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804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涉及金属铸造技术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 3.7%‑3.8%,Si 2.8%‑3.2%,P 0.01%‑0.03%,且液相共晶成分CEL=C+1/4Si+1/2P=4.45%‑4.55%,Mn 0.25%‑0.40%,Cu 0.25%‑0.30%,0.005%<S<0.015%,Mg 0.03%‑0.05%,RE 0.01%‑0.021%,其他杂质成分合计<0.10%,余量为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技术及金属材料
,具体来讲是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高强度高塑性球墨铸铁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汽车轻量化方案中,但QT700-10材料在国内尚未见批量应用。SiboDur球墨铸铁件是GF公司研发的铸态高强度高伸长率球墨铸铁,据称这种球墨铸铁以Si和B作为合金化元素已形成了SiboDur450-17、SiboDur550-12、SiboDur700-10、SiboDur800-5系列,SiboDur球墨铸铁的工业应用报导比较多,而工艺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很少。按现有的铸铁理论和技术,仅仅以Si和B作为合金化元素,在铸态下难以使强度达到700-800MPa的同时具有5%-10%的伸长率。B在该球墨铸铁中发挥什么作用还不清楚,笔者试验没有发现B有提高强度和伸长率的作用。目前一些QT700-10的材料研究都是在Y型试块上展开的,并且给出的材料成分和方法不具备重现性。而《高强度高伸长率球墨铸铁(QT700-10)材质研究》一文系统介绍了作者研究球墨铸铁QT700-10材质的成分、方法,其中主要提高强度的Mn质量分数在0.8%左右、Cu质量分数在0.4%等,都与中国机械学会铸造分会张伯明主编的第三版《铸造手册》第一卷铸铁分册相冲突的。《铸造手册》建议“即使是珠光体基体的球铁铸铁来说,锰的质量分数也不应超过0.5%”,“对于铁素体基体球墨铸铁来说,则锰的质量分数不应超过0.3%”(第330页);即使在铁素体基体中铜的质量分数超过0.3%时,伸长率已不足10%了(第334页图5-112含铜量对铸态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高强度高塑性材料(如QTD900-8、QTD900-10等),其力学性能大多是通过热处理以后获得,这样不仅工艺复杂,而且成本较高。专利文件《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700-10及其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003893.9)中铜的质量分数也是0.3%-0.5%,其验证方法(说明书【0026】段)也声明了是在Y型单铸试块,尤其成分中有锡金属的加入,更加难以批量化工业生产。这种在Y型试块上试验验证的论文还有其他类似的。申请人为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拓高端球墨铸铁件市场,通过产学研合作致力于高强高塑性铸态球墨铸铁件的研究与开发。本专利技术以Si促进铁素体的形成,同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铁素体有显著的强化作用,而且塑性下降不显著;以适当的Cu保证塑性不显著下降时促进珠光体的形成;利用铁模具有良好的激冷作用,快速冷却而获得良好的基体组织;利用覆砂层厚度的变化,实现铸件的同时凝固。实现了在铸态条件下低成本稳定生产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该工艺能够在铁型覆砂生产线上利用覆砂层的厚度变化,低成本的生产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件,满足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的要求。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所述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3.7%-3.8%,Si2.8%-3.2%,P0.01%-0.03%,且液相共晶成分CEL=C+1/4Si+1/2P=4.45%-4.55%,Mn0.25%-0.40%,Cu0.25%-0.30%,0.005%<S<0.015%,Mg0.03%-0.05%,RE0.01%-0.021%,其他杂质成分合计<0.10%,余量为Fe。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球墨铸铁不含Ni、Mo、Sn贵重合金元素。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3.7%-3.8%,Si2.85%-3.195%,P0.010%-0.014%,且液相共晶成分CEL=C+1/4Si+1/2P=4.45%-4.52%,Mn0.312%-0.351%,Cu0.283%-0.30%,S0.007%-0.011%,Mg0.039%-0.047%,RE0.017%-0.021%,其他杂质成分合计<0.10%,余量为Fe。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电炉熔炼,以压块废钢及球铁回炉料为原材料进行熔炼,待接近出铁温度时分析调整配料使成分合格,在1500℃~1520℃静置5~10min,扒渣出铁液;步骤b.球化孕育,对上述成分的铁液温度调整至1470℃-1490℃进行喂丝球化孕育处理,球化包芯线和孕育包芯线同时加入,球化完成后扒净浮渣;步骤c.造型浇注,利用铁型覆砂造型,将球化孕育后的纯净铁液吊入浇注位置进行浇注,期间随流加入75SiFe粉孕育剂,最后开箱。