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25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涉及防水透气薄膜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防水透气薄膜主要在透气防水性能上进行加强,而外部的材料较为单薄,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导致表面磨损的问题。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端头块,且第一安装端头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端头块均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纸体,所述连接纸体通过第二安装端头块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上端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端头块设置有两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
本技术涉及防水透气薄膜
,具体为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
技术介绍
防水透气膜(呼吸纸)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材料。从制作工艺上讲,防水透气膜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防水材料高的多;同时从品质上来看,防水透气膜也具有其他防水材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防水透气膜的工作原理:在水汽的状态下,水颗粒非常细小,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到另一侧,从而发生透汽现象。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也就是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使透气膜有了防水的功能。防水透气膜的技术最早是从欧美国家开始引进的,然而国内产品的制作工艺五花八门,各个厂家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但是,现有防水透气薄膜主要在透气防水性能上进行加强,而外部的材料较为单薄,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导致表面磨损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防水透气薄膜主要在透气防水性能上进行加强,而外部的材料较为单薄,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导致表面磨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包括防水透气薄膜主体,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端头块,且第一安装端头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端头块均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纸体,所述连接纸体通过第二安装端头块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上端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端头块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连接纸体外壁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套贴片,且防滑套贴片与连接纸体外壁的一侧热熔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纸体的内部设置有握持腔体,所述握持腔体的一侧设有设置有固定纸带,所述固定纸带的两端均与连接纸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置有油膜层,且油膜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油膜层的内侧均设置PP纺粘无纺布,且PP纺粘无纺布设置有两个。优选的,两个所述PP纺粘无纺布均与两个油膜层热熔连接,两个所述PP纺粘无纺布之间均设置有PE高分子透气膜,且PE高分子透气膜的上方和下方均与两个PP纺粘无纺布热熔连接。优选的,所述PE高分子透气膜的内部设置有预留高分子孔槽,且预留高分子孔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预留高分子孔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水气过滤网层,且水气过滤网层与预留高分子孔槽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防水透气薄膜主体上方设置的连接纸体,使得工作人员在对防水透气薄膜主体进行操作和拿取时,能最大化的减少该薄膜与外部物件的接触频率,有效减少损坏几率,提高防水透气薄膜的使用寿命,而该防水透气薄膜采用的聚四氟乙烯制成,可以使得该装置的绝缘、减摩、防腐蚀性能不受频率、温度影响,可在-180°-+260°范围内长期使用。2、通过在PE高分子透气膜的两侧设置PP纺粘无纺布,PP纺粘无纺布可以有效的增强拉力和静水压及保护中间层,对PE高分子透气膜起到较好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PE高分子透气膜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水透气薄膜主体;2、第一安装端头块;3、连接纸体;4、防滑套贴片;5、第二安装端头块;6、油膜层;7、PP纺粘无纺布;8、PE高分子透气膜;9、握持腔体;10、固定纸带;11、预留高分子孔槽;12、水气过滤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包括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端头块2,且第一安装端头块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安装端头块2均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纸体3,连接纸体3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对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进行操作,拿取的时候,最大化的减少该装置因与外部物件接触,而导致损坏,连接纸体3通过第二安装端头块5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上端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端头块5设置有两个。进一步,连接纸体3外壁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套贴片4,且防滑套贴片4与连接纸体3外壁的一侧热熔连接,防滑套贴片4加大与工作人员操作的摩擦力减少脱落几率。进一步,连接纸体3的内部设置有握持腔体9,握持腔体9的一侧设有设置有固定纸带10,固定纸带10的两端均与连接纸体3固定连接,握持腔体9的设置,让工作人员拿取的时候,较好的进行操作。进一步,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置有油膜层6,且油膜层6设置有两个,两个油膜层6的内侧均设置PP纺粘无纺布7,且PP纺粘无纺布7设置有两个,PP纺粘无纺布7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护内部的PE高分子透气膜8。进一步,两个PP纺粘无纺布7均与两个油膜层6热熔连接,两个PP纺粘无纺布7之间均设置有PE高分子透气膜8,且PE高分子透气膜8的上方和下方均与两个PP纺粘无纺布7热熔连接,PE高分子透气膜8的设置,使得在水汽的状态下,水颗粒非常细小,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到另一侧,从而发生透汽现象。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之间互相"拉扯抗衡"),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也就是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使透气膜有了防水的功能。进一步,PE高分子透气膜8的内部设置有预留高分子孔槽11,且预留高分子孔槽1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预留高分子孔槽11的内部均设置有水气过滤网层12,且水气过滤网层12与预留高分子孔槽11固定连接,预留高分子孔槽11和水气过滤网层12的设置,有效的对水气进行物质的分离。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第一安装端头块2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连接,让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与外部的物件进行连接的时候,有着固定的安装基点,而在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上方设置的连接纸体3,让该薄膜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方便拿取,减少直接在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上进行的操作,有效避免因工作人员的操作对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造成的损坏,而在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内部设置的PP纺粘无纺布7能够最大化的对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内部的PE高分子透气膜层8进行保护,进一步减小损坏几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包括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端头块(2),且第一安装端头块(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端头块(2)均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纸体(3),所述连接纸体(3)通过第二安装端头块(5)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上端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端头块(5)设置有两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包括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端头块(2),且第一安装端头块(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端头块(2)均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纸体(3),所述连接纸体(3)通过第二安装端头块(5)与防水透气薄膜主体(1)上端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端头块(5)设置有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纸体(3)外壁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套贴片(4),且防滑套贴片(4)与连接纸体(3)外壁的一侧热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纸体(3)的内部设置有握持腔体(9),所述握持腔体(9)的一侧设有设置有固定纸带(10),所述固定纸带(10)的两端均与连接纸体(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乔忠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祥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