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拆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02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联轴器拆卸工具包括固定架和顶出机构,固定架包括底板、支架和两个连接杆,支架和底板通过两个连接杆连接,底板面向支架的一侧用于固定联轴器,两个连接杆分别设置在联轴器的两侧;顶出机构包括底座和顶杆,底座安装在支架面向底板的一侧,顶杆与联轴器内的转轴抵接,顶杆安装在底座上并能相对底座伸出,以将转轴从联轴器内顶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将联轴器固定在固定架内,连接轴的一端的端面与底板抵接,扩大了联轴器与底板的接触面积,转轴与顶杆抵接,通过顶杆将转轴从联轴器内顶出,无需工具敲击,避免了对联轴器、转轴以及轴承造成损伤,降低了联轴器拆卸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轴器拆卸工具
本技术涉及手动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联轴器在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联轴器是一种将轴与轴或轴与回转件连接在一起的装置,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联轴器是一种不脱开的装置,冲压车间目前主要是大型、重型设备,以压力机、行车为代表的设备使用到的电机功率较大,轴径较大,联轴器尺寸也较大。大型联轴器与轴之间一般为过盈配合,因为设备负载大,传递的扭矩较大,因此联轴器与轴之间的过盈量一般较大,拆卸困难。目前一般使用拉马配合铜棒(铜锤)敲击对大型联轴器拆卸,拉马一般有两个或者三个卡爪,拆卸过程中卡爪与联轴器接触面积小,拆卸时容易出现卡爪分布不均的现象,导致联轴器受力不均匀,容易对轴造成拉伤,且使用工具敲击联轴器容易对轴上的轴承造成损伤,影响轴承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位于联轴器与拆卸工具接触面积较小,受力不均拆卸联轴器时容易造成轴损伤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所述联轴器拆卸工具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支架和两个连接杆,所述支架和所述底板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支架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联轴器,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联轴器的两侧;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底座和顶杆,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顶杆与所述联轴器内的转轴抵接,所述顶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能相对所述底座伸出,以将所述转轴从所述联轴器内顶出。优选地,所述底板包括两个卡板以及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卡板均开设有半圆形缺口,两个半圆形缺口对接形成一个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各所述连接板将两块所述卡板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卡板和所述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卡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供紧固螺栓通过。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卡板和所述支架,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均套设有调节螺母。优选地,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架板和所述卡板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卡板上还开设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腰型孔。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固定孔内。优选地,所述顶杆为螺纹杆,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顶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顶杆相对于所述螺纹孔伸缩。优选地,所述拆卸工具采用碳钢制成。本技术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在使用时,首先将顶杆收回至底座内,然后将安装有转轴的联轴器安装在底板上,再将安装有顶出机构的支架通过连接杆与底板连接,顶出机构朝向底板的一侧,使得顶杆与联轴器内的转轴抵接,接着将底板和支架通过连接板固定住,以使联轴器固定在底板和支架之间,最后将顶杆从底座内伸出,将转轴从联轴器内顶出。本技术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将联轴器固定在固定架内,连接轴的一端的端面与底板抵接,扩大了联轴器与底板的接触面积,转轴与顶杆抵接,通过顶杆将转轴从联轴器内顶出,无需工具敲击,避免了对联轴器、转轴以及轴承造成损伤,降低了联轴器拆卸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联轴器拆卸工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联轴器拆卸工具安装有联轴器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联轴器拆卸工具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联轴器拆卸工具12连接杆(丝杆)1固定架13支架11底板131第二安装孔111卡板132固定孔111a第一连接孔2顶出机构111b第一安装孔21底座112连接板22顶杆112a第二连接孔200联轴器113通孔300转轴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联轴器拆卸工具100包括固定架1和顶出机构2,固定架1包括底板11、支架13和两个连接杆12,支架13和底板11通过两个连接杆12连接,底板11面向支架13的一侧用于固定联轴器200,两个连接杆12分别设置在联轴器200的两侧;顶出机构2包括底座21和顶杆22,底座21安装在支架13面向底板11的一侧,顶杆22与联轴器200内的转轴300抵接,顶杆22安装在底座21上并能相对底座21伸出,以将转轴300从联轴器200内顶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联轴器拆卸工具100在使用时,首先将顶杆22收回至底座21内,然后将安装有转轴300的联轴器200安装在底板11上,再将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拆卸工具包括:/n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支架和两个连接杆,所述支架和所述底板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支架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联轴器,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联轴器的两侧;/n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底座和顶杆,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顶杆与所述联轴器内的转轴抵接,所述顶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能相对所述底座伸出,以将所述转轴从所述联轴器内顶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拆卸工具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支架和两个连接杆,所述支架和所述底板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支架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联轴器,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联轴器的两侧;
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底座和顶杆,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顶杆与所述联轴器内的转轴抵接,所述顶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能相对所述底座伸出,以将所述转轴从所述联轴器内顶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两个卡板以及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卡板均开设有半圆形缺口,两个半圆形缺口对接形成一个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各所述连接板将两块所述卡板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和所述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卡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供紧固螺栓通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波周露平石海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