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00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及空调器,风机结构包括蜗壳结构、上挡风机构和下挡风机构,蜗壳结构内具有风道,风道的上部具有上出风口,风道的下部具有下出风口;上挡风机构设置在蜗壳结构内,上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上出风口;下挡风机构设置在蜗壳结构内,下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下出风口。采用该方案,风机结构具有上出风和下出风的功能,通过设置上挡风机构和下挡风机构,可实现出风口的开闭以及调整开口大小,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上出风或下出风的风量,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一些空调器具有上下均可出风的功能。然而,此种空调器的出风风量不可调,影响用户体验。比如说在制冷制热时,想要上出风风量大一些的同时下出风风量小一些,或者上出风风量小一些的同时下出风风量大一些,现有的空调器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及空调器,以实现上下出风的空调器的风量调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包括:蜗壳结构,所述蜗壳结构内具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上部具有上出风口,所述风道的下部具有下出风口;上挡风机构,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内,所述上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上出风口;下挡风机构,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内,所述下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下出风口。进一步地,所述上挡风机构包括上挡风板和上驱动部,所述上挡风板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上出风口,所述上驱动部和所述上挡风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挡风板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挡风机构还包括引导轮,所述引导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挡风板上,所述蜗壳结构的内壁具有导槽,所述引导轮位于所述导槽内,以沿所述导槽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挡风板包括上板体和上封边,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上驱动部连接,所述上封边的一端和所述上板体的端部连接,所述上封边和所述上板体的端面之间具有避让区,所述上封边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上板体处于关闭所述上出风口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封边和所述蜗壳结构的内壁抵接。进一步地,所述上驱动部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以驱动所述齿条移动;所述齿条的一端和所述上挡风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的一端具有卡槽,所述上挡风板包括上板体和设置在所述上板体上的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上驱动部还包括安装盒和电机,所述安装盒安装在所述蜗壳结构内,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上,所述电机和所述齿轮驱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挡风机构和所述下挡风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挡风机构和所述下挡风机构分别独立驱动。进一步地,所述蜗壳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具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蜗壳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和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风机结构还包括离心风叶,所述离心风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机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风机结构包括蜗壳结构、上挡风机构和下挡风机构,蜗壳结构内具有风道,风道的上部具有上出风口,风道的下部具有下出风口;上挡风机构设置在蜗壳结构内,上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上出风口;下挡风机构设置在蜗壳结构内,下挡风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下出风口。采用该方案,风机结构具有上出风和下出风的功能,通过设置上挡风机构和下挡风机构,可实现出风口的开闭以及调整开口大小,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上出风或下出风的风量,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结构在两个出风口完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上挡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上挡风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风机结构在两个出风口完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风机结构在两个出风口均部分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蜗壳结构;11、风道;12、上出风口;13、下出风口;20、上挡风机构;21、上挡风板;211、上板体;212、上封边;213、避让区;214、转轴;22、上驱动部;221、齿条;222、安装盒;223、电机;23、引导轮;30、下挡风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结构,包括:蜗壳结构10,蜗壳结构10内具有风道11,风道11的上部具有上出风口12,风道11的下部具有下出风口13;上挡风机构20,设置在蜗壳结构10内,上挡风机构2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上出风口12;下挡风机构30,设置在蜗壳结构10内,下挡风机构3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下出风口13。采用该方案,风机结构具有上出风和下出风的功能,通过设置上挡风机构20和下挡风机构30,可实现上出风口12和下出风口13的开闭以及调整开口大小,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上出风或下出风的风量,提高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上挡风机构20包括上挡风板21和上驱动部22,上挡风板21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上出风口12,上驱动部22和上挡风板21驱动连接,以驱动上挡风板21移动。这样通过上驱动部22驱动上挡风板21移动,可实现上出风口12的打开、关闭以及调整开口大小。相应地,下挡风机构30包括下挡风板和和下驱动部,下挡风板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下出风口13,下驱动部和下挡风板驱动连接,以驱动下挡风板移动。这样通过下驱动部驱动下挡风板移动,可实现下出风口13的打开、关闭以及调整开口大小。在本实施例中,上挡风机构20还包括引导轮23,引导轮23可转动地设置在上挡风板21上,蜗壳结构10的内壁具有导槽,引导轮23位于导槽内,以沿导槽移动。通过引导轮23在导槽内的移动可对上挡风板21的移动进行引导,以使上挡风板21按照预定路径移动。引导轮23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引导轮23共同对上挡风板21进行引导,提高上挡风板21的移动稳定性。其中,上挡风板21包括上板体211和上封边212,上板体211和上驱动部22连接,上封边212的一端和上板体211的端部连接,上封边212和上板体211的端面之间具有避让区213,上封边212由弹性材料制成;上板体211处于关闭上出风口12的位置的情况下,上封边212和蜗壳结构10的内壁抵接。由于上封边212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上封边212和上板体211的端面之间具有避让区213,因此上封边212便于发生弹性变形。当上板体211处于关闭上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蜗壳结构(10),所述蜗壳结构(10)内具有风道(11),所述风道(11)的上部具有上出风口(12),所述风道(11)的下部具有下出风口(13);/n上挡风机构(20),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10)内,所述上挡风机构(2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上出风口(12);/n下挡风机构(30),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10)内,所述下挡风机构(3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下出风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结构(10),所述蜗壳结构(10)内具有风道(11),所述风道(11)的上部具有上出风口(12),所述风道(11)的下部具有下出风口(13);
上挡风机构(20),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10)内,所述上挡风机构(2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上出风口(12);
下挡风机构(30),设置在所述蜗壳结构(10)内,所述下挡风机构(3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下出风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挡风机构(20)包括上挡风板(21)和上驱动部(22),所述上挡风板(21)可移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所述上出风口(12),所述上驱动部(22)和所述上挡风板(2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上挡风板(2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风机构(20)还包括引导轮(23),所述引导轮(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挡风板(21)上,所述蜗壳结构(10)的内壁具有导槽,所述引导轮(23)位于所述导槽内,以沿所述导槽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风板(21)包括上板体(211)和上封边(212),所述上板体(211)和所述上驱动部(22)连接,所述上封边(212)的一端和所述上板体(211)的端部连接,所述上封边(212)和所述上板体(211)的端面之间具有避让区(213),所述上封边(21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上板体(211)处于关闭所述上出风口(12)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封边(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望陈红光韩冲潘龙腾杜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