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19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罐体顶端安装有顶端盖板,顶端盖板顶端安装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杆与混合扇叶相连接,传动杆一端转动套接有拦截盒,拦截盒卡接安装于罐体内侧,罐体外侧一端放置有L型移动板,顶端盖板底端一侧与升降电推杆输出端相连接,通过混合扇叶加速絮凝剂与水的混合,同时使其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保证了絮凝剂的使用吸附效果,通过拦截盒对絮凝产生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其掉落到罐体底端,从而避免大量的絮凝杂质堵塞出料口,同时便于对絮凝出的杂质进行过清理,同时通过升降电推杆,便于将其取出,从而便于对扇叶和拦截盒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絮凝
,具体为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絮凝装置在絮凝过程中,一般较大颗粒会直接掉落到罐体底端,导致了堵塞出料孔的情况出现,同时在投放絮凝剂时无法快速的将絮凝剂分散,导致了絮凝时间长,同时排料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絮凝装置在絮凝过程中,一般较大颗粒会直接掉落到罐体底端,导致了堵塞出料孔的情况出现,同时在投放絮凝剂时无法快速的将絮凝剂分散,导致了絮凝时间长,同时排料时较为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端焊接有固定安装板,所述罐体一侧安装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顶端盖板、传动电机、传动杆、混合扇叶、拦截盒、L型移动板、滑动限位槽、升降电推杆、内环卡块、移动丝杆和移动电机;所述罐体顶端安装有顶端盖板,所述顶端盖板顶端中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杆与混合扇叶相连接,所述传动杆一端转动套接有拦截盒,所述拦截盒卡接安装于罐体内侧,所述罐体外侧一端放置有L型移动板,所述L型移动板靠近罐体的一端开设有滑动限位槽,所述顶端盖板滑动卡接安装于滑动限位槽内侧,所述顶端盖板底端一侧与升降电推杆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罐体靠近升降电推杆的一端焊接有内环卡块,所述升降电推杆卡接安装于内环卡块一端,所述升降电推杆底端固定安装L型移动板顶端,所述L型移动板一端贯穿有移动丝杆,所述移动丝杆远离L型移动板的一端与移动电机输出端箱连接,所述移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固定安装板一端。优选的,所述顶端盖板直径与罐体直径相等,所述罐体远离升降电推杆的一端焊接有辅助支撑杆,所述传动电机、升降电推杆和移动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一侧安装有投料组件,所述投料组件包括进水管、进料管、存料桶、密封盖板、干燥套筒、电动限制阀和水质监测仪;所述罐体顶端一侧贯穿有进水管,所述罐体顶端一侧贯穿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端焊接有存料桶,所述存料桶顶端嵌入卡接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底端卡接有干燥套筒,所述进水管和进料管一端均嵌入安装有电动限制阀,所述罐体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水质监测仪。优选的,所述存料桶一侧嵌入卡接有观察窗,所述水质监测仪信号输出端与外部控制器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动限制阀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水质监测仪和外部控制器电源输入端均与外部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顶端一侧贯穿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一端套接有挤压板,所述下压杆一端靠近顶部位置处焊接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底端焊接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挤压板之间与拦截盒内径相等,所述复位弹簧底端点焊安装于顶端盖板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清理组件,通过混合扇叶加速絮凝剂与水的混合,同时使其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保证了絮凝剂的使用吸附效果,通过拦截盒对絮凝产生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其掉落到罐体底端,从而避免大量的絮凝杂质堵塞出料口,同时便于对絮凝出的杂质进行过清理,同时通过升降电推杆,便于将其取出,从而便于对扇叶和拦截盒进行清理。2、设置有投料组件,通过存料桶和进水管对罐体内部投料,并通过电动限制阀和水质监测仪相配合,在检测水质后对絮凝剂的投放量进行控制,避免入量过多和过少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良好的絮凝效果的同时节约了絮凝剂的使用。