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98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4
本申请属于市政建设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市政排水系统,其包括设置于路面上的护栏、沿路面向下开设的下水道以及埋设于路面之下的排水管道;护栏包括底部的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之上的栏杆;底座为倒扣于路面的槽状结构,内部空腔为排水腔,槽壁上开设有贯穿的进水口,进水口处安装有过滤网;下水道位于路面的开口为排水口,排水口处于底座的覆盖之下;下水道的底端与排水管道连通。下水道内设置有沉积过滤槽,沉积过滤槽将下水道分为上部的进水区和下部的过滤区;沉积过滤槽的底部为沉积部,位于沉积部之上的沉积过滤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过滤孔。本申请借助护栏对排水系统进行改进,不仅能提高路面排水能力,而且排水口不外露,不影响市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本申请涉及市政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市政排水在市政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道路排水系统又是市政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遇到暴雨恶劣天气时,道路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直接关系到道路积水能否及时快速排除,从而保证道路行驶安全和道路清洁。目前,道路排水主要通过设置在路面上的排水口来进行,排水口处安装滤水篦子,排水口通过下水道与埋设在道路下方的排水管道连通。当路面出现积水时,积水依次经过滤水篦子、下水道进入排水管道,达到排水的效果。由于城市道路的行人以及车辆较多,为了保证道路出行的安全性,排水口的设置数量不宜过多。另一方面,从市容方面考虑,过多的排水口和滤水篦子与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搭,影响城市美化。而排水口数量的限制直接导致道路排水能力受限,一旦遇暴雨天气,路面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将严重影响道路出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加强市政道路的排水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排水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排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路面上的护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设置于路面(1)上的护栏(2)、沿路面(1)向下开设的下水道(3)以及埋设于路面(1)之下的排水管道(4);/n护栏(2)包括底部的底座(21)和安装于底座(21)之上的栏杆(22);底座(21)为倒扣于路面(1)的槽状结构,内部空腔为排水腔(211),槽壁上开设有贯穿的进水口(212),进水口(212)处安装有过滤网(213);/n下水道(3)位于路面(1)的开口为排水口(11),排水口(11)处于底座(21)的覆盖之下;下水道(3)的底端与排水管道(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于路面(1)上的护栏(2)、沿路面(1)向下开设的下水道(3)以及埋设于路面(1)之下的排水管道(4);
护栏(2)包括底部的底座(21)和安装于底座(21)之上的栏杆(22);底座(21)为倒扣于路面(1)的槽状结构,内部空腔为排水腔(211),槽壁上开设有贯穿的进水口(212),进水口(212)处安装有过滤网(213);
下水道(3)位于路面(1)的开口为排水口(11),排水口(11)处于底座(21)的覆盖之下;下水道(3)的底端与排水管道(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3)内设置有沉积过滤槽(34),沉积过滤槽(34)将下水道(3)分为上部的进水区(35)和下部的过滤区(36);沉积过滤槽(34)的底部为沉积部(342),位于沉积部(342)之上的沉积过滤槽(34)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过滤孔(3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与路面(1)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沉积过滤槽(34)与下水道(3)内壁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3)的内壁安装有承载环(32),沉积过滤槽(34)的顶部槽口向外延伸有承载片(343),承载片(343)的外径大于承载环(32)的内径,沉积过滤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强郑智鹏郑俊中郑俊雄郑俊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