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及连接装置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05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及连接装置组装方法,包括:钉座,钉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棒槽,第一棒槽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锁紧螺纹部;钉座的内部设有球窝;钉座的外侧面上设有侧向杆,沿着所述侧向杆的外侧面的周向设有环形凸起件;螺钉,螺钉包括钉杆和球头,球头置入于球窝中;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设有第二棒槽,第二棒槽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锁紧螺纹部;连接座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中设有球形收纳部,球形收纳部供环形凸起件置入,且环形凸起件可在球形收纳部中转动;球形收纳部的底部设有限位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了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能够减少弯棒次数和弯棒的程度,有效节省手术时间和减少弯棒带来的内应力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及连接装置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及连接装置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颈胸段后凸畸形常导致患者视野严重受限、吞咽困难以及神经根压迫症状。为了恢复颈椎失状位及冠状位平衡,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满足颈椎截骨矫形手术时,可进行后路颈椎截骨术。在术中常用的内固定是采用钉棒系统,由于颈椎部位固定用细棒或棒部位比较细,胸椎部位固定用粗棒或棒部位比较粗;现有的钉棒系统一般包括两根连接棒及其固定用螺钉,两根连接棒分别设置于脊柱左侧和右侧,两根连接棒通过横梁连接。现有的连接棒一般为两种,第一种连接棒包括依次连接的两个直径不同的棒体,两个棒体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棒体的连接处位于颈胸椎交界段;第二种连接棒是一根直径变化的棒体,第二种棒体直径过渡段在颈胸椎交界段。在C7截骨水平内固定棒承受的应力负荷最大,相对于其他位置更容易发生断裂,采用现有的两种钉棒系统的内固定结构因限于人体生理结构特征,棒的粗细过渡段都是在C7截骨水平,更容易发生内固定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及连接装置组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包括:钉座,所述钉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棒槽,所述第一棒槽从所述钉座的顶部向下凹陷并沿径向贯穿所述钉座,所述第一棒槽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锁紧螺纹部;所述钉座的内部设有球窝,所述球窝处于所述第一棒槽的下方;所述钉座的外侧面上设有侧向杆,所述侧向杆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锁紧螺纹部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竖向中间平面;沿着所述侧向杆的外侧面的周向设有环形凸起件,所述环形凸起件的外侧面为球形,所述环形凸起件的外侧面上设有相对的第一侧向切割面和第二侧向切割面,所述第一侧向切割面和所述第二侧向切割面以所述竖向中间平面为中轴面,对称设置;所述环形凸起件的外侧面上还设有下部切割面,所述下部切割面与所述竖向中间平面垂直;螺钉,所述螺钉包括钉杆和设置于所述钉杆头部的球头,所述球头置入于所述球窝中;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有第二棒槽,所述第二棒槽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向下凹陷并沿径向贯穿所述连接座,所述第二棒槽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锁紧螺纹部;所述连接座的外侧面上设有供所述环形凸起件插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二棒槽连通的球形收纳部,所述球形收纳部供所述环形凸起件置入;所述球形收纳部的底部设有限位凸起。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的结构与所述环形凸起件的外侧面的结构相应;所述限位槽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环形凸起件的第一侧向切割面,所述限位槽的下表面对应于所述环形凸起件的第二侧向切割面。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件的外侧面上还设有两个相对的端部切割面,每个所述端部切割面与所述侧向杆的中轴线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螺纹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锁紧螺纹部的直径不相等。优选地,所述钉座的底部设有凹陷轨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的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第一个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第一锁紧螺纹部的直径等于第二个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第二锁紧螺纹部的直径;第一个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第二锁紧螺纹部的直径等于第二个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第一锁紧螺纹部的直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组装方法,用于组装所述的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将环形凸起件插入连接座的限位槽中,当环形凸起件伸入到球形收纳部时,将所述连接座旋转90°,使所述环形凸起件的上凸起部朝上设置,所述连接座的底面向内冲压形成限位凸起。