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45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属于煤粉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采用分体连接方式;外环固定在磨煤机基座壳体中,内环固定在磨煤机传动轭上;内环随着磨煤机传动轭的转动而旋转;内环和外环之间为折向式密封多流道;磨煤机基座壳体内下部设有第一阻风环;内环下部设有第二阻风环;第一阻风环与第二阻风环形成折向结构;第一阻风环、第二阻风环和外环构成第一腔室;外环下部设有第三阻风环,第三阻风环与外环本体构成第二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环吹出来的一次风流向规律可控,风量均匀,一次风能利用率高,风量有效输出率高,对中速立式磨煤机产能、出力提供了有力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粉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
技术介绍
中速立式磨煤机多应用于电厂制粉系统中,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是磨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速立式磨煤机通常是靠撞击、挤压或者碾压方式将煤磨成煤粉,其碾磨部分由转动的传动轭和三个沿传动轭衬瓦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装置组成。原煤从中速立式磨煤机的中央落煤管落到传动轭衬瓦分料器上,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原煤运送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辊装置进行碾磨。三个磨辊装置沿圆周方向均布于传动轭衬瓦滚道上,向下的碾磨力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磨煤机压力架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装置上,碾磨力经上下拉杆、压力架、磨辊装置、传动轭衬瓦、传动轭、减速机、加载液压缸后通过底板传至磨煤机基础。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均匀进入传动轭衬瓦周围,将从传动轭衬瓦上切向甩出的煤粉吹送至磨煤机上部的选粉设备。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由磨煤机的外环和内环两大部分构成,外环固定在磨煤机基座壳体中,内环固定在磨煤机传动轭上。外环在磨煤机基座壳体中静止不动,内环在磨煤机传动轭的带动下随传动轭共同旋转。外环和内环的下部为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室,一次风室的气流随内环、外环的相对旋转而形成高速旋转的气流,从而对中速立式磨煤机磨盘上碾压后的煤粉施加一个向上旋转的作用力,并通过选粉设备最终进入炉膛燃烧。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为制粉设备中的关键装置,它为碾压后的煤粉提供了导向输送动力,内环和外环的相对运动会使风压和风速分布相对均匀,它的工作状态和性能会直接影响中速立式磨煤机的运行状态。目前国内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的结构为整体铸造圆环状,外环内径与内环外径之间有一定间隙,中速立式磨煤机运行时一次风经过该间隙和叶片进入磨煤机内,相对旋转而形成高速旋转的气流,将从传动轭衬板上切向甩出的煤粉吹送至磨煤机上部的分离器。但是,现有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内环吹出来的一次风流向不规律及风量不均,对锅炉本体整个燃烧工艺、除灰工艺、脱硫工艺产生不良影响,大量一次风能做无用功,有效输出率低,对中速立式磨煤机产能、出力造成严重影响,拆装运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吹出来的一次风流向不规律及风量不均、拆装运输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采用分体连接方式;所述外环固定在磨煤机基座壳体中,所述内环固定在磨煤机传动轭上;所述内环随着所述磨煤机传动轭的转动而旋转;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为折向式密封多流道;所述磨煤机基座壳体内下部设有第一阻风环;所述内环下部设有第二阻风环;所述第一阻风环与所述第二阻风环形成折向结构;所述第一阻风环、第二阻风环和外环构成第一腔室;所述外环下部设有第三阻风环,所述第三阻风环与所述外环本体构成第二腔室。优选地,所述内环和外环的安装间隙分别为3-5mm、4-6mm、4-8mm。优选地,所述第三阻风环的安装方式为斜装式。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为折向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通过折向式密封多流道,使得内环吹出来的一次风流向规律可控,风量均匀,一次风能利用率高,风量有效输出率高,对中速立式磨煤机产能、出力提供了有力帮助。