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体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77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体位装置,护理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今用于吊起病人的吊起装置容易摆动摇晃,妨碍护理人员更换床上物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根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顶部之间的横柱,横柱中间设置有螺旋丝杆升降机,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下端设置有吊起组件,吊起组件包括工型架、连接杆和吊带,工型架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承重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在承重杆中间,连接杆上端连接在丝杆的下端,下端连接在横杆的中间,吊带的端部连接在承重杆上,通过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吊起组件的上下移动。设置有螺旋丝杆升降机,通过丝杆的上下移动,以实现吊起的功能,通过连接杆连接,吊起后整个吊起组件不易摇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体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体位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更换瘫痪病人的床单被褥等,人们专利技术了能够将病人吊起,便于进行更换床单被褥的装置,如申请号为CN201820882445.0的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多功能吊床,包括支架、支撑滑杆、吊起动力组件和吊起组件,支撑滑杆固定在支架上部,吊起动力组件通过安装环安装在支撑滑杆上并在支撑滑杆上滑动;吊起动力组件的吊钩与吊起组件的吊环Ⅰ或吊环Ⅱ连接。利用整吊单元的吊床功能把病人托起,身体悬空离开病床,然后轻松地给病人换洗尿裤、擦身体、换洗被褥。以及申请号为CN201821942571.7的一种瘫痪病人护理装置,包括支在病床前后两端的立柱和横梁,横梁上从床头到床位依次设置有手部提升装置、腰部提升装置和腿部提升装置,所述手部提升装置包括水平横杆和竖杆,腰部提升装置包括用于捆扎固定腘窝的固定带,通过钢丝绳绕过横梁上的定滑轮与立柱上的手轮连接。通过固定和提升病人的腘窝,使病人的臀部离开床面,方便更换尿布尿垫。上述的技术方案都是通过将瘫痪病人吊起悬空,进而方便更换床单等床上物品。但这些方案都存在一个缺点就是都是仅仅通过铁链将吊有病人的吊起组件吊起,在吊起过程中吊起的病人容易发生摇晃或旋转,妨碍护理人员更换床上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体位装置,解决现今用于吊起病人的吊起装置容易摆动摇晃,妨碍护理人员更换床上物品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体位装置,包括两根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顶部之间的横柱,所述横柱中间设置有螺旋丝杆升降机,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下端设置有吊起组件,所述吊起组件包括工型架、连接杆和吊带,所述工型架包括一根横杆和两根承重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在承重杆中间,所述连接杆上端连接在丝杆的下端,下端连接在横杆的中间,所述吊带的端部连接在承重杆上,通过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吊起组件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吊带为两条,其中一条吊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根承重杆的一个端部,另一条吊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同一根承重杆的另一个端部,两条吊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在另一根承重杆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吊钩,实施时,所述挂钩挂在吊钩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锲形卡块,所述锲形卡块位于连接杆内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另一端为锲形并突出于连接杆外周,所述丝杆下端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两侧开设有贯通至连接杆外周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外端内设置有按压块,当所述连接杆上端插进连接槽,所述锲形卡块对应着通道时,所述锲形卡块受到弹簧的弹力被部分弹进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外侧连接有蜗杆,所述丝杆穿设在蜗轮中间,所述丝杆外周开设有从上至下的条形键槽,所述箱体内位于蜗轮的上面和下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在键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横柱两端分别垂直向下延伸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下端与支撑柱上端连接,所述伸缩柱与横柱垂直的位置连接有一根倾斜杆,并形成三角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柱的下端套设在支撑柱的上端内,所述伸缩柱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内螺纹的连接孔,所述支撑柱上端外周设置有可转动的螺旋杆,当所述伸缩柱的其中一个连接孔与螺旋杆的内端部相对时,螺旋杆能够旋入连接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蜗杆连接,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与