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云莉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67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底座、墙体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墙体模块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墙体模块包括若干个墙板,所述墙板的一侧固定有卡块,所述墙板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若干个所述墙板通过卡块和卡槽相互连接,所述墙板的侧面安装有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若干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墙板的连接处,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墙体的稳固性能更好,更加耐用,建筑的安全性能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升建筑质量。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及其优势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国内大量住宅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后果,建设部已多次倡导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从而推动住宅产业的升级。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体系具有高度的预制化比例,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发展,对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约人力物力、保护环境等多方面有显著的优势,符合对于建筑工业化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使用时,因墙体的固定性能不好,常常出现晃动的情况出现,建筑的安全性能较低,在墙体的安装中因若干个墙体的连接效果不好,常出现墙体留有缝隙,在建筑内部的结构不牢固,易出现因压力或重力墙体鼓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墙板之间的安装稳固性能不好和墙体本身的固定效果不好,出现鼓胀或晃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底座、墙体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墙体模块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墙体模块包括若干个墙板,所述墙板的一侧固定有卡块,所述墙板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若干个所述墙板通过卡块和卡槽相互连接,所述墙板的侧面安装有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若干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墙板的连接处,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分别位于两个相互连接的墙板的侧面,所述第二螺孔贯穿墙板的侧面至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套接有固定杆,若干个所述固定块通过与固定杆的滑动套接从上至下依次贯连。优选的,所述墙体模块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墙体模块的顶部安装有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块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末端贯穿墙体模块至内部,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墙体模块的内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均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固定板和支杆。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L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侧面和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螺孔,两个所述第一螺孔贯穿固定架并分别贯穿墙体模块的内壁和底座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墙体模块的内部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固定在墙体模块的内壁上,所述底座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底座底部的支柱插入地下,并把若干个墙板在底座的顶部依次放好,把墙板侧面的卡块插入相邻的墙板侧面的卡槽内,待墙板安装完毕后,在两个墙板的连接处的侧面安装固定块,固定块通过第二螺孔与两个墙板固定,在固定块顶部的第二通孔插入固定杆,并通过固定杆把若干的固定块进行贯连,把上下若干个墙板进行连接、固定,使若干个墙板变成一个整体,墙体更加的稳固和耐用,墙体模块的顶部通过滑槽和滑块安装屋面板,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并固定两侧墙体,防止墙体倾斜。墙体模块的内壁的底部通过L形的固定架与底座相互固定,防止墙体模块的墙体向内部倾斜,墙体模块的内部安装有支杆,支杆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与墙体模块外侧的固定模板连接固定,防止墙体因压力和重力产生鼓胀或向两侧倾斜,墙体模块的内部安装有加强杆,加强杆的两侧通过加强块与墙体模块的内壁连接,保存墙体之间的距离的同时防止墙体模块的上方晃动,通过多处对墙体模块的固定,防止墙体晃动和鼓胀的同时,使墙体模块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安全性能较高,提升建筑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模板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的墙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的固定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墙体模块,3-固定模块,4-固定架,5-第一螺孔,6-支杆,7-第一凹槽,8-第一通孔,9-固定板,10-加强杆,11-加强块,12-支柱,13-滑槽,14-屋面板,15-滑块,201-墙板,202-卡块,203-卡槽,301-固定块,302-第二螺孔,303-第二通孔,304-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底座1、墙体模块2和固定模块3,墙体模块2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墙体模块2包括若干个墙板201,墙板201的一侧固定有卡块202,墙板201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卡块202适配的卡槽203,若干个墙板201通过卡块202和卡槽203相互连接,墙板201的侧面安装有固定模块3,固定模块3包括若干个固定块301,固定块301安装在墙板201的连接处,固定块3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螺孔302,第二螺孔302分别位于两个相互连接的墙板201的侧面,第二螺孔302贯穿墙板201的侧面至内部,固定块30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03,第二通孔303内滑动套接有固定杆304,若干个固定块301通过与固定杆304的滑动套接从上至下依次贯连。墙体模块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3,墙体模块2的顶部安装有屋面板14,屋面板14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滑块15,滑块15滑动安装在滑槽13内,固定模块3的侧面固定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末端贯穿墙体模块2至内部,固定板9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7,墙体模块2的内安装有支杆6,支杆6的两端均位于第一凹槽7内,固定板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8,第一通孔8贯穿固定板9和支杆6。底座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L形的固定架4,固定架4的侧面和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螺孔5,两个第一螺孔5贯穿固定架4并分别贯穿墙体模块2的内壁和底座1的顶部,墙体模块2的内部安装有加强杆10,加强杆10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加强块11,加强块11固定在墙体模块2的内壁上,底座1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支柱12。工作原理:使用时,底座1底部的支柱12插入地下,并把若干个墙板201在底座1的顶部依次放好,把墙板201侧面的卡块202插入相邻的墙板201侧面的卡槽203内,待墙板201安装完毕后,在两个墙板201的连接处的侧面安装固定块301,固定块301通过第二螺孔302与两个墙板201固定,在固定块301顶部的第二通孔303插入固定杆304,并通过固定杆304把若干的固定块301进行贯连,把上下若干个墙板201进行连接、固定,使若干个墙板201变成一个整体,墙体更加的稳固和耐用,墙体模块2的顶部通过滑槽13和滑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底座(1)、墙体模块(2)和固定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块(2)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墙体模块(2)包括若干个墙板(201),所述墙板(201)的一侧固定有卡块(202),所述墙板(201)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卡块(202)适配的卡槽(203),若干个所述墙板(201)通过卡块(202)和卡槽(203)相互连接,所述墙板(201)的侧面安装有固定模块(3),所述固定模块(3)包括若干个固定块(301),所述固定块(301)安装在墙板(201)的连接处,所述固定块(3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螺孔(302),所述第二螺孔(302)分别位于两个相互连接的墙板(201)的侧面,所述第二螺孔(302)贯穿墙板(201)的侧面至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底座(1)、墙体模块(2)和固定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块(2)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墙体模块(2)包括若干个墙板(201),所述墙板(201)的一侧固定有卡块(202),所述墙板(201)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卡块(202)适配的卡槽(203),若干个所述墙板(201)通过卡块(202)和卡槽(203)相互连接,所述墙板(201)的侧面安装有固定模块(3),所述固定模块(3)包括若干个固定块(301),所述固定块(301)安装在墙板(201)的连接处,所述固定块(3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螺孔(302),所述第二螺孔(302)分别位于两个相互连接的墙板(201)的侧面,所述第二螺孔(302)贯穿墙板(201)的侧面至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0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03),所述第二通孔(303)内滑动套接有固定杆(304),若干个所述固定块(301)通过与固定杆(304)的滑动套接从上至下依次贯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块(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莉
申请(专利权)人:赵云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