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46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包括花色层和保护层,所述花色层的下方缝合固定有保护层,且保护层的下方缝合固定有抗菌透气层,并且抗菌透气层通过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经线,且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纬线,并且第一纬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纬线。该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安装有设置有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第一经线的直径大于第二经线的直径,第一纬线和第二经线的材质相同均通过天丝、氨纶短纤维和氨纶长纤维三者进行捻成一股,由此通过氨纶短纤维和氨纶长纤维的材质,以便于整个面料很好的进行抗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科技也在不断的发展,现在市场上的面料相比较从前不仅材质、花色、颜色和质量多种多样,功能性也多种多样,根据使用的环境和季节的不同,面料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可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虽然市场上的面料种类很多,但是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有的面料大多都是通过一种经纬线进行编织而成,使得面料的材质单一,不仅使得面料的抗拉弹性较差,还会使得面料的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因此我们便提出了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面料大多都是通过一种经纬线进行编织而成,使得面料的材质单一,不仅使得面料的抗拉弹性较差,还会使得面料的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包括花色层和保护层,所述花色层的下方缝合固定有保护层,且保护层的下方缝合固定有抗菌透气层,并且抗菌透气层通过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经线,且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纬线,并且第一纬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纬线。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四者构成“井”字形结构,且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交错设置,并且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与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均呈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线由第一丙纶纤维、纳米抗菌纤维、棉纤维和毛纤维组成,且第一丙纶纤维、纳米抗菌纤维、棉纤维和毛纤维四者依次交叉编织。优选的,所述第二经线由天丝、氨纶短纤维和氨纶长纤维捻搓而成,且第二经线的材质和第一纬线的材质相同,并且第二经线的直径小于第一经线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二纬线由绵纶纤维、第二丙纶纤维和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组成,且绵纶纤维、第二丙纶纤维和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三者依次交叉编织。优选的,所述第二纬线和第一纬线呈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纬线的直径大于第一纬线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1)设置有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第一经线的直径大于第二经线的直径,第一纬线的直径小于第二纬线的直径,第一纬线和第二经线的材质相同均通过天丝、氨纶短纤维和氨纶长纤维三者进行捻成一股,由此通过氨纶短纤维和氨纶长纤维的材质,可提高第一纬线和第二经线的弹性性能,以便于整个面料很好的进行抗拉;(2)固定有第一经线和第二纬线,通过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交错设置,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的交错设置,同时第一经线通过第一丙纶纤维、纳米抗菌纤维、棉纤维和毛纤维进行四股交错编织而成,第二纬线通过绵纶纤维、第二丙纶纤维和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进行三股交错编织而成,增多了第一经线和第二纬线的材质,通过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和纳米抗菌纤维的配合使用可很好的进行抗菌,通过棉纤维可很好的进行吸水,同时通过第一经线和第二纬线之间的间隙可很好的进行透气操作,便于很好的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抗菌透气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经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纬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经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花色层;2、保护层;3、抗菌透气层;4、第一经线;5、第二经线;6、第一纬线;7、第二纬线;8、第一丙纶纤维;9、纳米抗菌纤维;10、棉纤维;11、毛纤维;12、绵纶纤维;13、第二丙纶纤维;14、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15、天丝;16、氨纶短纤维;17、氨纶长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包括花色层1、保护层2、抗菌透气层3、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第二纬线7、第一丙纶纤维8、纳米抗菌纤维9、棉纤维10、毛纤维11、绵纶纤维12、第二丙纶纤维13、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14、天丝15、氨纶短纤维16和氨纶长纤维17,花色层1的下方缝合固定有保护层2,且保护层2的下方缝合固定有抗菌透气层3,并且抗菌透气层3通过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编织而成,第二经线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经线4,且第一经线4和第二经线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纬线6,并且第一纬线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纬线7;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四者构成“井”字形结构,且第一经线4和第二经线5交错设置,并且第一经线4和第二经线5与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均呈一一对应设置,由此通过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四者构成“井”字形结构,以便于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交叉设置,提高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四者编织的稳固性;第一经线4由第一丙纶纤维8、纳米抗菌纤维9、棉纤维10和毛纤维11组成,且第一丙纶纤维8、纳米抗菌纤维9、棉纤维10和毛纤维11四者依次交叉编织,通过第一经线4由第一丙纶纤维8、纳米抗菌纤维9、棉纤维10和毛纤维11组成,且第一丙纶纤维8、纳米抗菌纤维9、棉纤维10和毛纤维11四者依次交叉编织,以便于提高第一经线4的材质种类,便于棉纤维10很好的进行吸水,纳米抗菌纤维9很好的进行抗菌;第二经线5由天丝15、氨纶短纤维16和氨纶长纤维17捻搓而成,且第二经线5的材质和第一纬线6的材质相同,并且第二经线5的直径小于第一经线4的直径,通过第二经线5由天丝15、氨纶短纤维16和氨纶长纤维17捻搓而成,且第二经线5的材质和第一纬线6的材质相同,并且第二经线5的直径小于第一经线4的直径,以便于第二经线5和第一纬线6内部的氨纶短纤维16和氨纶长纤维17相互配合,提高第二经线5和第一纬线6的弹性,便于整个面料很好的进行抗拉;第二纬线7由绵纶纤维12、第二丙纶纤维13和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14组成,且绵纶纤维12、第二丙纶纤维13和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14三者依次交叉编织,通过第二纬线7由绵纶纤维12、第二丙纶纤维13和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14组成,以便于季磷盐有机抗菌纤维14很好的进行抗菌;第二纬线7和第一纬线6呈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纬线7的直径大于第一纬线6的直径,由此通过第二纬线7和第一纬线6呈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纬线7的直径大于第一纬线6的直径,以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包括花色层(1)和保护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色层(1)的下方缝合固定有保护层(2),且保护层(2)的下方缝合固定有抗菌透气层(3),并且抗菌透气层(3)通过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经线(4),且第一经线(4)和第二经线(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纬线(6),并且第一纬线(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纬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包括花色层(1)和保护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色层(1)的下方缝合固定有保护层(2),且保护层(2)的下方缝合固定有抗菌透气层(3),并且抗菌透气层(3)通过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5)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经线(4),且第一经线(4)和第二经线(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纬线(6),并且第一纬线(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纬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线(4)、第二经线(5)、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四者构成“井”字形结构,且第一经线(4)和第二经线(5)交错设置,并且第一经线(4)和第二经线(5)与第一纬线(6)和第二纬线(7)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抗拉弹性的抗菌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线(4)由第一丙纶纤维(8)、纳米抗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程量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喜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