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36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箱口的两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设有第一转动盘,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与转动架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第一连接架焊接固定,所述转动架一端固定有电子称重板,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架,所述混合箱的箱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箱一侧设有控制盒,另一侧设有主电机,所述混合箱内部设有搅拌叶。本装置为称重、下料、混合一体化设备,本设备使用时,只需通过控制盒进行控制即可,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称重、下料和搅拌,减少了人工参与的流程,避免了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传统称重、搅拌的繁琐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配料设备
,具体为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在混合时,在特殊需要下,可添加粉剂,通过外加粉剂的添加,可有效的增强了混凝土干化后的硬度,在外加粉剂时,需要通过称重装置进行比例控制,避免了粉剂过多过少造成影响混合的质量。目前的粉剂称重都是通过称重板进行称重,称重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和下料,同时,对于称重后的粉剂需要人工通过工具放置于混凝土搅拌装置内,上料、下料以及粉料转移的过程较为繁琐且也导致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解决了人工上料、下料以及粉料转移的过程较为繁琐且也导致工作量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箱口的两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设有第一转动盘,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与转动架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第一连接架焊接固定,所述转动架一端固定有电子称重板,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架,所述混合箱的箱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箱一侧设有控制盒,另一侧设有主电机,所述混合箱内部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主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盒外部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盒内部设有控制主板和扬声器。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分别与副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的盘体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嵌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为PCB集成电路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有电源接口、设备接口和主控芯片,所述设备接口通过线路分别与主电机、显示屏、控制按键、电子称重板、扬声器和副电机连接。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型号为FDC7N869,所述主控芯片的引脚上熔焊有信息传输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和音频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内烧录有电机转动范围值。(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为称重、下料、混合一体化设备,转动架上的电子称重板对粉剂称重,通过副电机分别带动第二转动盘和第一转动盘,使得转动架解除架体的固定且转动,从而实现下料,进入混合箱内的粉剂与混凝土通过主电机带动搅拌叶,完成搅拌混合,通过出料口出料即可,本设备使用时,只需通过控制盒进行控制即可,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参与的流程,避免了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传统称重、搅拌的繁琐流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合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盒结构示意图。图中,混合箱-1,转动架-2,固定架-3,第一转动盘-4,第二转动盘-5,第一连接架-6,第二连接架-7,主电机-8,出料口-9,控制盒-10,搅拌叶-11,电子称重板-12,控制主板-13,扬声器-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包括混合箱1,所述混合箱1的箱口两侧设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一端设有第一转动盘4,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盘5,所述第一转动盘4与转动架2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转动盘5与第一连接架6焊接固定,所述转动架2一端固定有电子称重板12,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架7,所述混合箱1的箱体上设有出料口9,所述混合箱1一侧设有控制盒10,另一侧设有主电机8,所述混合箱1内部设有搅拌叶11,所述搅拌叶11与主电机8连接,所述控制盒10外部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盒10内部设有控制主板13和扬声器14。所述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5分别与副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5的盘体大小相同。转动盘可实现转动架和第一连接架的转动,完成下料和转动架的限位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架6和第二连接架7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嵌合连接。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的嵌合,实现了连接架之间的限位固定,实现对转动架固定的效果。所述控制主板13为PCB集成电路板,所述控制主板13上设有电源接口、设备接口和主控芯片,所述设备接口通过线路分别与主电机8、显示屏、控制按键、电子称重板12、扬声器14和副电机连接。控制主板实现了多个设备的集成化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型号为FDC7N869,所述主控芯片的引脚上熔焊有信息传输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和音频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内烧录有电机转动范围值。主控芯片可实现对设备的执行控制以及信息的传输。工作原理:在进行配料时,可将粉剂放置于转动架2的电子称重板12上,称重值会呈现于控制盒10的显示屏上,通过控制按键设定具体的称重数值,当粉剂过量时,控制主板13会启动扬声器14给予提示,达到合理重量后,启动副电机,副电机会分别带动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5转动,第二转动盘5带动第一连接架6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架6与第二连接架7分离,第一转动盘4带动转动架2转动,使得转动架2上的粉剂掉入混合箱1内,同时,向混合箱1内放入适量的混凝土并加入适量的水,启动主电机8,主电机8带动搅拌叶11转动,实现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出料口9下料即可。本技术的混合箱1,转动架2,固定架3,第一转动盘4,第二转动盘5,第一连接架6,第二连接架7,主电机8,出料口9,控制盒10,搅拌叶11,电子称重板12,控制主板13,扬声器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人工上料、下料以及粉料转移的过程较为繁琐且也导致工作量大的问题,本技术装置为称重、下料、混合一体化设备,转动架上的电子称重板对粉剂称重,通过副电机分别带动第二转动盘和第一转动盘,使得转动架解除架体的固定且转动,从而实现下料,进入混合箱内的粉剂与混凝土通过主电机带动搅拌叶,完成搅拌混合,通过出料口出料即可,本设备使用时,只需通过控制盒进行控制即可,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参与的流程,避免了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传统称重、搅拌的繁琐流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箱(1),所述混合箱(1)的箱口两侧设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一端设有第一转动盘(4),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盘(5),所述第一转动盘(4)与转动架(2)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转动盘(5)与第一连接架(6)焊接固定,所述转动架(2)一端固定有电子称重板(12),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架(7),所述混合箱(1)的箱体上设有出料口(9),所述混合箱(1)一侧设有控制盒(10),另一侧设有主电机(8),所述混合箱(1)内部设有搅拌叶(11),所述搅拌叶(11)与主电机(8)连接,所述控制盒(10)外部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盒(10)内部设有控制主板(13)和扬声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箱(1),所述混合箱(1)的箱口两侧设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一端设有第一转动盘(4),另一端设有第二转动盘(5),所述第一转动盘(4)与转动架(2)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转动盘(5)与第一连接架(6)焊接固定,所述转动架(2)一端固定有电子称重板(12),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架(7),所述混合箱(1)的箱体上设有出料口(9),所述混合箱(1)一侧设有控制盒(10),另一侧设有主电机(8),所述混合箱(1)内部设有搅拌叶(11),所述搅拌叶(11)与主电机(8)连接,所述控制盒(10)外部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盒(10)内部设有控制主板(13)和扬声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加粉剂精准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5)分别与副电机的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华王彩莉张素霞魏慧忠吴晓东王泽鹏王建军王学峰郝景惠琳谢占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辰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