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03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4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其尺寸较薄,且能够高精度地安装例如玻璃、LED板或其他具有修饰功能的结构。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包括底层装饰板、顶层装饰板、安装件以及中间安装组件。中间安装组件包括中层板以及安装机构。中层板、底层装饰板以及顶层装饰板依次连接,且三者的中心均为通槽状,所述中层板的通槽位置定义为安装区域,所述安装件处于所述安装区域。中层板包括相对于的顶端和底端、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安装机构包括顶端滑轨结构、底端滑轨结构、同步驱动结构以及两个夹持结构,所述顶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顶端,所述底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底端;所述夹持结构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和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同步驱动结构驱使两个所述夹持结构在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对中运动,以共同夹持所述安装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
本申请涉及建筑型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
技术介绍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现有的用于安装玻璃、LED板或其他具有修饰功能的结构的型材通常尺寸较厚,且其安装精度低,难以将玻璃、LED板或其他具有修饰功能的结构安装至正确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包括:底层装饰板;顶层装饰板;安装件;以及中间安装组件,所述中间安装组件包括中层板以及安装机构;所述中层板、底层装饰板以及顶层装饰板依次连接,且三者的中心均为通槽状,所述中层板的通槽位置定义为安装区域,所述安装件处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中层板包括相对于的顶端和底端、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顶端滑轨结构、底端滑轨结构、同步驱动结构以及两个夹持结构,所述顶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顶端,所述底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底端;所述夹持结构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和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同步驱动结构驱使两个所述夹持结构在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对中运动,以共同夹持所述安装件;所述夹持结构沿所述顶端至所述底端的方向上依次形成第一滑动配合部、超薄板部以及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与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超薄板部用于抵接所述安装件,所述超薄板部的在所述顶层装饰板至所述顶层装饰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底层装饰板和所述顶层装饰板均与所述中间安装组件贴合连接。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为一种具有较薄尺寸并可高精度对中固定安装件,安装件包括不限于玻璃、LED板或者其他装饰结构,其将用于固定安装件的承重结构设置在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上下两端,故可使得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在其上下两端之间的部位具有较薄的尺寸,在实际使用中,高精度超薄铝型材的上下两端可与建筑物浇筑为一体,仅留出其较薄的部位以达到超薄的效果。其中,固定安装件的承重结构包括顶端滑轨结构、底端滑轨结构、同步驱动结构。在组装高精度超薄铝型材时,可将安装件放置在安装区域,施工人员调整同步驱动结构使得两个夹持结构做对中运动,使得两个夹持结构同步地将安装件推抵于安装区域的中心位置,完成安装件的对中调整,且由于其采用对中运动实现安装的,故其实际安装位置与预计规划的安装位置是一致的,具有高精度的。随后可组装底层装饰板和所述顶层装饰板,底层装饰板和所述顶层装饰板与中间安装组件贴合,其形状尺寸随同中间安装组件,以突显其超薄的部位,同时,遮挡安装机构,使得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外观整洁美观。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均包括内凹结构,其分别形成用于容纳滑块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超薄板部包括平板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的槽口位置,且所述超薄板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超薄板部的底壁配置有两个滚珠,两个所述滚珠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用于与所述中层板抵接;所述超薄板部的端部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卡合所述安装件。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以及超薄板部的设计利于突显超薄板部较第一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具有超薄的厚度尺寸,同时由于加强筋的存在,能够保证三者的连接强度;同时超薄板部的两端分别配置有滚珠,使得滚珠与中层板抵接,利于夹持结构平顺地完成对中运动。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和所述底端滑轨结构位于所述中层板的正面,所述同步驱动结构位于所述中层板的背面;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包括第一滑轨、两个第一滑块以及第一条形槽,所述底端滑轨结构包括第二滑轨、两个第二滑轨以及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条形槽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轨;所述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各自的第一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各自的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同步驱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条形槽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条形槽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第一同步轮组、第二同步轮组、扭力轮、拉绳以及固定件;所述第一同步轮组设置在中层板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中层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同步带套置于所述第一同步轮组上,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上层和下层;所述第二同步轮组设置在中层板的底端且位于所述中层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同步带套置于所述第二同步轮组上,两个所述第二滑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下层和上层;所述扭力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拉绳的中段固定在所述扭力轮上,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同步轮组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组的各自的带轮连接,用于驱使两个所述带轮旋转;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扭力轮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边以制止所述扭力轮转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扭力轮,而拉动拉绳,使得第一同步轮组和第二同步轮组发生转动,第一同步轮组的带轮与第二同步轮组的带轮相互沿相反的方向转动(一顺时针方向,另一个为逆时针方向),从而驱使两个第一滑块和两个第二滑块均向中心靠拢,实现夹持结构的对中运动,对中到位后,安装固定件,实现扭力轮的固定,避免其松动。