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467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包括:机壳、复合卡托盘、复合卡驱动电机、复合卡托盘进/退窗口、射频读写单元、激光读写单元、码流分/检器、系统CPU、认证信息录入器和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一台设备就可以读写射频卡、激光卡或者射频激光复合卡上的信息,操作简便,使用方便,适用范围极广,其应用领域包括金融、商业、教育、企业管理、交通、公安等领域,必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新型信息处理设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状信息记录媒体读写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但是,由于在射频卡和激光卡上存取数据的机理不同,因此,射频卡只能通过射频卡读写系统存取数据,而激光卡只能通过光卡读写系统存取数据。至今还没有一种既能读写射频卡又能读写激光卡的读写系统,这一方面给射频激光复合卡的用户带来了麻烦,另一方面使得射频激光复合卡的优点不能充分发挥。虽然独立的射频卡读写系统和光卡读写系统目前已被许多行业采用,但由于这两种读写系统的读写机理有本质的不同,前者为电磁波耦合方式读取,后者则是利用光反射原理读取。时至今日还没有一种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读写系统,兼有对射频激光复合卡中的射频卡和激光卡的读写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既能对射频激光复合卡中的射频卡进行读写操作,又能对射频激光复合卡中的激光卡进行读写操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包括机壳、复合卡托盘、复合卡驱动电机、复合卡托盘进/退窗口、射频读写单元、激光读写单元、码流分/检器、系统CPU、认证信息录入器和电源。所述的复合卡托盘进/退窗口设在机壳的正面;所述的复合卡托盘穿过复合卡托盘进/退窗口设置于机壳内部;所述的射频读写单元设置于机壳内部,位于复合卡托盘的上方;所述的激光读写单元设置于机壳内部,位于复合卡托盘的下方;所述的码流分/检器的数据传输接口分别与射频读写单元、激光读写单元的数据传输接口和系统CPU的数据传输接口相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射频激光卡读写系统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认证信息录入器的输出端与射频读写单元中的信息认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射频读写单元包括电磁波收发装置、信息认证模块和单片机电路;所述的电磁波收发装置的数据传输接口与单片机电路的一个数据传输接口相连接,所述的信息认证模块的数据传输接口与单片机电路的另一个数据传输接口相连接,所述的单片机电路的另一个数据传输接口与码流分/检器一个数据传输接口相连接;所述的电磁波收发装置包括射频读写天线、天线模块和射频信号处理器,射频读写天线的两端分别与天线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天线模块的数据传输接口与射频信号处理器的数据传输接口连接,射频信号处理器的另一数据传输接口与单片机电路的一个数据传输接口相连接。所述的信息认证模块包括外部认证信息存储器、信息比较器、激光认证信息存储器和射频认证信息存储器;所述的外部认证信息存储器的输入端与认证信息录入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信息比较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信息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激光认证信息存储器和射频认证信息存储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系统CPU和电源设置在主计算机的机箱内,所述的机壳可以设置在主计算机的机箱内,也可以独立设置在主计算机的机箱之外。所述的认证信息录入器独立设置在主计算机的机箱和机壳之外。本专利技术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的优点是利用一台设备就可以读写射频卡、激光卡或者射频激光复合卡上的信息,操作简便,使用方便,适用范围极广,例如患者持一张射频激光复合卡到医院就医,就可以利用该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非常方便地将自己的病历资料(包括诊断图象、文字和化验单据)详细地永久性地记录在射频复合卡的激光卡上,同时利用激光复合卡的射频卡快速地结算各种费用。