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089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间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日报采集模块、存储模块、身份识别模块、日报获取模块、选项生成模块、身份验证模块、精神状态检测模块和门禁开闭控制模块。选项生成模块根据用户的日报生成选项,所述选项显示在屏幕上;身份验证模块用于用户选择答案时,获取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并根据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和用户选择的答案,验证用户的身份;精神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瞳孔信息,并根据用户的瞳孔信息检测用户的精神状态;门禁开闭控制模块控制门禁系统的开闭。该系统能够加强对需要进入车间的用户的身份认证,并对用户的精神状态进行检测,从而保证车间的安全运行。间的安全运行。间的安全运行。

Intelligent workshop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间管理
,特别涉及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生产中,如何保证车间的安全运行,尤其是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车间,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现有技术中对此采取的技术手段通常是通过划线标识,提示无关人员不要进入车间,但还是会有很多人闯入车间,为此,现有技术采用了门禁系统,通过设置密码、人脸识别等方式对希望进入车间的人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但密码容易泄露,人脸识别系统漏洞大,单纯的通过这些管控方式仍然难以确认进入车间的人员的身份,无关人员仍然比较容易想到办法闯入车间。
[0003]特别是化工类车间,车间内物品的危险性高,对进入车间的人员更加需要严格的管控。不仅如此,在此类车间工作的人员,需要保证操作的谨慎,否则很小的一个失误可能导致巨大的危险。所以,对于进入车间的人员,不仅需要对其身份进行更加严格的认证,还需要对其精神状态进行检测,从而保证车间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能够加强对需要进入车间的用户的身份认证,并对用户的精神状态进行检测,从而保证车间的安全运行。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
[0006]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日报采集模块、存储模块、身份识别模块、日报获取模块、选项生成模块、身份验证模块、精神状态检测模块和门禁开闭控制模块:
[0007]所述日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间中各用户的日报;
[0008]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车间中各用户的身份信息;
[0009]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存储模块中各用户的身份信息,识别用户的身份;
[0010]所述日报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身份,获取用户的日报;
[0011]所述选项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日报生成选项,所述选项显示在屏幕上;
[0012]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用户选择答案时,获取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并根据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和用户选择的答案,验证用户的身份;
[0013]所述精神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瞳孔信息,并根据用户的瞳孔信息检测用户的精神状态;
[0014]所述门禁开闭控制模块:用于身份验证模块验证用户为本人,且用户的精神状态达到中性精神状态阈值时,控制门禁系统打开;身份验证模块验证用户不为本人,或用户的精神状态未达到中性精神状态阈值时,控制门禁系统关闭。
[0015]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在于:车间内每一个用户的日报因其每天的工作内容不同而
不同,且用户每天的日报不一样,所以无关人员了解用户每天的日报内容的概率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门禁系统设置密码的方式,本方案中每个用户的日报不一样,且每个用户每天的日报不一样,而用户本人对于自己的日报内容、工作内容熟知,不清楚时也能够通过日报提交记录进行查询,故本方案根据不同用户的日报生成选项供相应用户选择,其安全性更高,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更加严谨可靠,且如果是用户本人,但无法回忆起自己的日报,也说明其今天的状态不好。除此之外,本方案对于用户选择答案时的瞳孔进行实时运动轨迹的获取,防止无关人员使用用户的静态照片冒充车间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车间中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化工类车间中的工作人员,需要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否则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故本方案在加强对用户的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对用户的精神状态进行检测,确保用户为车间中的员工且精神状态可以保证工作的安全进行。
[0016]进一步,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指纹,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采集模块、指纹比对模块和身份确认模块:
[0017]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
[0018]所述指纹比对模块:用于将采集的用户的指纹分别和存储模块中各用户的指纹进行比对,生成重合度;
[0019]所述身份确认模块:用于重合度高于重合度阈值时,确认用户的身份。
[0020]有益效果:指纹是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通过指纹进行用户身份的识别具有安全性,且指纹识别较密码锁更加方便,触摸即可。
