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面向充气弹性元件失效的虚拟轨道列车失稳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65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面向充气弹性元件失效的虚拟轨道列车失稳保护装置,车厢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端部铰接结构连接,端部铰接结构中设置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动作时,限制第一车厢与第二车厢之间、或第二车厢与第三车厢的相互横摆运动;当虚拟轨道列车其中一个车厢一侧的轮胎胎压过低或发生破裂,或者一侧的空气弹簧压力过低或者发生破裂,则该车厢的胎压监测装置或空气弹簧的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单片机,控制与该车厢前、后连接的端部铰接结构上设置的锁止装置动作,阻止出现事故的车厢与其前、后相邻的车厢之间相互横摆,防止该事故车厢向一侧横摆角度过大,同时制动系统接收到该单片机指令并紧急停车,有效提高了虚拟轨道列车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充气弹性元件失效的虚拟轨道列车失稳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虚拟轨道列车
,具体涉及面向充气弹性元件失效的虚拟轨道列车失稳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虚拟轨道列车项目在国内外刚刚起步,其结构是由多辆单体车厢相互铰接形成列车,行驶时每个单体车厢下部均设有主动转向装置,通过环境识别和主动转向控制,实现列车中各单体车厢的行驶轨迹按照预定的路线行驶,因此可以取消轨道的导向限制作用,虚拟轨道列车相对于轻轨和低地板车辆,无需建造轨道,成本上具有较大优势;且虚拟轨道列车编组通常为3辆编组,长度通常可达30-40m及更长,相比于铰接式公交车其长度更长,载客量更大;为了能在城市或市郊道路行驶,虚拟轨道列车的转向装置与铰接式公交车的转向装置有所区别,其所有车桥均为转向桥,转向时各转向桥中转向轮的转角提前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由自动转向机构控制各车辆的转向角度,由于使用了主动转向装置,其转向较为灵活,可以用于城市道路行驶。但是虚拟轨道列车在城市内或市郊行驶时,长度较长,当道路出现纵向高低不平或有连续凹凸坡道时,列车各车厢会出现俯仰现象,因此虚拟轨道列车各个单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向充气弹性元件失效的虚拟轨道列车失稳保护装置,所述的失稳保护装置安装在虚拟轨道列车上,所述的虚拟轨道列车为三编组方式,三编组中每辆车厢底盘前、后悬架为空气悬架,每辆车厢底盘前、后部各通过螺栓连接一个横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限滑差速器与驱动轮连接,使每辆车厢构成四驱式车辆;每辆车厢的轮胎上安装胎压监测装置;每辆车厢悬架左右空簧均安装有空簧压力监测装置;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动力电池放置在列车地板底部;虚拟轨道列车从列车一端车厢至另一端车厢分别将单体车厢编号为第一车厢(1)、第二车厢(2)、第三车厢(3);/n所述的第一车厢(1)与第二车厢(2)之间、第二车厢(2)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充气弹性元件失效的虚拟轨道列车失稳保护装置,所述的失稳保护装置安装在虚拟轨道列车上,所述的虚拟轨道列车为三编组方式,三编组中每辆车厢底盘前、后悬架为空气悬架,每辆车厢底盘前、后部各通过螺栓连接一个横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限滑差速器与驱动轮连接,使每辆车厢构成四驱式车辆;每辆车厢的轮胎上安装胎压监测装置;每辆车厢悬架左右空簧均安装有空簧压力监测装置;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动力电池放置在列车地板底部;虚拟轨道列车从列车一端车厢至另一端车厢分别将单体车厢编号为第一车厢(1)、第二车厢(2)、第三车厢(3);
所述的第一车厢(1)与第二车厢(2)之间、第二车厢(2)与第三车厢(3)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端部铰接结构(5)连接,各车厢间允许相互绕竖直轴线水平旋转一定角度且允许相互俯仰一定角度;
所述的端部铰接结构(5)包括一个固定盘(10)、一个铰接盘(20),以及连接固定盘(10)和铰接盘(20)的转盘(30);
所述的固定盘(10)的一端与第二车厢(2)的前端横梁或后端横梁固定连接,铰接盘(20)的一端与第一车厢(1)的后端横梁或第三车厢(3)的前端横梁铰接连接并可绕水平横向轴线做俯仰运动;
所述的固定盘(10)位于铰接盘(20)的下方,固定盘(10)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设置转盘(30)的下盘体,铰接盘(20)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设置转盘(30)的上盘体;使固定盘(10)与铰接盘(20)之间可相互进行横摆运动;
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磊杨烨何东李稳陆海英李东昌田国英邓鹏毅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