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光感测模组设定于不同位置以扫描影像的影像扫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487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将光感测模组设定于不同位置以扫描影像的影像扫描方法,该扫描器有一光源,一含有一光感测模组的扫描模组,及一光传送模组。该扫描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1)将光感测模组设定于第一位置,利用光源以及扫描模组来扫描一参考图像,以取得一第一参考影像信号,(2)将光感测模组设定于第二位置,利用光源以及扫描模组来扫描参考图像,以取得一第二参考影像信号,(3)依据第一及第二参考影像信号,设定光感测模组至第一或第二位置,以扫描待扫描的文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于一扫描器的影像扫描方法,尤指一种。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图1为现有扫描器10的示意图。扫描器10包含有一光源12,用来照射一待扫描的文件14,一透明平台16,用来支撑文件14,以及一扫描模组18,用来扫描光源12经由文件14所传来的光线,以产生文件14的影像信号。当进行扫描时,光源12与扫描模组18会同步移动,以扫描文件14。如图1所示,扫描模组18包含有一光感测模组20,用来感测光源12所传来的光线,以转化为相对应的数字影像信号。光感测模组20包含有一透镜22,以及一电荷耦合装置(CCD)24。光线在行进的过程中,会藉由三导光镜片26传送至光感测模组20。然而,由于使用环境或制造过程上的因素,导光镜片26上常不可避免地具有刮痕(dig)或灰尘(dust),因而导致扫描的影像失真。常见的情形是扫描出来的影像中会含有阴影或直条纹,严重影响扫描品质。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扫描方法,即,其可将光感测模组设定于不同位置,以减少阴影或直条纹的产生,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影像扫描方法是这样实现的该扫描器包含有一光源,用来照射一待扫描的文件,以及一扫描模组,用来扫描该文件,该扫描模组包含有一光感测模组,用来接收该光源经由该文件所传来的光线,并产生该文件的影像信号,以及一光传送模组,用来将该光线传送至该光感测模组,该光感测模组可沿一垂直于该光线射入该光感测棋组的方向移动,并因此可固定于至少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扫描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将该光感测模组设定于该第一位置,利用该光源以及该扫描模组来扫描一参考图像,以取得一第一参考影像信号;将该光感测模组设定于该第二位置,利用该光源以及该扫描模组来扫描该参考图像,以取得一第二参考影像信号;依据该第一及第二参考影像信号,设定该光感测模组至该第一或第二位置;以及扫描该侍扫描的文件;其中若该第一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较该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少,则设定该光感测模组至该第一位置,以扫描该文件;若该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较该第一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少,则设定该光感测模组至该第二位置,以扫描该文件。该光感测模组包含有一镜头组,用来接收该光传送模组传送过来的光线,以及一电荷耦合装置(CCD),用来将该镜头组传送过来的光线转换为该文件的影像信号。该电荷耦合装置包含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光感测器。该光传送模组包含有至少一导光镜片,用来将该文件传来的光线以反射的方式传输至该光感测模组。当该光感测模组被设定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光源会被设定于相对应的一第一照射位置,当该光感测模组被设定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光源会被设定于相对应的一第二照射位置。该光源是以反射的方式来扫描文件。该光源是以穿透的方式来扫描文件。该扫描器另包含有一电连接于该扫描模组的控制电路,用来控制该扫描模组以及该光感测模组的动作该扫描器另包含有一电连接于该光感测模组的信号处理电路,用来分析该第一及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影像扫描方法也可以是这样实现的该扫描器包含有一光源,用来照射一待扫描的文件,以及一扫描模组,用来扫描该文件,该扫描模组包含有一光感测模组,用来接收该光源经由该文件所传来的光线,并产生该文件的影像信号,以及一光传送模组,用来将该光线传送至该光感测模组,该光感测模组可沿一垂直于该光线射入该光感测模组的方向移动,并因此可固定于至少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扫描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将该光感测模组设定于该第一位置,利用该光源以及该扫描模组来扫描一参考图像,以取得一第一参考影像信号;将该光感测模组设定于该第二位置,利用该光源以及该扫描模组来扫描该参考图像,以取得一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扫描该侍扫描的文件;以及依据该第一及第二参考影像信号,将扫描该待扫描的文件所得的影像信号做一影像处理,以产生一输出影像。该光感测模组包含有一镜头组,用来接收该光传送模组传送过来的光线,以及一电荷耦合装置(CCD),用来将该镜头组传送过来的光线转换为该文件的影像信号。该电荷耦合装置包含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光感测器。