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及软胶产品的注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36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包括后模板、后模仁和斜顶镶件;所述后模仁安装在所述后模板上;所述斜顶镶件倾斜且活动穿设于所述后模仁内,且所述斜顶镶件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能够与所述后模仁的内壁之间共同围合形成进胶流道;所述进胶流道形成有位于所述后模仁侧面的出胶口;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还涂覆有铁氟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能改善“暗影”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软胶产品的注塑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及软胶产品的注塑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及软胶产品的注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采用注塑装置注塑成型软胶产品,如软胶产品,注塑装置包括后模、前模和斜顶,其中,斜顶穿设于前模内,且后模、前模和斜顶三者围合构成型腔;斜顶与后模之间围合形成供软胶进入型腔内以注塑成型软胶产品的进胶流道;但是,现有的进胶流道与型腔连通的出胶口位于后模朝向脱模方向平行的面上,如此,在斜顶将软胶产品顶出时,软胶会对软胶产品产生较大的拉扯力,使软胶产品的表面出现“拉凹”或“拉白”等等情况,从而使得软胶产品表面出现“暗影”现象,即,出现软胶产品变形出现宽度不规则的明暗条纹的现象,针对部分对外观要求比较大的软胶产品,“暗影”的形成将造成不良率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软胶产品的注塑装置,其均能改善“暗影”现象。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包括后模板、后模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板、后模仁和斜顶镶件;所述后模仁安装在所述后模板上;所述斜顶镶件倾斜且活动穿设于所述后模仁内,且所述斜顶镶件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能够与所述后模仁的内壁之间共同围合形成进胶流道;所述进胶流道形成有位于所述后模仁侧面的出胶口;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还涂覆有铁氟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板、后模仁和斜顶镶件;所述后模仁安装在所述后模板上;所述斜顶镶件倾斜且活动穿设于所述后模仁内,且所述斜顶镶件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能够与所述后模仁的内壁之间共同围合形成进胶流道;所述进胶流道形成有位于所述后模仁侧面的出胶口;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还涂覆有铁氟龙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壁上还固定有凸起,所述铁氟龙层还包裹所述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数量为至少两块;至少两块所述凸起沿所述进胶流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从其固定在所述铁氟龙层的一侧至其另一逐渐向上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暗影的软胶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包括呈倒L型连接的倾斜段和竖向段;所述倾斜段与所述竖向段彼此连通,所述出胶口位于所述倾斜段远离所述竖向段的一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猛龙儒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