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循环管焊丝一体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路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循环管焊丝一体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
技术介绍
着我国自动化深入发展,绕管技术也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在家电行业,液体加热机如饮水机、咖啡机等,其中加热单元通常由加热棒及沿加热棒轴向螺旋缠绕的液体循环管路组成。而上述加热单元就运用了绕管技术,为了达到较好的加热效果,液体循环管路需要和加热棒紧密贴合,为了准确集成到终端产品中,对循环管路入口、出口及与加热棒相对位置及角度均有要求,且为保证液体流动顺畅,在缠绕过程中,不能将液体循环管挤瘪。现有常用的方式是先进行液体循环管绕管,然后进行焊接,将液体循环管固定在加热棒上,但是后续焊接会造成液体循环管与加热棒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固定不够牢靠,先缠绕后焊接的方式,工序时间长,固定质量不好,接触面无法完全贴合,影响解热效果,产生多余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液体循环管先缠绕后安装,工序时间长,易产生错位影响传热等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同步进行液体循环管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循环管焊丝一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用于固定加热棒(2)的加热棒固定机构(3),用于带动加热棒(2)沿轴线方向转动的主缠绕伺服电机(4),主缠绕伺服电机(4)的驱动轴(5)与加热棒固定机构(3)连接,主缠绕伺服电机(4)的驱动轴(5)上设置用于夹装液体循环管(6)的夹紧机构(7);沿加热棒固定机构(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用于输送焊丝的同步送丝机构(8),所述同步送丝机构(8)底部设置底座(9),同步送丝机构(8)与底座(9)沿加热棒固定机构(3)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循环管焊丝一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用于固定加热棒(2)的加热棒固定机构(3),用于带动加热棒(2)沿轴线方向转动的主缠绕伺服电机(4),主缠绕伺服电机(4)的驱动轴(5)与加热棒固定机构(3)连接,主缠绕伺服电机(4)的驱动轴(5)上设置用于夹装液体循环管(6)的夹紧机构(7);沿加热棒固定机构(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用于输送焊丝的同步送丝机构(8),所述同步送丝机构(8)底部设置底座(9),同步送丝机构(8)与底座(9)沿加热棒固定机构(3)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循环管焊丝一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固定机构(3)包括顶杆(10)和沿加热棒的长度方向顺序设置的固定支承组件(11)和活动支承组件(12),顶杆(10)一端与活动支承组件(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承组件(11)滑动连接,加热棒(2)固定在顶杆(10)的端部和主缠绕伺服电机(4)的驱动轴(5)之间,夹紧机构(7)套接在驱动轴(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循环管焊丝一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加热棒保护机构(13),加热棒保护机构(13)包括随动伺服电机(14)、滑动底座(15)和保护管(16),保护管(16)套接在顶杆(10)外圈,保护管(16)外侧与固定支承组件(11)之间滑动连接,保护管(16)远离固定支承组件(11)的一端通过连接块(17)与滑动底座(15)固定连接;滑动底座(15)的底部沿加热棒(2)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工作台(1)设置与滑动底座(15)对应的滑轨,随动伺服电机(14)固定在工作台(1)上,随动伺服电机(14)的驱动端与滑动底座(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循环管焊丝一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座(15)上设置用于液体循环管(6)缠绕导向的导向卡槽(18),导向卡槽(18)的引导方向与加热棒(2)的长度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循环管焊丝一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承组件(11)和活动支承组件(12)均包括轴承座(26),轴承座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自文,张志峰,代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艾玛意自动化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