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15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针对当前市面上机器人种类众多,例如送餐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但是每种机器人独立设计开发价格昂贵,无法将通用的机器人底盘进行快速安装和更换,也不便于进行定期拆卸维护,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底盘本体,安装板的底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安装板能够快速将通用底盘与机器人进行连接,通过限位板与安装块侧壁开设的限位槽进行卡接设置,能够有效对底盘与机器人上半身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底盘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
技术介绍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当前市面上机器人种类众多,例如送餐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但是每种机器人独立设计开发价格昂贵,无法将通用的机器人底盘进行快速安装和更换,也不便于进行定期拆卸维护,降低了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解决了当前市面上机器人种类众多,例如送餐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但是每种机器人独立设计开发价格昂贵,无法将通用的机器人底盘进行快速安装和更换,也不便于进行定期拆卸维护,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底端安装有底盘本体(2),所述安装板(3)的底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通道(5),第一通道(5)的两侧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6),移动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垂直设置的限位板(7),移动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下方安装有与移动板(6)侧壁固定的弧形板(11),且弧形板(11)与移动板(6)之间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通道(5)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2),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底端安装有底盘本体(2),所述安装板(3)的底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通道(5),第一通道(5)的两侧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6),移动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垂直设置的限位板(7),移动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下方安装有与移动板(6)侧壁固定的弧形板(11),且弧形板(11)与移动板(6)之间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通道(5)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2),第一连接轴(12)的另一端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凸轮(13),所述凸轮(13)与第一连接轴(12)之间垂直设置,所述凸轮(13)的顶端侧壁与弧形板(11)顶端侧壁平齐设置,所述安装板(3)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道(5)内部固定有蜗轮(15),所述第一连接轴(12)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蜗杆(16),且蜗杆(16)与蜗轮(15)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地金志熙王宏远勾尤旭杜玉红郝佳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