平均速度的检测过程来调整结果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超载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
,具体涉及利用新能源汽车的大数据对车辆超载情况进行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路况的不断改善和新能源汽车各项性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超载问题也日趋严重。超载问题不仅仅会对公共道路造成破坏,还会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伤害。超载问题已经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汽车超载问题,交通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部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在目前条件下,无论是对于传统燃油车辆亦或是新能源汽车超载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超限站进行检测,给车辆加装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以及交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车辆超载例行检查等方法,都仍然局限于单车单次的检测,在实时性和检测效率方面均存在严重缺陷,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超载检测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利用新能源汽车与大数据、车联网等技术的优势,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超载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某新能源汽车车型在某一特定路段上行驶的多个连续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进行采集;(2)利用所采集的每个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计算出目标车辆在每个所述片段上消耗的能量;基于每个片段上消耗的能量,得到目标车辆在该路段上消耗的总能量;(3)对同一车型其他车辆重复执行步骤(1)-(2),并统计得到该车型在该路段所消耗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4)基于所述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得到该车型的待测目标车辆当前在该路段行驶时消耗的总能量的概率,并与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所确定的超载能量概率阈值比较,从而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发生超载。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为:获取多个连续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中的电压与电流数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某特定车型在该路段上消耗的总能量E:其中,n为采集片段的次数;Uk为第k次采样的电压,单位为V;Ik为第k次采样的电流,单位为A;Δt为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单位为s;E的单位为J。进一步地,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确定超载能量概率阈值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其中,n1为同路段上已经检查过的与目标车辆同类型的车辆总数;n2为已经检查过的同类车辆超载且超速的总数;比较目标车辆在该路段行驶时消耗的总能量的概率P(E测)与所述P1,如果P(E测)>P1则确认发生超载。进一步地,在执行所述步骤(1)-(3)后,还执行以下步骤(5)-(6):(5)利用所采集的每个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计算出目标车辆在每个所述片段上平均速度;基于每个片段上的平均速度,得到目标车辆在该路段上总平均速度;(6)对同一车型其他车辆重复执行步骤(5),并统计得到该车型在该路段上总平均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当50%<P(E测)<P1时,则利用所述总平均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目标车辆平均速度的概率,并与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所确定的速度概率阈值比较,从而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发生超载。进一步地,步骤(6)具体为:获取多个连续片段所对应的平均速度vk,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某特定车型在该路段上的总平均速度v:进一步地,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确定超速概率阈值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其中,n1为同路段上已经检查过的与目标车辆同类型的车辆总数;n3为已经检查过的同类车辆超载但未超速的总数;比较目标车辆在该路段行驶时总平均速度的概率P(v测)与所述P2,如果P(v测)<P2则确认发生超载,否则没有发生超载。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通过计算同类车型在相同路段上的超载能耗概率,并与经处理的交管历史数据比较即可确定目标新能源汽车是否发生超载情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繁复的单车单次的检查方式,充分地发挥了新能源车辆以及大数据平台的优势,显著提高了超载检查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结合对目标车辆超速概率的计算,将超载区分为超载且超速与超载不超速的不同情况,从而能够有效发现低速低耗能状态的超载目标车辆,避免了检查结果的遗漏或者将仅超速的目标误识别为超载,保证了本方法的精确性。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教导,可以较为灵活地选择是否结合后续对平均速度的检测过程来调整结果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超载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某新能源汽车车型在某一特定路段上行驶的多个连续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进行采集;(2)利用所采集的每个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计算出目标车辆在每个所述片段上消耗的能量;基于每个片段上消耗的能量,得到目标车辆在该路段上消耗的总能量;(3)对同一车型其他车辆重复执行步骤(1)-(2),并统计得到该车型在该路段所消耗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4)基于所述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得到该车型的待测目标车辆当前在该路段行驶时消耗的总能量的概率,并与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所确定的超载能量概率阈值比较,从而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发生超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2)具体为:获取多个连续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中的电压与电流数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某特定车型车辆在该路段上消耗的总能量E:其中,n为采集片段的次数;Uk为第k次采样的电压,单位为V;Ik为第k次采样的电流,单位为A;Δt为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单位为s;E的单位为J。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确定超载能量概率阈值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其中,n1为同路段上已经检查过的与目标车辆同类型的车辆总数;n2为已经检查过的同类车辆超载且超速的总数;利用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fE(x)通过公式即可得到目标车辆总能量的概率。比较目标车辆在该路段行驶时消耗的总能量的概率P(E测)与所述P1,如果P(E测)>P1则确认发生超载。当目标车辆处于低速状态,由于此时消耗的能量较少,仅根据能量概率可能无法正确判断其是否超载。由于低速时超载车辆的危害性较小,因此可以在上述步骤实现对超载且超速这种更具危险性的情况检查后终止继续检查,此时已足以解决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而对于需要更全面地检查超载的场景,则可在执行所述步骤(1)-(3)时同步执行以下步骤(5)-(6):(5)利用所采集的每个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计算出目标车辆在每个所述片段上平均速度;基于每个片段上的平均速度,得到目标车辆在该路段上总平均速度;(6)对同一车型其他车辆重复执行步骤(5),并统计得到该车型在该路段上总平均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超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对某一特定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在某一特定路段上行驶的多个连续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进行采集;/n(2)利用所采集的每个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计算出目标车辆在每个所属片段上消耗的能量;基于每个片段上消耗的能量,得到目标车辆在该路段上消耗的总能量;/n(3)对同一车型其他车辆重复执行步骤(1)-(2),并统计得到该车型在该路段所消耗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n(4)基于所述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得到该车型的待测目标车辆当前在该路段行驶时消耗的总能量的概率,并与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所确定的超载能量概率阈值比较,从而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发生超载。/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超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某一特定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在某一特定路段上行驶的多个连续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进行采集;
(2)利用所采集的每个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计算出目标车辆在每个所属片段上消耗的能量;基于每个片段上消耗的能量,得到目标车辆在该路段上消耗的总能量;
(3)对同一车型其他车辆重复执行步骤(1)-(2),并统计得到该车型在该路段所消耗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4)基于所述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得到该车型的待测目标车辆当前在该路段行驶时消耗的总能量的概率,并与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所确定的超载能量概率阈值比较,从而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发生超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获取多个连续片段所对应的行驶工况数据中的电压与电流数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某特定车型目标车辆在该路段上消耗的总能量E:



其中,n为采集片段的次数;Uk为第k次采样的电压,单位为V;Ik为第k次采样的电流,单位为A;Δt为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单位为s;E的单位为J。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交管部门的历史统计数据确定超载能量概率阈值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其中,n1为同路段上已经检查过的与目标车辆同类型的车辆总数;n2为已经检查过的同类车辆超载且超速的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坡刘鹏张普琛张照生武烨曲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