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及使用其的摩托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64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及使用其的摩托车,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控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ABS控制单元和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传感器包括前轮轮速传感器和后轮轮速传感器,前轮轮速传感器和后轮轮速传感器分别与ABS控制单元连接;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用于控制车后轮的轮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对摩托车前后轮的转速进行检测,并利用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对实时接收到的这两个轮速信号进行对比,如两个轮速差异值超出设定的阀值时,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调整车后轮的转速,使得前后轮速差异值保持在设定阀值内,确保车轮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及使用其的摩托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自动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及使用其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当车辆正常运行时,摩托车前后的轮胎能够保持和车辆运行速度相等的速度向前进行滚动,但当遇到冰雪或者湿滑路面等路况时,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大大降低,若经过冰雪或者湿滑路面等路况时提高转速,加快车辆速度,就容易出现轮胎开始打滑的情况,导致摩托车前后轮的转速不匹配,现有的摩托车一般都是以后轮为驱动轮,因此,摩托车前后轮转速不匹配时,会出现甩尾现象,因此,需要牵引力控制系统在这个时候介入,主动降低发动机驱动轮转速,避免出现摩托车甩尾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及使用其的摩托车,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所述控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ABS控制单元和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前轮轮速传感器和后轮轮速传感器,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前轮的转速,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后轮的转速;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和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分别与所述ABS控制单元连接;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与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用于控制车后轮的轮速。所述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中,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车后轮传动连接。所述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中,所述发动机的输入端分别设置有喷油器和点火线圈,所述喷油器和所述点火线圈分别与所述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喷油器和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车后轮的扭矩输出。所述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中,还包括ASR开关按钮;所述ASR开关按钮与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的启动或者关闭。所述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中,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为安装在车前轮的霍尔传感器,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为车后轮的霍尔传感器。所述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中,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池为所述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提供电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中装配有上述的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传感器对摩托车前后轮的转速进行检测,并利用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对实时接收到的这两个轮速信号进行对比,如两个轮速差异值超出设定的阀值时,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调整车后轮(即驱动轮)的转速,使得前后轮速差异值保持在设定阀值内,确保车轮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框图。附图中:主控模块1、传感器2、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3、ASR开关按钮4、电池5;ABS控制单元11、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前轮轮速传感器21、后轮轮速传感器22;发动机31;喷油器311、点火线圈3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包括:主控模块1,所述控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ABS控制单元11和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传感器2,所述传感器2包括前轮轮速传感器21和后轮轮速传感器22,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21用于检测车前轮的转速,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22用于检测车后轮的转速;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21和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22分别与所述ABS控制单元11连接;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3,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3与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电连接;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3用于控制车后轮的轮速。请参照图1,ABS控制单元11设有1#针脚、2#针脚、3#针脚、4#针脚、5#针脚、6#针脚和7#针脚;其中,1#针脚和5#通过电线与前轮轮速传感器21连接,2#针脚和6#通过电线与后轮轮速传感器22连接;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设有8#针脚、9#针脚、10#针脚、11#针脚和12#针脚;其中,1#针脚、5#针脚与车前轮电连接,1#针脚用于为前轮轮速传感器21供电,而5#针脚用于接收来自前轮速度传感器2的信号;2#针脚、6#针脚与车后轮电连接,2#针脚用于为车后轮速度传感器22供电,而6#针脚用于接收来自后轮速度传感器22的信号;ABS控制单元11的3#针脚与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的8#针脚连接,为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的CANH信号线;ABS控制单元11的4#针脚和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的9#针脚连接,为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的CANL信号线;7#针脚和12#针脚相互连接,为轮速信号输出线。轮速信息经前轮轮速传感器21和后轮轮速度传感器22传输到ABS控制单元11,在ABS控制单元11内处理后,经主电缆,由7#针脚传输到12#针脚,并在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中进行运算,当前后轮速差异值超出设定阀值时,ECU进行控制,ASR功能触发,使得前后轮速保持在设定阀值内。ABS控制单元11通过其5#,6#针脚分别接收来自前轮以及后轮的轮速信号,将这两个轮速信号通过其3#,4#针脚传输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对应的8#,9#针脚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对实时接收到的这两个轮速信号进行对比,如两个轮速差异值超出设定的阀值时,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控制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3,调整车后轮(即驱动轮)的转速,使得前后轮速差异值保持在设定阀值内,确保车轮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3包括发动机31,所述发动机31的输出端与车后轮传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31的输入端分别设置有喷油器311和点火线圈312,所述喷油器311和所述点火线圈312分别与所述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电连接,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通过所述喷油器311和所述点火线圈312控制车后轮的扭矩输出。在具体实施例中,车后轮为驱动轮,发动机31驱动车后轮转动,摩托车以车后轮为驱动轮进行运动。10#针脚与喷油器311电连接,11#针脚与点火线圈312电连接。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12通过10#针脚及11#针脚,分别对喷油器311和点火线圈312发出喷油信号指令和点火信号指令,从而调整喷油脉宽和点火时间,改变发动机31的转速,进而调整车后轮(即驱动轮)扭矩输出,以实现前后轮速差异值保持在设定阀值内的目的,避免车轮出现打滑的情况,保证行驶安全。具体地,摩托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控模块,所述控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ABS控制单元和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n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前轮轮速传感器和后轮轮速传感器,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前轮的转速,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后轮的转速;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和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分别与所述ABS控制单元连接;/n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与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用于控制车后轮的轮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模块,所述控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ABS控制单元和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前轮轮速传感器和后轮轮速传感器,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前轮的转速,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后轮的转速;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和所述后轮轮速传感器分别与所述ABS控制单元连接;
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与所述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用于控制车后轮的轮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动能执行组件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车后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驱动防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入端分别设置有喷油器和点火线圈,所述喷油器和所述点火线圈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教聪占钰华欧剑文
申请(专利权)人:宗申·比亚乔佛山摩托车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