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34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涉及交通工具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夹具、腔容器、腔盖、配合板、非牛顿流体溶液、球头连接杆及扶手件,腔盖扣合于腔容器上,连接夹具的底部设有卡位槽,腔容器的上端部安装于卡位槽中,配合板卡接于腔容器内,非牛顿流体溶液盛放于腔容器中,球头连接杆位于腔容器内,且球头连接杆的球头部延伸出腔容器的底部并与扶手件螺纹连接。该利用非牛顿流体防止公交车急刹的扶手,在公交车紧急制动情况下,可以给乘客提供一个固定,结实的扶手,从而可以达到站稳扶好,保证自身安全的效果,在车正常行驶下,亦可以保证乘客抓持自由度,可以调整到令乘客舒适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安全
,具体为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
技术介绍
公交车在今天依然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因为搭乘公交车的人数众多,所以车上的扶手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市面上的公交车安装的扶手普遍使用的连接方式是布带连接,但是公交车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急刹情况,布带连接的设计虽然保证了乘客抓持时的自由度,但在急刹情况下,即使乘客抓住了扶手,依然存在被甩出去或者与其他乘客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具备在车正常行驶下,可以保证乘客抓持自由度,在车紧急制动情况下,可以给乘客提供一个固定的扶手,达到站稳扶好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在车正常行驶下,可以保证乘客抓持自由度,在车紧急制动情况下,可以给乘客提供一个固定的扶手,达到站稳扶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包括连接夹具、腔容器、腔盖、配合板、非牛顿流体溶液、球头连接杆及扶手件,所述腔盖扣合于腔容器上,所述连接夹具的底部设有卡位槽,所述腔容器的上端部安装于卡位槽中,所述配合板卡接于腔容器内,所述非牛顿流体溶液盛放于腔容器中,所述球头连接杆位于腔容器内,且球头连接杆的球头部延伸出腔容器的底部并与扶手件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夹具的上端设有穿孔,且通过穿孔安装于公交车厢内的栏杆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夹具包括左夹块与右夹块,所述左夹块与右夹块通过螺栓相互锁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位槽的内顶部设有T型滑槽,所述腔盖的顶部设有T型滑块,所述腔盖通过T型滑块和T型滑槽滑动连接于卡位槽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合板的两侧设有凸块,所述腔容器的两侧内壁设有卡槽,所述配合板通过凸块和卡槽与腔容器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非牛顿流体溶液为太白粉溶液,太白粉溶液为太白粉和水按3:1的比列配制而成的流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头连接杆的球头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扶手件的顶部设有螺杆,所述扶手件通过螺杆和螺纹孔与球头连接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利用非牛顿流体防止公交车急刹的扶手,在公交车紧急制动情况下,可以给乘客提供一个固定,结实的扶手,从而可以达到站稳扶好,保证自身安全的效果,在车正常行驶下,亦可以保证乘客抓持自由度,可以调整到令乘客舒适的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中:1、连接夹具;2、腔容器;3、腔盖;4、配合板;5、非牛顿流体溶液;6、球头连接杆;7、扶手件;8、卡位槽;9、穿孔;10、左夹块;11、右夹块;12、T型滑槽;13、T型滑块;14、凸块;15、卡槽;16、螺纹孔;17、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包括连接夹具1、腔容器2、腔盖3、配合板4、非牛顿流体溶液5、球头连接杆6及扶手件7,所述腔盖3扣合于腔容器2上,所述连接夹具1的底部设有卡位槽8,所述腔容器2的上端部安装于卡位槽8中,所述配合板4卡接于腔容器2内,所述非牛顿流体溶液5盛放于腔容器2中,所述球头连接杆6位于腔容器2内,且球头连接杆6的球头部延伸出腔容器2的底部并与扶手件7螺纹连接,在公交车紧急制动情况下,可以给乘客提供一个固定,结实的扶手,从而可以达到站稳扶好,保证自身安全的效果,在车正常行驶下,亦可以保证乘客抓持自由度,可以调整到令乘客舒适的方向。