随着激光复合卡应用范围的扩大,本专利技术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的应用领域将扩大到金融、商业、教育、企业管理、交通、公安等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新型信息处理设备。图2为带有定位孔射频激光复合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带有定位槽射频激光复合卡与驱动电机主轴之间夹持结构示意图;图4为带有定位孔射频激光复合卡与驱动电机主轴之间夹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具体实施方式认证信息处理系统的电路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的信息认证流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流程图。图中1. IC芯片;2. 射频天线;3. 激光信息记录区;4. 定位槽5. 定位孔6. 带有定位槽的射频激光复合卡的射频读写面;7. 带有定位槽的射频激光复合卡的激光读写面;8. 带有定位槽的射频激光复合卡的压盖;9. 带有定位槽的射频激光复合卡驱动电机主轴; 10.电磁体;11.带有定位孔的射频激光复合卡的射频读写面;12.带有定位孔的射频激光复合卡的激光读写面;13.带有定位孔的射频激光复合卡的压盖;14.带有定位孔的射频激光复合卡驱动电机主轴;15.机壳;16.复合卡托盘进/退窗口;17.复合卡托盘;18.射频读写单元;19.激光读写单元;20.复合卡驱动电机;21.激光头及其送进电机;22.激光单元信息处理器;23.码流分/检器;24.电磁波收发装置;25.射频单元信号处理器;26.信息认证模块;27.电源;28.系统CPU;29.认证信息录入器;30.射频激光复合卡;31.电机伺服电路;32.光电信号处理电路;33.编码/调制电路;34.调制/解码电路; 35.单片机电路(包含SRAM和FLASH芯片);36.射频信号处理器;37.射频读写天线;38.天线模块39.外部认证信息存储器;40.激光认证信息存储器;41.射频认证信息存储器;42.信息比较器; 所述的射频读写单元18包括电磁波收发装置24、信息认证模块26和单片机电路35;所述的电磁波收发装置24的数据传输接口d1与单片机电路35的一个数据传输接口b2相连接,所述的信息认证模块26的数据传输接口a1与单片机电路35的数据传输接口b1相连接,所述的单片机电路35的数据传输接口b3与码流分/检器23一个数据传输接口c1相连接;所述的电磁波收发装置24包括射频读写天线37、天线模块38和射频信号处理器36,射频读写天线37的两端L1和L2分别与天线模块38的电流输入端e1和电流输出端e2连接,天线模块38的数据传输接口e3与射频信号处理器36的数据传输接口d2连接,射频信号处理器36的另一数据传输接口d1与单片机电路35的一个数据传输接口b2相连接。所述的激光读写单元19包括激光头及其送进电机21和激光单元信息处理器22;所述的激光单元信息处理器22包括电机伺服电路31、光电信号处理电路32、编码/调制电路33和调制/解码电路34;所述的电机伺服电路31的两个控制输出端j3和j2分别与复合卡驱动电机20信号输入端m1和激光头送进电机21的信号输入端k1相连接,其输入端j1与光电信号处理电路32的一个输出端i2相连接;所述的光电信号处理电路32的拾取信号输入端i1与激光头的信号输出端k2相连接,其读取信息的输出端i4与编码/调制电路33的数据输入端f2相连接,其写入信息的输入端i3与调制/解码电路34的输出端h1相连接;所述的编码/调制电路33的输出端f1和调制/解码电路34的输入端h1通过并行接口g1与码流分/检器23的数据传输接口c2相连接;所述的码流分/检器23的数据传输总线接口c3与系统CPU28的数据传输总线接口相连接。所述的信息认证模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激光复合卡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5)、复合卡托盘(17)、复合卡驱动电机(20)、复合卡托盘进/退窗口(16)、射频读写单元(18)、激光读写单元(19)、码流分/检器(23)、系统CPU(28)、认证信息录入器(29)和电源(27);所述的复合卡托盘进/退窗口(16)设在机壳(15)的正面;所述的复合卡托盘(17)穿过复合卡托盘进/退窗口(16)设置于机壳(15)内部;所述的射频读写单元18设置于机壳(15)内部,位于复合卡托盘(17)的上方;所述的激光读写单元(19)设置于机壳15内部,位于复合卡托盘(17)的下方;所述的码流分/检器(23)的数据传输接口C↓[1]和C↓[2]与射频读写单元(18)和激光读写单元(19)的数据传输接口b↓[3]和g↓[1]相连接,另一个数据传输接口c↓[3]与系统CPU(28)的数据传输接口相连接;所述的电源(27)的输出端u↓[1]与射频激光卡读写系统的电源输入端z↓[1]连接;所述的认证信息录入器(29)的输出端o↓[1]与射频读写单元(18)中的信息认证模块(26)的输入端a↓[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大翔裴绍立刘兴刚纪鸿舜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