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89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包括滑轨,通过螺栓水平安装于地面上,且两个所述滑轨平行安装于地面上;充电桩外壳,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滑轨的顶部,且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电动滚轮,且电动滚轮沿滑轨的内壁运动;操作显示屏,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部;电容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部。该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设置有逆变电源,可根据充电输出控制器的输出情况,对电容器输出的电流进行切换,利用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切换对电容器的输出功率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调节工作的作用,避免了功率过大造成电池损坏,可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充电桩产业的发展。由于充电桩技术无法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适应,已经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前电充电桩主要面对的问题有:一、充电桩不具有智能功率调整设计,无法根据汽车信号进行直流电、交流电的切换,充电桩功率过大对汽车电池的损耗较大;二、充电桩未设计有共享通信模块,不便于车主在外用车时精准导航可供使用的最近的充电点;三、未对付费模块进行单独设计,无法实现付费模式的自动选择切换;四、不具有防撞击功能,司机进行倒车时,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充电桩损坏。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户外充电桩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有智能功率调整设计,对汽车电池损耗较大,未设计共享通信模块,不便于车主寻找空闲充电桩,未对付费模块进行单独设计,无法实现付费模式的自动选择切换,不具有防撞击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包括:滑轨,通过螺栓水平安装于地面上,且两个所述滑轨平行安装于地面上;充电桩外壳,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滑轨的顶部,且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电动滚轮,且电动滚轮沿滑轨的内壁运动;操作显示屏,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部;电容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部,且所述电容器的底部与充电桩外壳内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源线设置于电容器的底部;逆变电源,其固定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壁上;充电输出控制器,其安装于所述逆变电源的正上方,且充电输出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线与所述逆变电源保持连接,且充电输出控制器的外壁固定有充电输出线,且充电输出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外壳还设置有:二维码扫描口,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正面,所述二维码扫描口位于所述操作显示屏的正下方,且二维码扫描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磁卡感应区,并且二维码扫描口的右侧设置有硬币投入口,而且二维码扫描口的右侧设置有纸币投入口,同时纸币投入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找零口;透声圆孔,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正面,所述透声圆孔位于所述磁卡感应区的正下方;绕绳钩,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右侧外壁。优选的,所述操作显示屏还设置有:微电脑处理器,其安装于所述操作显示屏的背面,且微电脑处理器与操作显示屏为一体化结构;共享通讯模块,设置于所述微电脑处理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共享通讯模块内分别包括有智能芯片、空闲识别、共享平台、智能分析和导航装置,且智能芯片通过电路连接线与充电输出控制器相连接,且智能芯片根据充电输出控制器传递的电信号进行空闲识别,并且空闲识别的结果通过无线电信号上传至共享平台,而且共享平台对车主位置进行智能分析后反馈给导航装置。优选的,所述电容器还设置有:鸣笛报警器,其焊接在所述电容器的顶部偏左位置;距离监控仪,其焊接在所述电容器的顶部偏右位置,且所述距离监控仪的正面设置有监控镜头。优选的,所述鸣笛报警器的位置与透声圆孔的位置相对应,且鸣笛报警器通过电路连接线与距离监控仪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输出线的一端与充电输出控制器固定连接,且充电输出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左侧壁,且充电输出线缠绕于所述绕绳钩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外壳通过电动滚轮沿滑轨进行前后移动,且电动滚轮与滑轨构成滑动结构,且电动滚轮的底部与滑轨的顶部相贴合,且滑轨的内部尺寸与电动滚轮的外部尺寸完全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1.设置有逆变电源,可根据充电输出控制器的输出情况,对电容器输出的电流进行切换,利用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切换对电容器的输出功率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调节工作的作用,避免了功率过大造成电池损坏,可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2.设置有共享通讯模块,利用智能芯片对充电桩的状态进行空闲识别,并将空闲的充电桩信息上传至共享平台,车主在寻找充电桩时向导航装置发出询问,导航装置根据共享平台的智能分析结果为车主提供最近的空闲充电桩位置导航服务,方便了车主在外用车时精准导航可供使用的最近的充电点,避免了局部充点电空闲、局部充点电排队充电的情况,方便了车主寻找空闲充电点;3.根据充电桩的功能划分,把付费模块单独独立出来进行设计,在充电桩上同时设置有二维码扫描口、磁卡感应区、硬币投入口、纸币投入口和找零口,实现付费模式的自动选择切换,包括刷卡、投币、微信、支付宝和共享积分支付多个模式,根据各个品牌的充电桩付费模式,进行接口对接,实现多模式充电,以MQTT物联网协议为基础,解决现有多品牌充电桩不兼容的问题;4.设置有距离监控仪,利用监控镜头对充电桩前是否有车辆靠近进行监控,若监测到有车辆靠近,则通过电路连接线控制鸣笛报警器进行鸣笛报警,并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电动滚轮沿滑轨向后方移动,避开汽车撞击,具有防撞击功能,即使出现司机驾驶操作不当,充电桩也可对自身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汽车撞击损伤充电桩,使得充电桩整体的智能化程度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共享通讯模块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外壳;2、二维码扫描口;3、磁卡感应区;4、硬币投入口;5、纸币投入口;6、找零口;7、透声圆孔;8、电动滚轮;9、滑轨;10、操作显示屏;11、微电脑处理器;12、共享通讯模块;1201、智能芯片;1202、空闲识别;1203、共享平台;1204、智能分析;1205、导航装置;13、电容器;14、电源线;15、鸣笛报警器;16、距离监控仪;17、监控镜头;18、逆变电源;19、充电输出控制器;20、充电输出线;21、充电插头;22、绕绳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二维码扫描口2、磁卡感应区3、硬币投入口4、纸币投入口5、找零口6、透声圆孔7、电动滚轮8、滑轨9、操作显示屏10、微电脑处理器11、共享通讯模块12、智能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n滑轨,通过螺栓水平安装于地面上,且两个所述滑轨平行安装于地面上;/n充电桩外壳,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滑轨的顶部,且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电动滚轮,且电动滚轮沿滑轨的内壁运动;/n操作显示屏,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部;/n电容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部,且所述电容器的底部与充电桩外壳内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源线设置于电容器的底部;/n逆变电源,其固定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壁上;/n充电输出控制器,其安装于所述逆变电源的正上方,且充电输出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线与所述逆变电源保持连接,且充电输出控制器的外壁固定有充电输出线,且充电输出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轨,通过螺栓水平安装于地面上,且两个所述滑轨平行安装于地面上;
充电桩外壳,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滑轨的顶部,且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电动滚轮,且电动滚轮沿滑轨的内壁运动;
操作显示屏,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部;
电容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部,且所述电容器的底部与充电桩外壳内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源线设置于电容器的底部;
逆变电源,其固定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壁上;
充电输出控制器,其安装于所述逆变电源的正上方,且充电输出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线与所述逆变电源保持连接,且充电输出控制器的外壁固定有充电输出线,且充电输出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还设置有:
二维码扫描口,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正面,所述二维码扫描口位于所述操作显示屏的正下方,且二维码扫描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磁卡感应区,并且二维码扫描口的右侧设置有硬币投入口,而且二维码扫描口的右侧设置有纸币投入口,同时纸币投入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找零口;
透声圆孔,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正面,所述透声圆孔位于所述磁卡感应区的正下方;
绕绳钩,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右侧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击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户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屏还设置有:
微电脑处理器,其安装于所述操作显示屏的背面,且微电脑处理器与操作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俊管萍李臣龙刘进刘无纪李习习夏振宇吴维胡欣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