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a中,先加入部分压块废钢和回炉料熔炼,化清后加入增碳剂再加入废钢进行熔化,保证增碳剂的有效吸收,用不同的废钢压块调整Mn量,压块废钢加入量为炉内铁液的60-75%,回炉料加入量为25-40%;炉内原铁液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调整为:C3.85%-3.95%,Si2.3%-2.5%,P≤0.03%,Mn0.25%-0.40%,Cu0.25%-0.30%,S≤0.02%,将电炉内熔炼温度调至1530℃-1550℃静置5-10分钟,扒清浮渣得到纯净铁液,保证炉后的液相共晶成分CEL=C+1/4Si+1/2P=4.45%-4.5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增碳剂为经高温石墨化处理的优质增碳剂,化学成分为:C≥98.5%,0.015%≤S≤0.10%,吸收率≥90%;粒度0.5-5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块废钢包括白料废钢和黑料废钢,其中,白料废钢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C≤0.2%,0<Si≤0.2%,0<Mn≤0.3%,0<P≤0.02%,0<S≤0.02%,0<Cr≤0.03%,0<Ti≤0.07%;黑料废钢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C≤0.4%,0<Si≤0.2%,0<Mn≤1.2%,0<P≤0.02%,0<S≤0.02%,0<Cr≤0.03%,0<Ti≤0.05%;所述回炉料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3.7%-3.8%,Si2.8%-3.2%,0.01%≤P≤0.03%,Mn0.25%-0.40%,Cu0.25%-0.30%,0.005%<S<0.015%,Mg0.03-0.05%,0.01%≤RE≤0.02%,其余为Fe。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b中,所述球化包芯线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Mg28%-30%,RE2%-4%,Ca2.0%-4.0%,Si42%-46%,0<Ba<0.1%,其余为Fe,球化包芯线加入量为铁液重量的0.8%-1.1%;所述孕育包芯线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65%-70%,Ca1.0%-3.0%,Ba2.0%-4.0%,其余为Fe,孕育包芯线的加入量为铁液重量的0.3%-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球化包芯线芯料重2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 3.7%-3.8%,Si 2.8%-3.2%,P 0.01%-0.03%,且液相共晶成分CEL=C+1/4Si+1/2P=4.45%-4.55%,Mn 0.25%-0.40%,Cu 0.25%-0.30%,0.005%<S<0.015%,Mg 0.03%-0.05%,RE 0.01%-0.021%,其他杂质成分合计<0.10%,余量为F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3.7%-3.8%,Si2.8%-3.2%,P0.01%-0.03%,且液相共晶成分CEL=C+1/4Si+1/2P=4.45%-4.55%,Mn0.25%-0.40%,Cu0.25%-0.30%,0.005%<S<0.015%,Mg0.03%-0.05%,RE0.01%-0.021%,其他杂质成分合计<0.10%,余量为F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铸铁不含Ni、Mo、Sn贵重合金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3.7%-3.8%,Si2.85%-3.195%,P0.010%-0.014%,且液相共晶成分CEL=C+1/4Si+1/2P=4.45%-4.52%,Mn0.312%-0.351%,Cu0.283%-0.30%,S0.007%-0.011%,Mg0.039%-0.047%,RE0.017%-0.021%,其他杂质成分合计<0.10%,余量为Fe。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高强度高塑性铸态QT700-10球墨铸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电炉熔炼,以压块废钢及本材质回炉料为原材料进行熔炼,待接近出铁温度时分析调整配料使成分合格,在1500℃~1520℃静置5~8min,扒渣出铁液;
步骤b.球化孕育,对上述成分的铁液温度调整至1470℃-1490℃进行喂丝球化孕育处理,球化包芯线和孕育包芯线同时加入,球化完成后扒净浮渣;
步骤c.造型浇注,利用铁型覆砂造型,将球化孕育后的纯净铁液吊入浇注位置进行浇注,期间随流加入75SiFe粉孕育剂,最后开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先加入部分压块废钢和回炉料熔炼,化清后加入增碳剂再加入废钢进行熔化,保证增碳剂的有效吸收,用不同的废钢压块调整Mn量,压块废钢加入量为炉内铁液的60-75%,回炉料加入量为25-40%;炉内原铁液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调整为:C3.85%-3.95%,Si2.3%-2.5%,P≤0.03%,Mn0.25%-0.40%,Cu0.25%-0.30%,S≤0.02%,将电炉内熔炼温度调至1530℃-1550℃静置5-10分钟,扒清浮渣得到纯净铁液,保证炉后的液相共晶成分CEL=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元飞马怀生余林王庭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普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