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飘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02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飘窗件,包括:上面板、设于上面板的下方的下面板、以及两连接上面板和下面板的两侧板,上面板、下面板、以及两侧板形成框型结构;还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与上面板平行设置,上压板设于上面板的下方,下压板与下面板平行设置,下压板设于下面板的上方,上压板和下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预制飘窗一体化预制,降低预制外墙和预制飘窗的制造难度,同时便于预制飘窗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飘窗件
本技术涉及飘窗的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飘窗件。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预制飘窗为装配式建筑中的一种预制构件,在工厂内预制,然后在工地拼装完成。现有的预制飘窗结构种类繁多,但要么是将飘窗与外墙一体预制,要么是将飘窗分块预制,再分块安装到预留洞口上,总而言之,这两种结构的施工步骤都较为繁琐,要么飘窗制造复杂,要么是飘窗安装不便,都会影响预制飘窗的安装质量和安装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飘窗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飘窗件,其中,包括:上面板、设于所述上面板的下方的下面板、以及两连接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的两侧板,所述上面板、所述下面板、以及两所述侧板形成框型结构;还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面板平行设置,所述上压板设于所述上面板的下方,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下面板平行设置,所述下压板设于所述下面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连接。上述的预制飘窗件,其中,还包括:上保温层,所述上保温层呈“┓”字型,所述上保温层与所述上面板的上表面相连接;下保温层,所述下保温层呈“┗”字型,所述下保温层与所述下面板的下表面相连接。上述的预制飘窗件,其中,还包括:上保护层,所述上保护层呈“┓”字型,所述上保护层与所述上保温板的上表面相连接;下保护层,所述下保护层呈“┗”字型,所述下保护层与所述下保温板的下表面相连接。上述的预制飘窗件,其中,所述上面板、所述上保温层和所述上保护层的一侧形成台阶式结构;所述下面板、所述下保温层和所述下保护层的一侧形成台阶式结构。上述的预制飘窗件,其中,所述上保温层和所述上保护层的另一侧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V型槽;所述下保温层和所述下保护层的另一侧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二V型槽。上述的预制飘窗件,其中,还包括:两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分别设于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上压板之间、以及所述下面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上述的预制飘窗件,其中,每一所述装饰板的表面均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条状的定位凸起,两所述定位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V型槽和所述第二V型槽相匹配。上述的预制飘窗件,其中,两所述装饰板具有所述定位凸起的一侧均突出于所述上面板或所述下面板。上述的预制飘窗件,其中,两所述侧板的宽度均小于所述上面板的宽度和所述下面板的宽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将预制飘窗一体化预制,降低预制外墙和预制飘窗的制造难度,同时便于预制飘窗的安装。(2)本技术通过设置装饰板、压板对保温层和保护层的裸露部分以及窗框内侧进行保护,外形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的框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的安装侧视示意图。附图中:11、上面板;12、下面板;13、侧板;14、上压板;15、下压板;21、上保温层;22、下保温层;31、上保护层;32、下保护层;4、装饰板;41、定位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的框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的安装侧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预制飘窗件,包括:上面板11、设于上面板11的下方的下面板12、以及两连接上面板11和下面板12的两侧板13,上面板11、下面板12、以及两侧板13形成框型结构。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预制飘窗件还包括:上压板14和下压板15,上压板14与上面板11平行设置,上压板14设于上面板11的下方,下压板15与下面板12平行设置,下压板15设于下面板12的上方,上压板14和下压板1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3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预制飘窗件还包括:上保温层21,上保温层21呈“┓”字型,上保温层21与上面板11的上表面相连接。上保温层21包覆至上面板11的侧面。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预制飘窗件还包括:下保温层22,下保温层22呈“┗”字型,下保温层22与下面板12的下表面相连接。下保温层22包覆至下面板12的侧面。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预制飘窗件还包括:上保护层31,上保护层31呈“┓”字型,上保护层31与上保温板21的上表面相连接。上保护层31包覆至上保温层21的侧面。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预制飘窗件还包括:下保护层32,下保护层32呈“┗”字型,下保护层32与下保温板22的下表面相连接。下保护层32包覆至下保温层22的侧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上面板11、上保温层21和上保护层31的一侧形成台阶式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下面板12、下保温层22和下保护层32的一侧形成台阶式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上保温层21和上保护层31的另一侧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V型槽。具体地来说,请参见图3所示,上保温层21具有第一斜面,上保护层31具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接形成上述的第一V型槽。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下保温层22和下保护层32的另一侧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二V型槽。具体地来说,请参见图3所示,下保温层22具有第三斜面,下保护层32具有第四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相接形成上述的第二V型槽。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预制飘窗件还包括:两装饰板4,装饰板4分别设于上面板11和上压板14之间、以及下面板12和下压板15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每一装饰板4的表面均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条状的定位凸起41,两定位凸起41分别与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相匹配。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装饰板4具有定位凸起的一侧均突出于上面板11或下面板12。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侧板13的宽度均小于上面板11的宽度和下面板12的宽度。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上压板14的宽度和下压板15的款对与两侧板13的宽度相等。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预制飘窗件安装时,预制墙体的保温层与上保温层21和下保温层22连接,预制墙体的保护层与上保护层31和下保护层32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飘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设于所述上面板的下方的下面板、以及两连接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的两侧板,所述上面板、所述下面板、以及两所述侧板形成框型结构;/n还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面板平行设置,所述上压板设于所述上面板的下方,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下面板平行设置,所述下压板设于所述下面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飘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设于所述上面板的下方的下面板、以及两连接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的两侧板,所述上面板、所述下面板、以及两所述侧板形成框型结构;
还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上面板平行设置,所述上压板设于所述上面板的下方,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下面板平行设置,所述下压板设于所述下面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飘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保温层,所述上保温层呈“┓”字型,所述上保温层与所述上面板的上表面相连接;
下保温层,所述下保温层呈“┗”字型,所述下保温层与所述下面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飘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保护层,所述上保护层呈“┓”字型,所述上保护层与所述上保温层的上表面相连接;
下保护层,所述下保护层呈“┗”字型,所述下保护层与所述下保温层的下表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飘窗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润陈闯刘佃文欧阳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筑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