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三个按键,分别为上升键、停止键、下降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螺旋丝杆升降机,通过丝杆的上下移动,以实现吊起的功能,在丝杆下端设置一吊起组件,而吊起组件包括工型架、连接杆和吊带,通过连接杆将吊起组件与丝杆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用链子吊起来说,通过连接杆连接,吊起瘫痪病人后整个吊起组件不易摇晃,具有一定稳定性,能减少病人不适感的同时,不会由于摇晃阻碍护理人员更换床上物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吊起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螺旋丝杆升降机结构示意图(部分);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螺旋丝杆升降机结构示意图(部分);图中所示标记为:1-支撑柱,2-螺旋丝杆升降机,3-吊起组件,4-丝杆,5-驱动部,6-吊带,7-工型架,8-倾斜杆,9-支撑盘,10-连接杆,11-固定杆,12-V型架,13-锲形卡块,14-吊钩,15-挂钩,16-箱体,17-连接盘,18-限位盘,19-键槽,20-控制器,21-按压块,22-蜗杆,23-蜗轮,24-限位块,25-通道,26-弹簧,27-横柱,28-伸缩柱,29-横杆,30-承重杆,31-连接孔,32-螺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体位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两根支撑柱1,两根支撑柱1分别位于病床的两侧,支撑柱1底部固定有支撑盘9以实现支撑柱1的稳固放置,两根支撑柱1顶部之间设置有横柱27,横柱27两端分别垂直向下延伸有伸缩柱28,伸缩柱28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31,支撑柱1上端为中空的套筒状,伸缩柱28的下端插入支撑柱1上端中空套筒内;支撑柱1上端外周开设有一个与连接孔31对应的孔,孔内插入一根带有外螺纹的螺旋杆32,通过螺旋杆32旋入伸缩柱28的连接孔31进而将横柱27与支撑柱1固定连接,设置有多个连接孔31便于调节横柱27的高度;当需要调节高度时,先将螺旋杆32旋出连接孔31,再将横柱27和伸缩柱28整体向上或向下移动,当达到新的高度时,伸缩柱28上另一个连接孔31对应着螺旋杆32,便可将螺旋杆32旋入新的连接孔内,进而实现固定。伸缩柱28下端与支撑柱1上端连接,伸缩柱28与横柱27位于垂直的位置连接有一根倾斜杆8形成三角结构,使得横柱上的压力部分传给倾斜杆8,以提高横柱27与伸缩柱28相连接的垂直位置的承重抗压能力;横柱27中间设置有螺旋丝杆升降机2,目前螺旋丝杆升降机作为现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本实施例中,螺旋丝杆升降机2包括丝杆4、驱动部5、圆形箱体16、蜗轮23等零部件组成,驱动部5包括蜗杆22和电机,工作原理为:电机驱动蜗杆22旋转,蜗杆22驱动蜗轮23旋转,蜗轮23内腔加工为内螺纹,丝杆4外周为与蜗轮23的内腔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蜗轮23旋转驱动丝杠4上下移动,更为具体的,箱体16内设置有蜗轮23,蜗轮23外侧连接有蜗杆22,蜗杆22与电机连接,蜗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支撑柱(1)和设置在支撑柱(1)顶部之间的横柱(27),所述横柱(27)中间设置有螺旋丝杆升降机(2),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2)的丝杆(4)下端设置有吊起组件(3),所述吊起组件(3)包括工型架(7)、连接杆(10)和吊带(6),所述工型架(7)包括一根横杆(29)和两根承重杆(30),所述横杆(29)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在承重杆(30)中间,所述连接杆(10)上端连接在丝杆(4)的下端,下端连接在横杆(29)的中间,所述吊带(6)的端部连接在承重杆(30)上,通过螺旋丝杆升降机(2)的丝杆(4)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吊起组件(3)的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支撑柱(1)和设置在支撑柱(1)顶部之间的横柱(27),所述横柱(27)中间设置有螺旋丝杆升降机(2),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2)的丝杆(4)下端设置有吊起组件(3),所述吊起组件(3)包括工型架(7)、连接杆(10)和吊带(6),所述工型架(7)包括一根横杆(29)和两根承重杆(30),所述横杆(29)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在承重杆(30)中间,所述连接杆(10)上端连接在丝杆(4)的下端,下端连接在横杆(29)的中间,所述吊带(6)的端部连接在承重杆(30)上,通过螺旋丝杆升降机(2)的丝杆(4)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吊起组件(3)的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6)为两条,其中一条吊带(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根承重杆(30)的一个端部,另一条吊带(6)的一端固定连接同一根承重杆(30)的另一个端部,两条吊带(6)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15),在另一根承重杆(30)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吊钩(14),实施时,所述挂钩(15)挂在吊钩(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锲形卡块(13),所述锲形卡块(13)位于连接杆(10)内的一端连接有弹簧(26),另一端为锲形并突出于连接杆(10)外周,所述丝杆(4)下端设置有连接盘(17),所述连接盘(17)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两侧开设有贯通至连接杆(10)外周的通道(25),所述通道(25)的外端内设置有按压块(21),当所述连接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月秋赵先旺黄子珊庞燕石颖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