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46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涉及海洋生物资源高质化利用技术领域。该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把虾蟹壳用生物质膨化机进行膨化预处理,然后粉碎得膨化虾蟹壳粉;S2.将虾蟹壳粉加入甲酸溶液中脱钙;S3.脱钙后的虾蟹壳粉加入到碱性电解水中脱蛋白;S4.将脱蛋白后的物质脱水得到滤饼,滤饼为甲壳素,然后加入含异丙醇碱性电解水溶液进行脱乙酰处理;S5.对脱乙酰处理的材料进行过滤,过滤得到的固体进行洗涤、干燥处理得到壳聚糖。该方法所用设备及操作简单,虾蟹壳中关键组分全部转化为有用产品,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所得的壳聚糖产品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化妆品制备等高端应用领域,为虾蟹壳的高质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物资源高质化利用
,具体为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球上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是甲壳素,前者主要由植物生成,后者主要由动物生成。甲壳素亦是地球上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每年甲壳素生物合成量约为100亿t,其中海洋的甲壳素生物生成量为10亿t以上。工业上生产甲壳素的主要原料是水产加工单位废弃的虾蟹壳等。对虾加工中产生的虾头、虾壳等废弃物约占虾体质量的30%~40%,其中主要成份为碳酸钙(55%)、蛋白质(25%)、甲壳素(19%)以及少量的脂肪、虾青素等成分。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等,是由N-乙酰氨基-D-葡萄糖单体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高分子化合物,不仅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海洋节肢动物中,而且也大量存在于低等生物菌类、昆虫外壳、藻类细胞中。壳聚糖是甲壳素的N-脱乙酰基的产物,一般而言,N-乙酰基脱去55%以上的就可以称之为壳聚糖,这种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能溶于1%乙酸或1%盐酸,因此,凡是能溶于1%乙酸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先把虾蟹壳用生物质膨化机进行膨化预处理,然后粉碎得膨化虾蟹壳粉;/nS2.将虾蟹壳粉加入甲酸溶液中脱钙,得到甲酸钙溶液和处理后的虾蟹壳粉;/nS3.脱钙后的虾蟹壳粉加入到碱性电解水中脱蛋白,得到蛋白质溶液和固态物质;/nS4.将脱蛋白后的物质脱水得到滤饼,滤饼为甲壳素,然后加入含异丙醇碱性电解水溶液进行脱乙酰处理;/nS5.对脱乙酰处理的材料进行过滤,过滤得到的固体进行洗涤、干燥处理得到壳聚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先把虾蟹壳用生物质膨化机进行膨化预处理,然后粉碎得膨化虾蟹壳粉;
S2.将虾蟹壳粉加入甲酸溶液中脱钙,得到甲酸钙溶液和处理后的虾蟹壳粉;
S3.脱钙后的虾蟹壳粉加入到碱性电解水中脱蛋白,得到蛋白质溶液和固态物质;
S4.将脱蛋白后的物质脱水得到滤饼,滤饼为甲壳素,然后加入含异丙醇碱性电解水溶液进行脱乙酰处理;
S5.对脱乙酰处理的材料进行过滤,过滤得到的固体进行洗涤、干燥处理得到壳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处理后的虾蟹壳粉粒度为40-8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加入的甲酸的浓度为10-30%,用量为虾蟹壳粉质量的4-10倍,与虾蟹壳粉的反应温度为25-70℃,反应时间为1-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壳全组分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虾蟹壳粉与甲酸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王金来秦荣基盖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陆海蓝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