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74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筒、鞍座套管、中轴套管和后轴叉架,在所述上立梁和下立梁之间铰接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折叠器,所述后轴叉架与所述上立梁通过铰轴铰接,所述第一加强杆下端与所述下立梁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加强杆上端与所述后轴叉架固接,所述第二加强杆底端与所述下立梁固接,所述第二加强杆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梁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后轴叉架和上立梁之间铰接第二减震弹簧,在所述后轴叉架尾端设置后轴尾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的缓冲作用下,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力,提高骑行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骑行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骑行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架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0002]为缓解大气污染和城市交通压力,自行车出行越来越成为受人推崇的绿色健康出行方式,随着自行车的普及,自行车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节省存放空间,需要将自行折叠,为了提高骑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自行车的减震也非常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自行车车架不具备减震功能或减震功能比较弱,因此在骑行自行车经过路面条件不好的路段时,容易产生大的颠簸,影响骑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筒、鞍座套管、中轴套管和后轴叉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套筒、鞍座套管、中轴套管和后轴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套管和中轴套管之间设置上立梁和下立梁,在所述上立梁和下立梁之间铰接第一减震弹簧,在所述前叉套筒和上立梁之间固接横梁,所述横梁分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折叠器,所述后轴叉架与所述上立梁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下立梁和后轴叉架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下端与所述下立梁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加强杆上端与所述后轴叉架固接,在所述下立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底端与所述下立梁固接,所述第二加强杆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梁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后轴叉架和上立梁之间铰接第二减震弹簧,在所述后轴叉架尾端设置后轴尾钩。
[0007]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横梁和上立梁之间固接折叠把手。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由于设置在所述上立梁和后下立梁之间的第一减震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后轴叉架和上立梁之间铰接第二减震弹簧,当骑行经过颠簸路段时,由上立梁和横梁之间的配合关系压缩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所述后轴叉架和第一加强杆之间的配合关系压缩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能够有效地针对来自路面的冲击进行缓冲,提高骑行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且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后轴叉架及第二横梁之间形成的三角形使得自行车结构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前叉套筒,2.鞍梁套管,3.上立梁,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中轴套管,
7.第一加强杆,8.第二加强杆,9.第一减震弹簧,10.第二减震弹簧,11.折叠器,12.后轴尾钩,13.后轴叉架,14.下立梁,15.折叠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筒1、鞍座套管2、中轴套管6和后轴叉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套管2和中轴套管6之间设置上立梁3和下立梁14,在所述上立梁3和下立梁14之间铰接第一减震弹簧9,在所述前叉套筒1和上立梁3之间固接横梁,所述横梁分为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所述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之间设置折叠器11,所述后轴叉架13与所述上立梁3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下立梁14和后轴叉架13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杆7,所述第一加强杆7下端与所述下立梁14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加强杆7上端与所述后轴叉架13固接,在所述下立梁14和第二横梁5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杆8,所述第二加强杆8底端与所述下立梁14固接,所述第二加强杆8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梁5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后轴叉架13和上立梁3之间铰接第二减震弹簧10,在所述后轴叉架13尾端设置后轴尾钩12。便于在骑行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的缓冲作用下,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力,提高骑行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0014]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横梁5和上立梁3之间固接折叠把手15。便于当需要将自行车折叠时,一手置于折叠把手上,一手将自行车通过折叠器折叠。
[0015]由于设置在所述上立梁和后下立梁之间的第一减震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后轴叉架和上立梁之间铰接第二减震弹簧,当骑行经过颠簸路段时,由上立梁和横梁之间的配合关系压缩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所述后轴叉架和第一加强杆之间的配合关系压缩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能够有效地针对来自路面的冲击进行缓冲,提高骑行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且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后轴叉架及第二横梁之间形成的三角形使得自行车结构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筒、鞍座套管、中轴套管和后轴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套管和中轴套管之间设置上立梁和下立梁,在所述上立梁和下立梁之间铰接第一减震弹簧,在所述前叉套筒和上立梁之间固接横梁,所述横梁分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折叠器,所述后轴叉架与所述上立梁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下立梁和后轴叉架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欣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铭鼎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