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63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包括清水池,所述清水池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清水池内壁底端四角处均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端中部焊接有浮板,所述限位板顶端中部焊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外表面中部套接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清水池、进水管、立柱、矩形板、浮板、定位柱、密封圈和螺母,利用水的浮力带动定位柱和密封圈进入到进水管内部,能够便有对进水管底端进行防护,从而对进水管底端进行堵塞,降低了进水管底端的堵塞难度,从而能够对清水池内部的水位高度进行调控,降低了清水池内部水位高度的调控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
本技术涉及清水池
,具体为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
技术介绍
清水池,为贮存水厂中净化后的清水,以调节水厂制水量与供水量之间产差额,并为满足加氯接触时间而设置的水池,清水池是给水系统中调节水厂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不均匀用水的调蓄构筑物,清水池作用是让过滤后的洁净澄清的滤后水沿着管道流往其内部进行贮存,并在清水中再次投加入液氯进行一段时间消毒,对水体的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以达到灭菌的效果,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包括调节容积、消防用水量和水厂自用水和安全储量;但是现有的清水池不便于对清水池内部的水位进行控制,从而导致清水池内部水位高度过高或者清水池内部水位储存量不足,从而降低了清水池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清水池不便于对清水池内部的水位进行控制,从而导致清水池内部水位高度过高或者清水池内部水位储存量不足,从而降低了清水池使用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包括清水池,所述清水池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清水池内壁底端四角处均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底端中部焊接有浮板,所述矩形板顶端中部焊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外表面中部套接有密封圈,所述立柱外表面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清水池外表面对应进水管外表面边部位置处等距焊接有三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壁中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壁中部等距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中部焊接有移动条,所述弧形板底端和移动条顶端位于伸缩杆外表面边部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和弧形板和移动条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外表面涂覆有防锈漆。优选的,所述移动条底端边部和进水管外表面边部之间相互贴合,所述移动条的数量共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移动条分别位于进水管底端两侧和顶端中部。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外径等于进水管的内径,所述进水管和定位柱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清水池顶端边部焊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一端中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正面和背面中部均开设有U型槽,所述盖板正面和背面中部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移动板一端对应清水池顶端边部位置处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正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正面中部开设有倾斜槽。优选的,所述螺杆外表面一端位于U型槽,所述移动板和盖板之间通过螺杆挤压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清水池、进水管、立柱、矩形板、浮板、定位柱、密封圈和螺母,利用水的浮力带动定位柱和密封圈进入到进水管内部,能够便有对进水管底端进行防护,从而对进水管底端进行堵塞,降低了进水管底端的堵塞难度,从而能够对清水池内部的水位高度进行调控,降低了清水池内部水位高度的调控难度。2、通过盖板、移动板、U型槽、螺杆、限位板、三角板和倾斜槽,能够便于对清水池顶部进行防护,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清水池内部,从而确保了清水池内部的清洁,降低了灰尘对清水池内部水的干扰。3、通过弧形板、弹簧槽、伸缩杆、复位弹簧和移动条,能够便于对进水管进行限位,防止进水管的位置发生移动的现象,进而使得进水管安装的更加稳定,防止进水管发生晃动的现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伸缩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清水池;2、进水管;3、立柱;4、矩形板;5、浮板;6、定位柱;7、密封圈;8、螺母;9、盖板;10、移动板;11、U型槽;12、螺杆;13、限位板;14、三角板;15、倾斜槽;16、弧形板;17、弹簧槽;18、伸缩杆;19、复位弹簧;20、移动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包括清水池1,清水池1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进水管2,清水池1内壁底端四角处均焊接有立柱3,立柱3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矩形板4,矩形板4底端中部焊接有浮板5,矩形板4顶端中部焊接有定位柱6,定位柱6的外径等于进水管2的内径,进水管2和定位柱6之间通过密封圈7密封,能够便于对进水管2底端进行密封,增加了进水管2底端的密封性定位柱6外表面中部套接有密封圈7,立柱3外表面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8;清水池1外表面对应进水管2外表面边部位置处等距焊接有三个弧形板16,弧形板16内壁中部开设有弹簧槽17,弹簧槽17内壁中部等距焊接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底端中部焊接有移动条20,移动条20底端边部和进水管2外表面边部之间相互贴合,移动条20的数量共设置为三个,三个移动条20分别位于进水管2底端两侧和顶端中部,能够便于对进水管2进行支撑和限位,降低了进水管2的限位难度,防止进水管2发生晃动的现象,弧形板16底端和移动条20顶端位于伸缩杆18外表面边部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两端分别和弧形板16和移动条20之间焊接连接,复位弹簧19外表面涂覆有防锈漆,能够便于移动条20的移动,降低了移动条20的移动难度。清水池1顶端边部焊接有盖板9,盖板9一端中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正面和背面中部均开设有U型槽11,盖板9正面和背面中部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外表面一端位于U型槽11,移动板10和盖板9之间通过螺杆12挤压固定,能够便于对移动板10进行限位,同时能够对移动板10进行固定,移动板10一端对应清水池1顶端边部位置处焊接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正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三角板14,三角板14正面中部开设有倾斜槽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移动条20因复位弹簧簧19的张力进入到进水管2外表面,而利用伸缩杆18对复位弹簧19进行限位,而利用弧形板16能够对伸缩杆18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移动条20发生晃动的现象,而利用移动条20能够便于对进水管2三面进行支撑,增加了移动条20三面的支撑力,从而能够便于对进水管2进行限位,防止进水管2的位置发生移动的现象,进而使得进水管2安装的更加稳定,防止进水管2发生晃动的现象;接着使用人员沿着盖板9内部移动移动板10,移动板10移动带动限位板13移动,而利用限位板13正面的三角板14对清水池1顶端进行清理,而移动板10移动时通过U型槽11在螺杆12外表面移动,最后,使用人员转动螺杆12,利用螺杆12对移动板10进行挤压固定,能够便于对清水池1顶部进行防护,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清水池1内部,从而确保了清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包括清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1)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进水管(2),所述清水池(1)内壁底端四角处均焊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矩形板(4),所述矩形板(4)底端中部焊接有浮板(5),所述矩形板(4)顶端中部焊接有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外表面中部套接有密封圈(7),所述立柱(3)外表面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8);/n所述清水池(1)外表面对应进水管(2)外表面边部位置处等距焊接有三个弧形板(16),所述弧形板(16)内壁中部开设有弹簧槽(17),所述弹簧槽(17)内壁中部等距焊接有伸缩杆(18),所述伸缩杆(18)底端中部焊接有移动条(20),所述弧形板(16)底端和移动条(20)顶端位于伸缩杆(18)外表面边部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包括清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1)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进水管(2),所述清水池(1)内壁底端四角处均焊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矩形板(4),所述矩形板(4)底端中部焊接有浮板(5),所述矩形板(4)顶端中部焊接有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外表面中部套接有密封圈(7),所述立柱(3)外表面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8);
所述清水池(1)外表面对应进水管(2)外表面边部位置处等距焊接有三个弧形板(16),所述弧形板(16)内壁中部开设有弹簧槽(17),所述弹簧槽(17)内壁中部等距焊接有伸缩杆(18),所述伸缩杆(18)底端中部焊接有移动条(20),所述弧形板(16)底端和移动条(20)顶端位于伸缩杆(18)外表面边部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9)两端分别和弧形板(16)和移动条(20)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9)外表面涂覆有防锈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位自动控制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俊卢国伟欧阳健局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