[0021]进一步,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答案判定模块、选项位置生成模块、瞳孔追踪模块、轨迹比对模块和验证结果生成模块:
[0022]所述答案判定模块:用于判定用户选择的答案的准确率;
[0023]所述选项位置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选项在屏幕上的位置;
[0024]所述瞳孔追踪模块:用于追踪用户选择答案时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
[0025]所述轨迹比对模块:用于将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与选项在屏幕上的位置进行比对,生成用户的瞳孔在选项所在位置的停留时间;
[0026]所述验证结果生成模块:用于用户选择的答案达到正确率阈值,且所述停留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时,生成用户为本人的验证结果;用户选择的答案未达到正确率阈值或所述停留时间未达到时间阈值时,生成用户不为本人的验证结果。
[0027]有益效果:用户选择答案时需要看选项,本方案通过选项位置生成模块生成选项在屏幕上的位置,并通过瞳孔追踪模块追踪用户选择答案时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轨迹比对模块将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与选项在屏幕上的位置进行比对,从而可以判断用户是否有看选项答题,从而防止无关人员利用车间的员工的动态图像冒充员工,以保证是员工本人在进行答题,采用本方案可以保证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更加严谨可靠。
[0028]进一步,所述身份信息还包括用户睁眼时的面部特征和用户闭眼时的面部特征。
[0029]有益效果:通过多种身份信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从而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0030]进一步,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采集车间中各用户的日报;
[0032]S2:存储车间中各用户的身份信息;
[0033]S3:根据存储的各用户的身份信息,识别用户的身份;
[0034]S4:根据用户的身份,获取用户的日报;
[0035]S5:根据用户的日报生成选项,所述选项显示在屏幕上;
[0036]S6:用户选择答案时,获取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并根据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和用户选择的答案,验证用户的身份;
[0037]S7:获取用户的瞳孔信息,并根据用户的瞳孔信息检测用户的精神状态;
[0038]S8:验证用户为本人,且用户的精神状态达到中性精神状态阈值时,控制门禁系统打开;验证用户不为本人,或用户的精神状态未达到中性精神状态阈值时,控制门禁系统关闭。
[0039]有益效果:车间内每一个用户的日报因其每天的工作内容不同而不同,且用户每天的日报不一样,所以无关人员了解用户每天的日报内容的概率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门禁系统设置密码的方式,本方案中每个用户的日报不一样,且每个用户每天的日报不一样,而用户本人对于自己的日报内容、工作内容熟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日报采集模块、存储模块、身份识别模块、日报获取模块、选项生成模块、身份验证模块、精神状态检测模块和门禁开闭控制模块:所述日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间中各用户的日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车间中各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存储模块中各用户的身份信息,识别用户的身份;所述日报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身份,获取用户的日报;所述选项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日报生成选项,所述选项显示在屏幕上;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用户选择答案时,获取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并根据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和用户选择的答案,验证用户的身份;所述精神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瞳孔信息,并根据用户的瞳孔信息检测用户的精神状态;所述门禁开闭控制模块:用于身份验证模块验证用户为本人,且用户的精神状态达到中性精神状态阈值时,控制门禁系统打开;身份验证模块验证用户不为本人,或用户的精神状态未达到中性精神状态阈值时,控制门禁系统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指纹,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采集模块、指纹比对模块和身份确认模块: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所述指纹比对模块:用于将采集的用户的指纹分别和存储模块中各用户的指纹进行比对,生成重合度;所述身份确认模块:用于重合度高于重合度阈值时,确认用户的身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车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答案判定模块、选项位置生成模块、瞳孔追踪模块、轨迹比对模块和验证结果生成模块:所述答案判定模块:用于判定用户选择的答案的准确率;所述选项位置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选项在屏幕上的位置;所述瞳孔追踪模块:用于追踪用户选择答案时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所述轨迹比对模块:用于将用户的瞳孔的实时运动轨迹与选项在屏幕上的位置进行比对,生成用户的瞳孔在选项所在位置的停留时间;所述验证结果生成模块:用于用户选择的答案达到正确率阈值,且所述停留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时,生成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昱文李杨陈绪林欧汉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