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69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包括挡板框,所述挡板框的内圈活动连接有挡板主体,所述挡板主体内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上端与挡板框固定安装,所述挡板框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端面开设有螺孔,所述挡板主体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右端与螺孔螺纹连接;清洗挡泥板时,将螺栓的右端从螺孔中拧出,由于挡板主体和挡板框通过合页铰链连接,向上翻转挡板主体可使其下端与挡板框分离,从而方便对挡板主体的内壁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
技术介绍
挡泥板就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通常为优质橡胶材质制造,也有采用工程塑料,挡泥板通常安装在自行车或机动车车轱辘后面的一个金属挡板,牛皮挡板,塑料挡板,橡胶挡板,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一些泥土溅到车身或人身上,导致车身或人身不美观。目前的摩托车挡泥板,在使用过程中,在挡泥板内壁附着过多的杂质污泥,不便于对挡泥板进行清洁,进而影响了摩托车的使用,有些挡泥板通过螺栓安装在车轱辘外侧,使用一段时间后还需拆卸挡泥板才能进行更好地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可在不拆卸挡泥板的情况下方便对其进行清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包括挡板框,所述挡板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四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一侧安装有车轱辘,所述挡板框的内圈活动连接有挡板主体,所述挡板主体内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上端与挡板框固定安装,所述挡板框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端面开设有螺孔,所述挡板主体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右端与螺孔螺纹连接。为了防止挡板主体左右晃动,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左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弹簧均与螺栓套接。为了增强挡板主体周围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优选的,所述挡板框内圈开设有凹槽,所述挡板主体的四周边缘与凹槽卡接。为了方便提示后方车辆,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优选的,所述挡板主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反光板。为了防止清洗挡板过程中螺栓丢失,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优选的,所述反光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清洗挡泥板时,将螺栓的右端从螺孔中拧出,由于挡板主体和挡板框通过合页铰链连接,向上翻转挡板主体可使其下端与挡板框分离,从而方便对挡板主体的内壁进行清洗。2、该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当螺栓与固定块连接后可避免挡板主体向左移动,通过弹簧的支撑力可使限位片与挡板主体抵接,进而将挡板主体夹持在限位片和螺栓左侧之间,从而固定挡板主体的位置。3、该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当挡板主体盖在挡板框的外侧时,挡板主体的四周边缘位于凹槽的内部,进而堵塞挡板框与挡板主体之间存在的缝隙,减少两者缝隙间渗出的泥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挡板框和挡板主体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挡板主体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螺栓、限位片、弹簧和固定块分体结构图。图中,1、挡板框;101、安装板;102、凹槽;2、挡板主体;201、合页;3、反光板;4、螺栓;401、连接绳;5、连接杆;501、固定块;5011、螺孔;502、弹簧;503、限位片;5031、通孔;6、车轱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包括挡板框1,挡板框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101,四个安装板10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车轱辘6,挡板框1的内圈活动连接有挡板主体2,挡板主体2内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合页201,合页201的上端与挡板框1固定安装,挡板框1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连接杆5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1,固定块501的左端面开设有螺孔5011,挡板主体2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螺栓4,螺栓4的右端与螺孔5011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摩托车后轱辘在向前行驶的过程中会带起地面上的泥水,通过挡板主体2的阻挡泥水附着在挡板主体2的内壁上,清洗挡泥板时,将螺栓4的右端从螺孔5011中拧出,由于挡板主体2和挡板框1通过合页201铰链连接,向上翻转挡板主体2可使其下端与挡板框1分离,从而方便对挡板主体2的内壁进行清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块501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弹簧502,弹簧50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503,限位片503的左端面开设有通孔5031,通孔5031和弹簧502均与螺栓4套接。本实施例中:当螺栓4与固定块501连接后可避免挡板主体2向左移动,通过弹簧502的支撑力可使限位片503与挡板主体2抵接,进而将挡板主体2夹持在限位片503和螺栓4左侧之间,从而固定挡板主体2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挡板框1内圈开设有凹槽102,挡板主体2的四周边缘与凹槽102卡接。本实施例中:当挡板主体2盖在挡板框1的外侧时,挡板主体2的四周边缘位于凹槽102的内部,进而堵塞挡板框1与挡板主体2之间存在的缝隙,减少两者缝隙间渗出的泥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挡板主体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反光板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挡泥板外侧安装反光板3,可在夜间行路时反射后方车辆开启的光照,进而提示后方车辆,提高夜间开摩托车的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反光板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401,连接绳401的另一端与螺栓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连接绳401连接反光板3和螺栓4,当清洗挡板主体2时需要拆卸螺栓4,连接绳401可防止螺栓4丢失,从而便于安装与收纳螺栓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螺栓4与螺孔5011螺纹连接后,通过弹簧502的支撑力可使限位片503与挡板主体2抵接,进而将挡板主体2夹持在限位片503和螺栓4左侧之间,清洗挡泥板时,将螺栓4的右端从螺孔5011中拧出,由于挡板主体2和挡板框1通过合页201铰链连接,向上翻转挡板主体2可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包括挡板框(1),所述挡板框(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101),四个所述安装板(10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车轱辘(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框(1)的内圈活动连接有挡板主体(2),所述挡板主体(2)内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合页(201),所述合页(201)的上端与挡板框(1)固定安装,所述挡板框(1)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1),所述固定块(501)的左端面开设有螺孔(5011),所述挡板主体(2)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螺栓(4),所述螺栓(4)的右端与螺孔(501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包括挡板框(1),所述挡板框(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101),四个所述安装板(10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车轱辘(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框(1)的内圈活动连接有挡板主体(2),所述挡板主体(2)内壁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合页(201),所述合页(201)的上端与挡板框(1)固定安装,所述挡板框(1)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1),所述固定块(501)的左端面开设有螺孔(5011),所述挡板主体(2)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螺栓(4),所述螺栓(4)的右端与螺孔(501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摩托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武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