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32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发光式触控板组件(touchpad  module),其中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包括一本体、一透光元件以及一光源。本体具有一触控表面,透光元件则邻接于触控表面,光源位于本体的一侧并发射一光线穿过透光元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发光式触控板组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已有的笔记本电脑如图1所示,笔记本电脑1具有壳体11,壳体上具有开孔111用以设置触控板组件(touchpad module)12,使用者可藉由手指在触控板组件12的触控表面上移动,来控制萤幕14上滑鼠游标的移动。此种设置方式会使设置有触控板组件12的区域与笔记本电脑1不具整体感。另外,当欲使设置有触控板组件12的区域发光时,通常系直接使用本身可发光的触控板组件,然而,此种发光式触控板组件的价格较一般的触控板组件昂贵,因而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光式触控板组件以及具有发光式触控板组件的电子装置,使用简单的机构设计而使得触控板组件达到各种样式的发光,更可以节省成本。在本技术中,提供一种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包括一本体、一透光元件以及一光源。本体上具有一触控表面,透光元件邻接于上述触控表面,而光源位于本体的一侧并可发射一光线穿过上述透光元件。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光源为发光二极管(LED)。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透光元件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例如为聚碳酸酯(PC)或聚酯树脂(MYLER)。又在本技术中,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以及一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发光式触控板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包括一本体、一透光元件以及一光源。本体上具有一触控表面,透光元件邻接于上述触控表面,而光源位于本体的一侧并可发射一光线穿过上述透光元件。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壳体具有一开孔,透光元件邻接于开孔处,而光源发射的光线依序穿过透光元件及开孔。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透光元件系与上述壳体为一体成形。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支撑结构,用以在壳体内支撑住光源。本技术的电子装置以及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具有下列优点1.仅需使用简单的结构,便能使触控板组件发光。2.不需使用昂贵的自体发光触控板组件,可节省成本。3.透光元件可以为具有颜色的薄板,并可依使用者的需要而随时更换,使得电子装置具多样化的外观。4.壳体与透光元件可一体成型,因此可以使得本技术的电子装置更具整体性,当使用者欲使用此电子装置时,藉由壳体上装设有发光式触控板组件的区域会发光,以明显的区隔出触控区域。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内部构造剖视图;以及图4B是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内部构造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揭示的形态内容加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图2是本技术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的示意图。本技术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包括本体21、透光元件22以及光源23,本体21具有触控表面211,透光元件22设置在触控表面211上并与触控表面211邻接,而光源23设置于本体21的一侧,光源23可发射光线A穿过透光元件22。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元件22可以为聚碳酸酯(PC)、聚酯树脂(MYLER)或其他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所形成的薄板(sheet),光源23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同时,光源23的颜色及数量可视需要而改变。请参见图3,说明本技术的具有上述发光式触控板组件的电子装置。在此需说明的是,此电子装置可以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可携式移动通讯装置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笔记本电脑为例。本技术的电子装置3包括壳体31及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是设置于壳体31上,因而使得壳体31上装设有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的区域会发光。请再配合参见图4A,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设置于电子装置3内的情形。本技术的电子装置3具有壳体31,壳体31上设有开孔311,而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的主体21是设置于开口311中,透光元件22邻接着主体21,光源23设置于透光元件22下且位于主体21旁,支撑结构32在壳体31内支撑着光源23,而光源23所发射的光线将穿过透光元件22及开孔311,因而使得壳体31在装设有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的区域会发光。支撑结构32可以如图3中所示,在支撑结构32上形成有数个缺口(recess)321,可用以容纳光源23。请再配合参见图4B,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设置于电子装置3内的情形。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子装置3的透光元件22是一体成形于壳体31上,而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的主体邻接着透光元件22,光源23设置于透光元件22下且位于主体21旁,支撑结构32在壳体31内支撑着光源23,而光源23所发射的光线将穿过透光元件22,因而使得壳体31在装设有发光式触控板组件2的区域会发光。虽然本技术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在没有脱离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具有一触控表面;一透光元件,邻接于该触控表面;以及一光源,位于该本体的一侧,该光源发射一光线穿过该透光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发光二极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元件为半透明材质或透明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元件为聚碳酸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元件为聚酯树脂。6.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式触控板组件,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包括一本体,具有一触控表面;一透光元件,邻接于该触控表面;以及一光源,位于该本体的一侧,该光源发射一光线穿过该透光元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开孔,该透光元件邻接该开孔,而该光源发射的该光线穿过该透光元件及该开孔。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元件是与该壳体一体成形。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结构,用以在该壳体内支撑该光源。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发光二极管。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元件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元件为聚碳酸酯。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元件为聚酯树脂。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笔记本电脑。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个人数字助理。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可携式移动通讯装置。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发光式触控板组件(touchpadmodule),其中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包括一本体、一透光元件以及一光源。本体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式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触控表面;    一透光元件,邻接于该触控表面;以及    一光源,位于该本体的一侧,该光源发射一光线穿过该透光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