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及截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网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及截流方法。
技术介绍
截流井用在雨污合流系统中,目的是为了将雨污水分离。旱季时因管中只有污水,截流井可以将污水截住,流往污水管中,雨季时将部分雨水与污水截住并流入污水管中,其余雨水溢流通过井中堰,继续向下游流行。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兴建管道截污改造项目,通过截流井将城市旱季污水和雨季初期雨水截流入截污管后排至污水管网,实现清污分离,削减进入下游水体的污染物,避免城市水环境恶化。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可以有效缓解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现有使用的截流井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实现精确截流,在暴雨溢流的情况下,截流管内的合流污水为满流压力流,截流井的实际截流量远超设计截流量,不仅对截污干管输送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且增大了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安全运行。2)截污效率较低,当大量雨水涌入进水管时,截污管很快满流,上游污水无法截流,大量污染物随雨水入河,导致整体截污效率降低。3)防倒灌设施运行效果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井体上的进水管、截污管和溢流管;/n所述井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井盖,所述井体下端设有底座,所述井体与所述井盖和所述底座形成封闭的截流腔;/n所述截流腔设有提篮格栅结构、截污阀门和溢流阀门;/n其中,所述提篮格栅结构位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口位置;/n所述截污阀门位于所述截污管的管口位置;/n所述溢流阀门位于所述溢流管的管口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井体上的进水管、截污管和溢流管;
所述井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井盖,所述井体下端设有底座,所述井体与所述井盖和所述底座形成封闭的截流腔;
所述截流腔设有提篮格栅结构、截污阀门和溢流阀门;
其中,所述提篮格栅结构位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口位置;
所述截污阀门位于所述截污管的管口位置;
所述溢流阀门位于所述溢流管的管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篮格栅结构包括网状格栅篮和牵拉组件,所述网状格栅篮通过所述牵拉组件固定,并能将所述网状格栅篮自由拉出井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组件包括导轨、挂钩和环链,所述导轨沿所述井体轴向设置,所述网状格栅篮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并通过所述环链与所述挂钩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阀门包括壳体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安装板和出水连接筒组成;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截污管管口处,所述出水连接筒与所述壳体倾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蜗壳状构造,以使水流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涡流消散动能;且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导流口和检修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流腔底部设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贴合所述截污阀门的外形设计,由所述进水导流口向处延伸至所述井体的内侧壁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门包括浮筒、堰板、支架和阀门基座,所述浮筒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堰板相连,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阀门基座上,以使所述浮筒、所述支架与所述堰板可整体自由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李若晗,望魁磷,刘梁,任博文,祝天宇,尹雷,
申请(专利权)人:浦华环保有限公司,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