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58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包括存放斗、转动槽、第一转轴、分料块、第一电机、支撑板、传输带、齿条组和第二电机,所述存放斗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表面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下表面设置有齿条组和毛刷,所述支撑板背离传输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存放斗一侧底端内壁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下端内壁开设有贯穿存放斗底端内壁的排料口,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分料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输带带动齿条组进行转动,可对基底层进行快速开槽,并且分料块转动可将存放斗中的钢筋条排出至开设的槽中,从而实现钢筋条的自动放置,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具体为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道路施工过程中,若需要铺设较厚的混凝土路面时,通常需要预先铺设一层基底层,在基底层干燥后,在基底层表面进行开槽,并将钢筋条放置于槽中,随后在基底层上表面铺设混凝土,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凝土铺设的稳固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08284510A,公开了一种水泥轨枕桁架钢筋自动安装装置,模具输送辊道上方设有机械臂安装架,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之间安装有机械臂,机械臂通过自动滑轨沿垂直于轨枕模具输送方向移动;机械臂包括机械臂搭载架,机械臂搭载架下安装有两个竖直向下延伸的自动伸缩式机械抓手,自动伸缩式机械抓手底端设有抓手横杆,抓手横杆两端分别设有可动夹爪;模具输送辊道一侧设有桁架钢筋放置台,桁架钢筋放置台上存储有桁架钢筋;机械臂在桁架钢筋放置台抓取桁架钢筋,自动放置到轨枕模具上。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双块式混凝土轨枕生产中桁架钢筋预设步骤缺乏自动化设备的问题,智能设备实现桁架钢筋抓取、起吊、放置工艺,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综上所述,在混凝土路面铺设过程中,钢筋条的放置往往需要优先对基底层进行开槽,随后进行钢筋条放置,实际操作存在不便,会耗费一定的人力资源,同时还降低了道路铺设的效率,因此,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包括存放斗、转动槽、第一转轴、分料块、第一电机、支撑板、传输带、齿条组和第二电机,所述存放斗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表面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下表面设置有齿条组和毛刷,所述支撑板背离传输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存放斗一侧底端内壁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下端内壁开设有贯穿存放斗底端内壁的排料口,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分料块。优选的,所述存放斗两侧外壁对称焊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相背离一侧外壁底端均对称安装有滑轮;所述存放斗背离转动槽一侧外壁对称焊接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用于车辆和绳索进行固定和牵引。优选的,所述存放斗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贯穿存放斗外壁与第一电机电机轴相连接;所述分料块表面开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卡槽,所述分料块表面的卡槽数量均为三个,所述分料块外壁与转动槽内壁滑动贴合。优选的,所述齿条组由九个齿条构成,九个所述齿条长度依次减小,所述毛刷长度大于齿条组下端长度,且毛刷的宽度与齿条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背离传输带一侧外壁上端焊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二电机上表面与安装板下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一侧设置有贯穿支撑板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传输带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下端内壁嵌入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插接于轴承内部。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如下:S1:施工人员将等距截断的钢筋条置于存放斗中,并且钢筋条与第一转轴平行分布;S2:施工人员使用车辆和绳索与牵引块相连接,带动存放斗通过滑轮进行移动;S3:第二电机带动传输带旋转,传输带表面的齿条组与基底层接触,齿条依次在基底层表面进行开槽,同时毛刷将槽中残渣刷出;S4:钢筋条沿着存放斗表面滑动至转动槽上方,并嵌合于分料块表面的卡槽中,第一电机通过带动第一转轴而带动分料块旋转,并且卡接有钢筋条的卡槽转动至排料口上方时,钢筋条通过重力掉落至基底层表面开设的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带动传输带转动,齿条组跟随传输带进行转动,可依次对基底层进行开槽,从而实现对基底层进行快速的开槽操作,当齿条组旋转至传输带上表面时,可便于施工人员进行牵引和移动,并且钢筋条可摆放至存放斗中,钢筋条移动至转动槽上方,钢筋条掉落至分料块的卡槽中,并且第一电机带动分料块进行转动,使得钢筋条通过排料口掉落至齿条组开设的槽中,从而实现基底层的开槽和钢筋条放置一体式操作,无需额外通过人工操作实现钢筋条的放置和开槽操作,能够有效节省人力资源,还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输带与支撑板局部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存放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槽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存放斗;2、转动槽;3、第一转轴;4、分料块;5、第一电机;6、滑轮;7、支撑板;8、传输带;9、齿条组;10、毛刷;11、支架;12、排料口;13、第二电机;14、安装板;15、牵引块;16、卡槽;17、第二转轴;18、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包括存放斗1、转动槽2、第一转轴3、分料块4、第一电机5、支撑板7、传输带8、齿条组9和第二电机13,存放斗1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一侧表面设置有传输带8,传输带8下表面设置有齿条组9和毛刷10,支撑板7背离传输带8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3;存放斗1一侧底端内壁设置有转动槽2,转动槽2下端内壁开设有贯穿存放斗1底端内壁的排料口12,转动槽2内部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表面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分料块4。存放斗1两侧外壁对称焊接有支架11,两个支架11相背离一侧外壁底端均对称安装有滑轮6;存放斗1背离转动槽2一侧外壁对称焊接有牵引块15,牵引块15用于车辆和绳索进行固定和牵引。混凝土铺设用隔板对称分布于存放斗1下表面,隔板之间铺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包括存放斗(1)、转动槽(2)、第一转轴(3)、分料块(4)、第一电机(5)、支撑板(7)、传输带(8)、齿条组(9)和第二电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斗(1)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一侧表面设置有传输带(8),所述传输带(8)下表面设置有齿条组(9)和毛刷(10),所述支撑板(7)背离传输带(8)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3);/n所述存放斗(1)一侧底端内壁设置有转动槽(2),所述转动槽(2)下端内壁开设有贯穿存放斗(1)底端内壁的排料口(12),所述转动槽(2)内部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表面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分料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包括存放斗(1)、转动槽(2)、第一转轴(3)、分料块(4)、第一电机(5)、支撑板(7)、传输带(8)、齿条组(9)和第二电机(13),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斗(1)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一侧表面设置有传输带(8),所述传输带(8)下表面设置有齿条组(9)和毛刷(10),所述支撑板(7)背离传输带(8)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3);
所述存放斗(1)一侧底端内壁设置有转动槽(2),所述转动槽(2)下端内壁开设有贯穿存放斗(1)底端内壁的排料口(12),所述转动槽(2)内部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表面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分料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斗(1)两侧外壁对称焊接有支架(11),两个所述支架(11)相背离一侧外壁底端均对称安装有滑轮(6);
所述存放斗(1)背离转动槽(2)一侧外壁对称焊接有牵引块(15),所述牵引块(15)用于车辆和绳索进行固定和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钢筋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斗(1)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转轴(3)一端贯穿存放斗(1)外壁与第一电机(5)电机轴相连接;
所述分料块(4)表面开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卡槽(16),所述分料块(4)表面的卡槽(16)数量均为三个,所述分料块(4)外壁与转动槽(2)内壁滑动贴合。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中黄科成刘文斌刘锦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辰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