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形槽的数量为二,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条形槽的数量为二,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滑块;所述扭力轮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固定件为螺丝,所述第一侧边形成有螺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多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螺接于所述螺孔。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轮组包括第一主动带轮,所述第二同步轮组包括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顶端且靠近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端且靠近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主动带轮的中心和所述第二主动带轮的中心均设置有转轴,用于与所述拉绳的端部固定连接。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包括两个第三滑轨和两个第三滑块,两个所述第三滑轨相互平行且设于所述顶端,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三滑轨上;所述底端滑轨结构包括第四滑轨和两个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轨设于所述底端,所述第四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四滑轨上;所述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各自的第一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各自的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所述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装饰板;顶层装饰板;安装件以及中间安装组件,所述中间安装组件包括中层板以及安装机构;/n所述中层板、底层装饰板以及顶层装饰板依次连接,且三者的中心均为通槽状,所述中层板的通槽位置定义为安装区域,所述安装件处于所述安装区域;/n所述中层板包括相对于的顶端和底端、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n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顶端滑轨结构、底端滑轨结构、同步驱动结构以及两个夹持结构,所述顶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顶端,所述底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底端;所述夹持结构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和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同步驱动结构驱使两个所述夹持结构在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对中运动,以共同夹持所述安装件;/n所述夹持结构沿所述顶端至所述底端的方向上依次形成第一滑动配合部、超薄板部以及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与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超薄板部用于抵接所述安装件,所述超薄板部的在所述顶层装饰板至所述顶层装饰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n所述底层装饰板和所述顶层装饰板均与所述中间安装组件贴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装饰板;顶层装饰板;安装件以及中间安装组件,所述中间安装组件包括中层板以及安装机构;
所述中层板、底层装饰板以及顶层装饰板依次连接,且三者的中心均为通槽状,所述中层板的通槽位置定义为安装区域,所述安装件处于所述安装区域;
所述中层板包括相对于的顶端和底端、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顶端滑轨结构、底端滑轨结构、同步驱动结构以及两个夹持结构,所述顶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顶端,所述底端滑轨结构设于所述底端;所述夹持结构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和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同步驱动结构驱使两个所述夹持结构在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对中运动,以共同夹持所述安装件;
所述夹持结构沿所述顶端至所述底端的方向上依次形成第一滑动配合部、超薄板部以及第二滑动配合部,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与所述顶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与所述底端滑轨结构配合,所述超薄板部用于抵接所述安装件,所述超薄板部的在所述顶层装饰板至所述顶层装饰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
所述底层装饰板和所述顶层装饰板均与所述中间安装组件贴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均包括内凹结构,其分别形成用于容纳滑块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所述超薄板部包括平板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的槽口位置,且所述超薄板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超薄板部的底壁配置有两个滚珠,两个所述滚珠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用于与所述中层板抵接;
所述超薄板部的端部形成有卡合安装槽,所述卡合安装槽用于卡合所述安装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和所述底端滑轨结构位于所述中层板的正面,所述同步驱动结构位于所述中层板的背面;
所述顶端滑轨结构包括第一滑轨、两个第一滑块以及第一条形槽,所述底端滑轨结构包括第二滑轨、两个第二滑块以及第二条形槽;
所述第一条形槽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条形槽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轨;
所述两个所述夹持结构的各自的第一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各自的所述第二滑动配合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
所述同步驱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条形槽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条形槽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超薄铝型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第一同步轮组、第二同步轮组、扭力轮、拉绳以及固定件;
所述第一同步轮组设置在中层板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中层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同步带套置于所述第一同步轮组上,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上层和下层;
所述第二同步轮组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梁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杰茂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