该光传送模组包含有至少一反射镜片,用来将该文件传来的光线以反射的方式传输至该光感测模组。该扫描器另包含有一电连接于该扫描模组的控制电路,用来控制该扫描模组以及该镜片的动作,以及一电连接于该光感测模组的信号处理电路,用来分析该第一及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并进行该影像处理。该控制电路会控制该扫描模组扫描该文件二次,并因此得到一第一文件影像信号及一第二文件影像信号,而该信号处理电路则会依据该第一及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缺陷区域,以及该第二文件影像信号的数据,来对该第一文件影像信号进行该影像处理。当对该第一文件影像信号进行该影像处理时,该信号处理电路会将该第一文件影像信号缺陷区域处的影像数据,以该第二文件影像信号中相对应位置的影像数据取代。该控制电路会控制该扫描模组扫描该待扫描的文件一次,并因此得到一第三文件影像信号,而该信号处理电路则会依据该第一及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缺陷区域的数据设定一组校正参数,以对该第三文件影像进行该影像处理。当该光感测模组被设定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光源会被设定于相对应的一第一照射位置,当该光感测模组被设定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光源会被设定于相对应的一第二照射位置。该光源会以反射的方式来扫描文件。该光源会以穿透的方式来扫描文件。该多个光感测器是呈线性排列。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扫描方法和特征图1为现有扫描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扫描器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扫描器的光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扫描器的扫描流程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图5为图2所示的光感测模组设定于第一位置所得的一第一参考影像信号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光感测模组设定于第二位置所得的一第二参考影像信号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的扫描器扫描流程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图8为图2所示的光感测模组设定于第一位置所得的第一参考影像信号的示意图。图9为图2所示的光感测模组设定于第二位置所得的第二参考影像信号的示意图。图10为图2所示的扫描器扫描流程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请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扫描器30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扫描器30的光径示意图。扫描器30包含有一光源32,用来照射一待扫描的文件34,一透明平台,用来支撑文件34,以及一扫描模组38,用来扫描光源32经由文件34所传来的光线,以产生文件34的影像信号。当进行扫描时,光源32会与扫描模组38同步移动,以扫描文件34。如图2所示,扫描模组38包含有一光感测模组40,用来接收光源32经由文件34所传来的光线,并产生文件34的影像信号,以及一光传送模组42,用来将光线传送至光感测模组40。光感测模组40包含有一镜头组44,用来接收光传送模组42传送过来的光线,以及一电荷耦合装置(CCD)46,用来将镜头组44传送过来的光线转换为文件34的影像信号。电荷耦合装置46包含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光感测器48。光传送模组42包含有三个导光镜片50A、50B、50C,用来将文件34传来的光线以反射的方式传输至光感测模组40。如图2及图3所示,光感测模组40(含镜头组44及电荷耦合装置46)可沿一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光感测模组设定于不同位置以扫描影像的影像扫描方法,该扫描器包含有一光源,用来照射一待扫描的文件,以及一扫描模组,用来扫描该文件,该扫描模组包含有一光感测模组,用来接收该光源经由该文件所传来的光线,并产生该文件的影像信号,以及一光传送模组,用来将该光线传送至该光感测模组,该光感测模组可沿一垂直于该光线射入该光感测棋组的方向移动,并因此可固定于至少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扫描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将该光感测模组设定于该第一位置,利用该光源以及该扫描模组来扫描一参考图像,以取得一第一参考影像信号;将该光感测模组设定于该第二位置,利用该光源以及该扫描模组来扫描该参考图像,以取得一第二参考影像信号;依据该第一及第二参考影像信号,设定该光感测模组至该第一或第二位置;以及扫描该待扫描的文件;其中若该第一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较该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少,则设定该光感测模组至该第一位置,以扫描该文件;若该第二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较该第一参考影像信号所内含的缺陷区域少,则设定该光感测模组至该第二位置,以扫描该文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仁寿林骏良
申请(专利权)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