3、设置有下压杆、挤压板、下压块和复位弹簧,通过挤压板挤压絮凝后的杂质,从而将其内部所含的水分挤出,从而便于对杂质的处理,并通过复位弹簧进行复位,从而便于循环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投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挤压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罐体;2、固定安装板;3、清理组件;301、顶端盖板;302、传动电机;303、传动杆;304、混合扇叶;305、拦截盒;306、L型移动板;307、滑动限位槽;308、升降电推杆;309、内环卡块;310、移动丝杆;311、移动电机;4、投料组件;401、进水管;402、进料管;403、存料桶;404、密封盖板;405、干燥套筒;406、电动限制阀;407、水质监测仪;5、下压杆;6、挤压板;7、下压块;8、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底端焊接有固定安装板2,罐体1一侧安装有清理组件3,清理组件3包括顶端盖板301、传动电机302、传动杆303、混合扇叶304、拦截盒305、L型移动板306、滑动限位槽307、升降电推杆308、内环卡块309、移动丝杆310和移动电机311;罐体1顶端安装有顶端盖板301,顶端盖板301直径与罐体1直径相等,保证罐体内部的密封避免外部对其产生影响,顶端盖板301顶端中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传动电机302,传动电机302输出轴通过传动杆303与混合扇叶304相连接,传动杆303一端转动套接有拦截盒305,拦截盒305卡接安装于罐体1内侧,罐体1外侧一端放置有L型移动板306,L型移动板306靠近罐体1的一端开设有滑动限位槽307,顶端盖板301滑动卡接安装于滑动限位槽307内侧,顶端盖板301底端一侧与升降电推杆308输出端相连接,罐体1远离升降电推杆308的一端焊接有辅助支撑杆,保证了在升降时的稳定,罐体1靠近升降电推杆308的一端焊接有内环卡块309,升降电推杆308卡接安装于内环卡块309一端,升降电推杆308底端固定安装L型移动板306顶端,L型移动板306一端贯穿有移动丝杆310,移动丝杆310远离L型移动板306的一端与移动电机311输出端箱连接,移动电机311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固定安装板2一端,传动电机302、升降电推杆308和移动电机311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传动电机302和移动电机311的型号均为71M1-2,升降电推杆308的型号为FDR075。罐体1一侧安装有投料组件4,投料组件4包括进水管401、进料管402、存料桶403、密封盖板404、干燥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端焊接有固定安装板(2),所述罐体(1)一侧安装有清理组件(3),所述清理组件(3)包括顶端盖板(301)、传动电机(302)、传动杆(303)、混合扇叶(304)、拦截盒(305)、L型移动板(306)、滑动限位槽(307)、升降电推杆(308)、内环卡块(309)、移动丝杆(310)和移动电机(311);/n所述罐体(1)顶端安装有顶端盖板(301),所述顶端盖板(301)顶端中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传动电机(302),所述传动电机(302)输出轴通过传动杆(303)与混合扇叶(304)相连接,所述传动杆(303)一端转动套接有拦截盒(305),所述拦截盒(305)卡接安装于罐体(1)内侧,所述罐体(1)外侧一端放置有L型移动板(306),所述L型移动板(306)靠近罐体(1)的一端开设有滑动限位槽(307),所述顶端盖板(301)滑动卡接安装于滑动限位槽(307)内侧,所述顶端盖板(301)底端一侧与升降电推杆(308)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罐体(1)靠近升降电推杆(308)的一端焊接有内环卡块(309),所述升降电推杆(308)卡接安装于内环卡块(309)一端,所述升降电推杆(308)底端固定安装L型移动板(306)顶端,所述L型移动板(306)一端贯穿有移动丝杆(310),所述移动丝杆(310)远离L型移动板(306)的一端与移动电机(311)输出端箱连接,所述移动电机(311)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固定安装板(2)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端焊接有固定安装板(2),所述罐体(1)一侧安装有清理组件(3),所述清理组件(3)包括顶端盖板(301)、传动电机(302)、传动杆(303)、混合扇叶(304)、拦截盒(305)、L型移动板(306)、滑动限位槽(307)、升降电推杆(308)、内环卡块(309)、移动丝杆(310)和移动电机(311);
所述罐体(1)顶端安装有顶端盖板(301),所述顶端盖板(301)顶端中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传动电机(302),所述传动电机(302)输出轴通过传动杆(303)与混合扇叶(304)相连接,所述传动杆(303)一端转动套接有拦截盒(305),所述拦截盒(305)卡接安装于罐体(1)内侧,所述罐体(1)外侧一端放置有L型移动板(306),所述L型移动板(306)靠近罐体(1)的一端开设有滑动限位槽(307),所述顶端盖板(301)滑动卡接安装于滑动限位槽(307)内侧,所述顶端盖板(301)底端一侧与升降电推杆(308)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罐体(1)靠近升降电推杆(308)的一端焊接有内环卡块(309),所述升降电推杆(308)卡接安装于内环卡块(309)一端,所述升降电推杆(308)底端固定安装L型移动板(306)顶端,所述L型移动板(306)一端贯穿有移动丝杆(310),所述移动丝杆(310)远离L型移动板(306)的一端与移动电机(311)输出端箱连接,所述移动电机(311)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固定安装板(2)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投加量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盖板(301)直径与罐体(1)直径相等,所述罐体(1)远离升降电推杆(308)的一端焊接有辅助支撑杆,所述传动电机(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戴凯涛张天志钟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