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及连接装置组装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使用时,两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螺钉分别安装于C6颈椎和T1胸椎;两个装置中,第一个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第一锁紧螺纹部和第二个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第二锁紧螺纹部用于固定细棒;两个装置中,第二个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第一锁紧螺纹部和第一个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的第二锁紧螺纹部用于固定粗棒;则细棒、粗棒和两个装置形成的内固定系统在承受应力最大的C7截骨段实现双棒连接固定,增强了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由于侧向杆上的环形凸起件可在连接座的球形收纳部中转动,螺钉的球头可在钉座的球窝中转动,所以,内固定系统能够进行多平面调节,则能够减少弯棒次数和弯棒的程度,有效节省手术时间和减少弯棒带来的内应力改变。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侧向杆插入限位槽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组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图3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图3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连接座相对于钉座的旋转角度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钉座与侧向杆连接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为图7的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钉座与侧向杆连接后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显示为图11的E-E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二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2第二个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100钉座110第一棒槽120第一锁紧螺纹部130球窝140凹陷轨道200侧向杆210环形凸起件211环形凸起件的外侧面212第一侧向切割面213下部切割面214第二侧向切割面215端部切割面300螺钉310钉杆320球头400连接座410第二棒槽420第二锁紧螺纹部430限位槽440球形收纳部450限位凸起510C7截骨段520C6颈椎530T1胸椎610粗棒620细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钉座(100),所述钉座(100)的顶部设有第一棒槽(110),所述第一棒槽(110)从所述钉座(100)的顶部向下凹陷并沿径向贯穿所述钉座(100),所述第一棒槽(110)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锁紧螺纹部(120);所述钉座(100)的内部设有球窝(130),所述球窝(130)处于所述第一棒槽(110)的下方;所述钉座(100)的外侧面上设有侧向杆(200),所述侧向杆(200)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锁紧螺纹部(120)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竖向中间平面;沿着所述侧向杆(200)的外侧面的周向设有环形凸起件(210),所述环形凸起件(210)的外侧面为球形,所述环形凸起件(210)的外侧面(211)上设有相对的第一侧向切割面(212)和第二侧向切割面(214),所述第一侧向切割面(212)和所述第二侧向切割面(214)以所述竖向中间平面为中轴面,对称设置;所述环形凸起件(210)的外侧面(211)上还设有下部切割面(213),所述下部切割面(213)与所述竖向中间平面垂直;/n螺钉(300),所述螺钉(300)包括钉杆(310)和设置于所述钉杆(310)头部的球头(320),所述球头(320)置入于所述球窝(130)中;/n连接座(400),所述连接座(400)的顶部设有第二棒槽(410),所述第二棒槽(410)从所述连接座(400)的顶部向下凹陷并沿径向贯穿所述连接座(400),所述第二棒槽(410)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锁紧螺纹部(420);所述连接座(400)的外侧面上设有供所述环形凸起件(210)插入的限位槽(430),所述限位槽(430)中设有与所述第二棒槽(410)连通的球形收纳部(440),所述球形收纳部(440)供所述环形凸起件(210)置入;所述球形收纳部(440)的底部设有限位凸起(4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胸椎双棒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钉座(100),所述钉座(100)的顶部设有第一棒槽(110),所述第一棒槽(110)从所述钉座(100)的顶部向下凹陷并沿径向贯穿所述钉座(100),所述第一棒槽(110)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锁紧螺纹部(120);所述钉座(100)的内部设有球窝(130),所述球窝(130)处于所述第一棒槽(110)的下方;所述钉座(100)的外侧面上设有侧向杆(200),所述侧向杆(200)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锁紧螺纹部(120)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竖向中间平面;沿着所述侧向杆(200)的外侧面的周向设有环形凸起件(210),所述环形凸起件(210)的外侧面为球形,所述环形凸起件(210)的外侧面(211)上设有相对的第一侧向切割面(212)和第二侧向切割面(214),所述第一侧向切割面(212)和所述第二侧向切割面(214)以所述竖向中间平面为中轴面,对称设置;所述环形凸起件(210)的外侧面(211)上还设有下部切割面(213),所述下部切割面(213)与所述竖向中间平面垂直;
螺钉(300),所述螺钉(300)包括钉杆(310)和设置于所述钉杆(310)头部的球头(320),所述球头(320)置入于所述球窝(130)中;
连接座(400),所述连接座(400)的顶部设有第二棒槽(410),所述第二棒槽(410)从所述连接座(400)的顶部向下凹陷并沿径向贯穿所述连接座(400),所述第二棒槽(410)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锁紧螺纹部(420);所述连接座(400)的外侧面上设有供所述环形凸起件(210)插入的限位槽(430),所述限位槽(430)中设有与所述第二棒槽(410)连通的球形收纳部(440),所述球形收纳部(440)供所述环形凸起件(210)置入;所述球形收纳部(440)的底部设有限位凸起(4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戈刘明岩刘瑞锋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