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70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第一功能构件与第二功能构件在连接处形成有安装区域;氛围灯,氛围灯设置在安装区域,氛围灯构造为带状结构,从而将第一功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功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在氛围灯的两侧。由此,通过将氛围灯设置在安装区域,能够使氛围灯设置在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之间,氛围灯能够起到照明作用,夜间使用送风装置时可以使用户观察到送风装置,从而可以避免用户撞到送风装置,并且,氛围灯打开后,能够将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分隔开,可以提升送风装置的层次感和科技感,从而使送风装置的外观更加美观,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送风装置由于其安全性被广大用户使用,但是送风装置只有送风功能,功能单一,没有差异化卖点,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的层次感和科技感好,外观更加美观,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风装置包括: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所述第一功能构件与所述第二功能构件相连,所述第一功能构件与所述第二功能构件在连接处形成有安装区域;氛围灯,所述氛围灯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所述氛围灯构造为带状结构,从而将所述第一功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功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在所述氛围灯的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风装置,通过将氛围灯设置在安装区域,能够使氛围灯设置在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之间,氛围灯能够起到照明作用,夜间使用送风装置时可以使用户观察到送风装置,从而可以避免用户撞到送风装置,并且,氛围灯打开后,能够将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分隔开,可以提升送风装置的层次感和科技感,从而使送风装置的外观更加美观,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构件包括风道部件,所述第二功能构件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具有配置在所述机身的机身本体内的送风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氛围灯为弧形且对应的圆心角度范围在0°-1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氛围灯为连续的环形带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氛围灯包括:导光条和光源,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导光条发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光条具有安装槽,所述光源伸入到所述安装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光源安装于光源电路板,所述光源电路板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光源电路板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所述光源,每个所述光源电路板的两侧的所述光源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个入射槽壁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槽包括:窄槽段和宽槽段,所述光源电路板定位在所述窄槽段内,所述宽槽段与所述窄槽段相连,所述光源电路板两侧的所述光源与所述宽槽段的两个所述入射槽壁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光条包括:导光条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条本体上的导光条凸起,所述导光条凸起上形成有所述安装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光条凸起构造为三角形凸起,所述安装槽形成在所述导光条凸起的中部并将三角形的所述凸起分隔成两个子凸起,两个所述子凸起彼此相对的槽壁为入射槽壁,每个所述子凸起的底部构造为与所述导光条本体连接的连接底壁,每个所述子凸起还具有与所述入射槽壁和所述连接底壁连接的反射槽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反射槽壁构造为用于对光进行反射的粗糙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光条凸起为等腰三角形凸起,且每个所述子凸起为直角三角形子凸起,等腰三角形的所述凸起的腰构造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子凸起的斜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光条凸起为多个且在所述导光条本体上间隔开分布或连续分布,每个所述导光条凸起均对应安装所述光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氛围灯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导光条本体连接有导光条本体卡接部,所述安装座具有与所述导光条本体卡接部卡接的第一安装座卡接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氛围灯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光源电路板连接有电路板卡接部,所述安装座具有与所述电路板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安装座卡接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氛围灯还包括:透光件和反光件,所述透光件套设在所述反光件的外面,所述导光条与所述透光件邻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与所述反光件相邻设置,所述遮光件与所述反光件上下间隔开并形成出光间隙,所述导光条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出光间隙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遮光件为所述第一构件或所述第二构件的外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透光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出光间隙内且位于所述导光条的外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遮光件向外突出所述反光件,所述透光件具有伸入到所述遮光件内侧的透光件伸入部,且所述导光条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遮光件的内侧并与所述透光件伸入部彼此邻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透光件还具有露出部,所述露出部套在所述反光件的外侧,所述露出部与所述透光件伸入部之间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处在所述出光间隙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露出部与所述反光件之间间隔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露出部的外表面与所述遮光件的外表面平滑过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反光件与所述露出部正对的表面为内凹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反光件为电镀反光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反光件和所述透光件均为环形。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氛围灯的侧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氛围灯的透光件和安装座的爆炸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氛围灯的爆炸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氛围灯的导光条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送风装置300;第一功能构件200;第二功能构件400;机身本体401;送风件402;氛围灯500;导光条501;安装槽5011;入射槽壁5012;窄槽段5013;宽槽段5014;导光条本体5015;导光条凸起5016;子凸起5017;连接底壁5018;反射槽壁5019;导光条本体卡接部5020;光源502;光源电路板503;电路板卡接部5031;安装座504;第一安装座卡接部5041;第二安装座卡接部5042;透光件505;透光件伸入部5051;露出部5052;连接部5053;反光件506;内凹表面5061;遮光件50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所述第一功能构件与所述第二功能构件相连,所述第一功能构件与所述第二功能构件在连接处形成有安装区域;/n氛围灯,所述氛围灯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所述氛围灯构造为带状结构,从而将所述第一功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功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在所述氛围灯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功能构件和第二功能构件,所述第一功能构件与所述第二功能构件相连,所述第一功能构件与所述第二功能构件在连接处形成有安装区域;
氛围灯,所述氛围灯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所述氛围灯构造为带状结构,从而将所述第一功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功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在所述氛围灯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构件包括风道部件,所述第二功能构件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具有配置在所述机身的机身本体内的送风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灯为弧形且对应的圆心角度范围在0°-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灯为连续的环形带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灯包括:导光条和光源,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导光条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具有安装槽,所述光源伸入到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安装于光源电路板,所述光源电路板定位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光源电路板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所述光源,每个所述光源电路板的两侧的所述光源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个入射槽壁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窄槽段和宽槽段,所述光源电路板定位在所述窄槽段内,所述宽槽段与所述窄槽段相连,所述光源电路板两侧的所述光源与所述宽槽段的两个所述入射槽壁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包括:
导光条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条本体上的导光条凸起,所述导光条凸起上形成有所述安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凸起构造为三角形凸起,所述安装槽形成在所述导光条凸起的中部并将三角形的所述凸起分隔成两个子凸起,两个所述子凸起彼此相对的槽壁为入射槽壁,每个所述子凸起的底部构造为与所述导光条本体连接的连接底壁,每个所述子凸起还具有与所述入射槽壁和所述连接底壁连接的反射槽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槽壁构造为用于对光进行反射的粗糙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凸起为等腰三角形凸起,且每个所述子凸起为直角三角形子凸起,等腰三角形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勇吴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