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24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侧安装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排气管、进水管、螺旋管、连接管、泵气机、通气管和挡板,所述固定外壳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中部连接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净化机构,能够使得臭氧沿着螺旋管内侧向上移动,同时,水流沿着螺旋管向下流动,通过水流与臭氧的相向而行,从而能够增加臭氧与水流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水流的净化效率,也避免电器设备的搅动使得水流与臭氧充分的接触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隔板,能够降低水流的流动速度,避免螺旋管发生抖动造成螺旋管不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
本技术涉及水质净化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
技术介绍
在制水厂进行制水时,往往需要对水体内部的细菌等进行处理,此时就会用到臭氧接触池,使得接触池内部的水体可以充分的接触到氧气,从而进行消毒处理;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臭氧接触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通过电机对臭氧接触池内的水流进行搅拌使得臭氧与水充分接触,但是往往造成的电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臭氧接触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通过电机对臭氧接触池内的水流进行搅拌使得臭氧与水充分接触,但是往往造成的电力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侧安装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排气管、进水管、螺旋管、连接管、泵气机、通气管、挡板和阀门;所述固定外壳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中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排气管底端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一端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固定外壳一侧底部安装有泵气机,所述泵气机出气端口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部嵌入于螺旋管内部,所述螺旋管内侧等距交错安装有挡板,所述连接管外侧安装有阀门。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嵌入连接于固定外壳内部,所述泵气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壳内侧安装有定位缓冲机构;所述定位缓冲机构包括定位柱、固定块、固定柱、弹簧、圆盘和缓冲柱;所述固定外壳内侧底部呈圆周阵列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顶端与螺旋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壳内侧四边角位置处均等距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侧嵌入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一侧安装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一端部与螺旋管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缓冲柱与圆盘均滑动连接于固定柱内侧,所述缓冲柱外径小于圆盘外径。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一端部安装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侧顶部安装有隔板,所述净化箱内侧对应隔板顶端位置处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净化箱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净化箱一侧底部嵌入连接有出水管。优选的,所述电热丝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隔板纵截面为L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净化机构,能够使得臭氧沿着螺旋管内侧向上移动,同时,水流沿着螺旋管向下流动,通过水流与臭氧的相向而行,从而能够增加臭氧与水流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了水流的净化效率,也避免电器设备的搅动使得水流与臭氧充分的接触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隔板,能够降低水流的流动速度。2.设置有定位缓冲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对螺旋管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螺旋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同时,能够对水流在螺旋管内侧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作用,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螺旋的抖动现象。3.设置有净化箱、隔板、电热丝和过滤网,能够对水流中残留的臭氧进行加热处理,从而能够将残留的臭氧进行分解,进而避免残留的臭氧造成外界的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也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到净化箱内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定位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热丝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固定外壳;2、净化机构;201、排气管;202、进水管;203、螺旋管;204、连接管;205、泵气机;206、通气管;207、挡板;208、阀门;3、定位缓冲机构;301、定位柱;302、固定块;303、固定柱;304、弹簧;305、圆盘;306、缓冲柱;4、净化箱;5、隔板;6、电热丝;7、过滤网;8、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包括固定外壳1,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水流与臭氧进行充分接触,固定外壳1内侧安装有净化机构2;净化机构2包括排气管201、进水管202、螺旋管203、连接管204、泵气机205、通气管206、挡板207和阀门208;固定外壳1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201,排气管201外侧中部连接有进水管202,进水管202嵌入连接于固定外壳1内部,排气管201底端连接有螺旋管203,螺旋管203一端部连接有连接管204,固定外壳1一侧底部安装有泵气机205,泵气机205型号为800W-30L,泵气机20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泵气机205出气端口连接有通气管206,通气管206一端部嵌入于螺旋管203内部,螺旋管203内侧等距交错安装有挡板207,连接管204外侧安装有阀门208,从而避免水流速度过大造成臭氧冲走的现象;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螺旋管203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外壳1内侧安装有定位缓冲机构3;定位缓冲机构3包括定位柱301、固定块302、固定柱303、弹簧304、圆盘305和缓冲柱306;固定外壳1内侧底部呈圆周阵列安装有定位柱301,定位柱301顶端与螺旋管203固定连接,固定外壳1内侧四边角位置处均等距安装有固定块302,固定块302一侧安装有固定柱303,固定柱303内侧嵌入连接有弹簧304,弹簧304一端部连接有圆盘305,圆盘305一侧安装有缓冲柱306,缓冲柱306与圆盘305均滑动连接于固定柱303内侧,缓冲柱306一端部与螺旋管203表面接触,缓冲柱306外径小于圆盘305外径,从而能够对水流与螺旋管203碰撞产生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水流中残留的臭氧进行处理,连接管204一端部安装有净化箱4,净化箱4内侧顶部安装有隔板5,隔板5纵截面为L型,净化箱4内侧对应隔板5顶端位置处安装有电热丝6,电热丝6是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材质,电热丝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净化箱4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过滤网7,净化箱4一侧底部嵌入连接有出水管8,从而避免残留的臭氧造成外界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先将阀门208关闭,水流沿着进水管202流入螺旋管203内侧,水流通过重力的作用沿着螺旋管203向下流动,此时,通过泵气机205的启动,能够使得臭氧沿着通气管206进入螺旋管203内侧,由于臭氧在水流中具备浮力,从而使得臭氧沿着水流向上漂浮,进而使得水流与臭氧相向流动,使得水流与臭氧充分的接触,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包括固定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内侧安装有净化机构(2);/n所述净化机构(2)包括排气管(201)、进水管(202)、螺旋管(203)、连接管(204)、泵气机(205)、通气管(206)、挡板(207)和阀门(208);/n所述固定外壳(1)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201),所述排气管(201)外侧中部连接有进水管(202),所述排气管(201)底端连接有螺旋管(203),所述螺旋管(203)一端部连接有连接管(204),所述固定外壳(1)一侧底部安装有泵气机(205),所述泵气机(205)出气端口连接有通气管(206),所述通气管(206)一端部嵌入于螺旋管(203)内部,所述螺旋管(203)内侧等距交错安装有挡板(207),所述连接管(204)外侧安装有阀门(2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包括固定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内侧安装有净化机构(2);
所述净化机构(2)包括排气管(201)、进水管(202)、螺旋管(203)、连接管(204)、泵气机(205)、通气管(206)、挡板(207)和阀门(208);
所述固定外壳(1)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排气管(201),所述排气管(201)外侧中部连接有进水管(202),所述排气管(201)底端连接有螺旋管(203),所述螺旋管(203)一端部连接有连接管(204),所述固定外壳(1)一侧底部安装有泵气机(205),所述泵气机(205)出气端口连接有通气管(206),所述通气管(206)一端部嵌入于螺旋管(203)内部,所述螺旋管(203)内侧等距交错安装有挡板(207),所述连接管(204)外侧安装有阀门(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2)嵌入连接于固定外壳(1)内部,所述泵气机(20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质净化的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1)内侧安装有定位缓冲机构(3);
所述定位缓冲机构(3)包括定位柱(301)、固定块(302)、固定柱(303)、弹簧(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元勇潘涛高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