具体的,所述连接夹具1的上端设有穿孔9,且通过穿孔9安装于公交车厢内的栏杆上。本实施方案中,连接夹具1通过穿孔9安装于公交车厢内的栏杆上,从而来固定扶手件7。具体的,所述连接夹具1包括左夹块10与右夹块11,所述左夹块10与右夹块11通过螺栓相互锁固连接。本实施方案中,在将连接夹具1安装到公交车厢内的栏杆上时,先分开左夹块10与右夹块11,将左夹块10或右夹块11先对靠在公交车厢内的栏杆上后,再将另一块通过螺栓锁合在一起。具体的,所述卡位槽8的内顶部设有T型滑槽12,所述腔盖3的顶部设有T型滑块13,所述腔盖3通过T型滑块13和T型滑槽12滑动连接于卡位槽8中。本实施方案中,腔盖3通过T型滑块13和T型滑槽12滑动连接于卡位槽8中,利于固定。具体的,所述配合板4的两侧设有凸块14,所述腔容器2的两侧内壁设有卡槽15,所述配合板4通过凸块14和卡槽15与腔容器2滑动连接。本实施方案中,配合板4通过凸块14和卡槽15与腔容器2滑动连接,便于对配合板4进行定位。具体的,所述非牛顿流体溶液5为太白粉溶液,太白粉溶液为太白粉和水按3:1的比列配制而成的流体。本实施方案中,该流体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具体应用状态为作用力通过球头连接杆6施加给腔容器2内的太白粉溶液,太白粉溶液粘度会因为收到的作用力而增加,成为暂时性的固体。具体的,所述球头连接杆6的球头部设有螺纹孔16,所述扶手件7的顶部设有螺杆17,所述扶手件7通过螺杆17和螺纹孔16与球头连接杆6连接。本实施方案中,扶手件7通过螺杆17和螺纹孔16与球头连接杆6连接,方便装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将球头连接杆6放入腔容器2中,从下方将扶手件7连接上,将配合板4放入腔容器2中,注入非牛顿流体溶液5,将腔盖3盖上,连接夹具1通过卡位槽8固定腔容器2,通过螺栓连接将连接夹具1固定在公交车厢内的扶杆上,公交车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非牛顿流体具有粘弹性,亦可以保证乘客抓持自由度,可以调整到令乘客舒适的方向,在公交车紧急制动,乘客握紧扶手件7时,乘客因自身惯性,手臂会对扶手件7施加一个压力,腔容器2内的非牛顿流体溶液5会因为受到该压力,粘度增加,成为暂时性的固体,从而将球头连接杆6瞬间固定,即扶手组件为锁死状态,乘客也会因扶手固定,快速的调整好自己的位置。综上所述,该利用非牛顿流体防止公交车急刹的扶手,在公交车紧急制动情况下,可以给乘客提供一个固定,结实的扶手,从而可以达到站稳扶好,保证自身安全的效果,在车正常行驶下,亦可以保证乘客抓持自由度,可以调整到令乘客舒适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包括连接夹具(1)、腔容器(2)、腔盖(3)、配合板(4)、非牛顿流体溶液(5)、球头连接杆(6)及扶手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盖(3)扣合于腔容器(2)上,所述连接夹具(1)的底部设有卡位槽(8),所述腔容器(2)的上端部安装于卡位槽(8)中,所述配合板(4)卡接于腔容器(2)内,所述非牛顿流体溶液(5)盛放于腔容器(2)中,所述球头连接杆(6)位于腔容器(2)内,且球头连接杆(6)的球头部延伸出腔容器(2)的底部并与扶手件(7)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包括连接夹具(1)、腔容器(2)、腔盖(3)、配合板(4)、非牛顿流体溶液(5)、球头连接杆(6)及扶手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盖(3)扣合于腔容器(2)上,所述连接夹具(1)的底部设有卡位槽(8),所述腔容器(2)的上端部安装于卡位槽(8)中,所述配合板(4)卡接于腔容器(2)内,所述非牛顿流体溶液(5)盛放于腔容器(2)中,所述球头连接杆(6)位于腔容器(2)内,且球头连接杆(6)的球头部延伸出腔容器(2)的底部并与扶手件(7)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夹具(1)的上端设有穿孔(9),且通过穿孔(9)安装于公交车厢内的栏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非牛顿流体保护乘客安全的公交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夹具(1)包括左夹块(10)与右夹块(11),所述左夹块(10)与右夹块(11)通过螺栓相互锁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庄亚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