本技术提供的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的内环和外环采用分体连接方式,拆装方便,便于公路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速立式磨煤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包括内环1和外环2,内环1和外环2采用分体连接方式,外环2固定在磨煤机基座壳体3中,内环1固定在磨煤机传动轭6上;内环1随着磨煤机传动轭6的转动而旋转;内环1和外环2之间为折向式密封多流道;磨煤机基座壳体3内下部设有第一阻风环8;内环1下部设有第二阻风环9;第一阻风环8与第二阻风环9形成折向结构;第一阻风环8、第二阻风环9和外环2构成第一腔室10;外环2下部设有第三阻风环11,第三阻风环11与外环2本体构成第二腔室12。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内环1和外环2的安装间隙应根据磨煤机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振动范围来确定,例如可分别为3-5mm、4-6mm、4-8mm(如图1所示),并且内环1和外环2均为铆焊件,内环1和外环2的硬度均为HB400,硬度很高、非常耐磨,实际使用寿命≥30000小时(8000小时为一年),可满足现在电厂对制粉设备的要求和电厂3-5年的一个大修周期。正常使用情况下,内环1上的叶片微量磨损,叶片与叶片的间距不会增加,在一次风室风压不变的情况下,输出截面微变,输出的风量变小,保证了输出煤粉的品质,煤粉细度R90保持原设计10%-30%,高品质的煤粉输入至锅炉燃烧,锅炉燃烬点、锅炉尾部烟气温度与原设计保持一致,对锅炉除焦除渣、烟气除灰、烟气脱硫等工艺带来方便。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阻风环8、第二阻风环9和第三阻风环11的材质均为高强度耐磨钢WNM400;第一阻风环8与第二阻风环9形成折向结构,折向结构对一次风起到降压、阻尘的作用;第一阻风环8、第二阻风环9和外环2构成第一腔室10,第一腔室10与一次风室5有压差,第一腔室10对一次风起到降压、阻尘的作用;第三阻风环11的安装方式为斜装式,可以对一次风起到降压、阻尘的作用;第三阻风环11与外环2本体构成第二腔室12,第二腔室12为折向结构;第一腔室10与第二腔室12形成压差(第一腔室10风压>第二腔室12风压),第二腔室12与磨煤机本体形成压差(磨煤机本体风压>第二腔室12风压),从而达了一个最佳的密封、阻尘效果。在具体应用中,从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室向上吹的一次风夹带着排渣粉尘,通过折向式密封多流道降压阻尘后,风压及风速下降,风粉比降低,例如流道局部实测风速由原设计90m/s降低至5-20m/s,流道局部风粉比由原设计1.5kg/kg降低至0.1kg/kg。本实施例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的内环和外环采用分体连接方式,更换时从人孔即可拆装,拆装方便,便于公路运输。本实施例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通过折向式密封多流道,降低了对外环和内环的基体磨损,以及降低了对磨煤机壳体、磨辊装置、磨煤机辊架等关键部位的磨损,使磨煤机保持高效运行,提高了安全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内环吹出来的一次风流向规律可控,风量均匀,一次风能利用率高,风量有效输出率高,形成了中速立式磨煤机内部旋流系统规律,对中速立式磨煤机产能、出力提供了有力帮助。本实施例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可以控制煤粉细度,提高了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保证了辅机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采用分体连接方式;所述外环固定在磨煤机基座壳体中,所述内环固定在磨煤机传动轭上;所述内环随着所述磨煤机传动轭的转动而旋转;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为折向式密封多流道;所述磨煤机基座壳体内下部设有第一阻风环;所述内环下部设有第二阻风环;所述第一阻风环与所述第二阻风环形成折向结构;所述第一阻风环、第二阻风环和外环构成第一腔室;所述外环下部设有第三阻风环,所述第三阻风环与所述外环本体构成第二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速立式磨煤机一次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采用分体连接方式;所述外环固定在磨煤机基座壳体中,所述内环固定在磨煤机传动轭上;所述内环随着所述磨煤机传动轭的转动而旋转;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为折向式密封多流道;所述磨煤机基座壳体内下部设有第一阻风环;所述内环下部设有第二阻风环;所述第一阻风环与所述第二阻风环形成折向结构;所述第一阻风环、第二阻风环和外环构成第一腔室;所述外环下部设有第三阻风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洪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诺克斯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