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337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的组成为:(1)尖晶石结构(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高熵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调节组元Fe的含量形成单相或者两相共存的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提高电磁波吸收能力的方法,属耐高温吸波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战争攻防转换速度的加快,全方位隐身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目标。其中发动机以及后体结构作为最主要的雷达散射源,一方面受制于动力条件约束,外形隐身设计余地有限;另一方面受制于高温条件约束,以磁损耗吸波材料为代表的常温吸波材料无法应用。高熵氧化物具有抗氧化、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为高温吸波材料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自Rost教授2015年证明熵稳定陶瓷以来,高熵陶瓷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多组元形成的熵稳定材料的性能可以被多组元协同增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高熵氧化物普遍处于单相结构,使得其存在微波损耗能力不足,损耗方式单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选择Fe、Co、Ni、Cr、Mn多组元形成熵稳定的耐高温相,通过调节组元Fe的含量形成单相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的组成为:/n(1)尖晶石结构(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的组成为:
(1)尖晶石结构(Fea/(4+a)Co1/(4+a)Ni1/(4+a)Cr1/(4+a)Mn1/(4+a))3O4,其中1≤a≤3.5;
或(2)刚玉型结构(Feb/(4+b)Co1/(4+b)Ni1/(4+b)Cr1/(4+b)Mn1/(4+b))2O3,其中5≤b≤6;
或(1)+(2)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的组成为(1)+(2)的组合时,所述尖晶石结构(Fea/(4+a)Co1/(4+a)Ni1/(4+a)Cr1/(4+a)Mn1/(4+a))3O4:刚玉型结构(Feb/(4+b)Co1/(4+b)Ni1/(4+b)Cr1/(4+b)Mn1/(4+b))2O3的摩尔比例为1:(0.1~4)。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水溶性Fe盐,Co盐,Ni盐,Cr盐,Mn盐混合配制成反应物溶液,其中,水溶性Fe盐,Co盐,Ni盐,Cr盐,Mn盐中阳离子的摩尔浓度比为x:1:1:1:1,1≤x≤6;
将上述反应物溶液滴加到沉淀剂溶液中,得到高熵氧化物前驱体;
将所得高熵氧化物前驱体烘干、研磨和除去水分,空气中烧结后空气中淬火,得到所述耐高温过渡金属高熵氧化物吸波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Fe盐为Fe(NO3)3‧9H2O、FeSO4‧7H2O、Fe2(SO4)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o盐为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瑞翔戴国豪张涛张科于云宋力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