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防旱减灾的评估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83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防旱减灾的评估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集预设区域的防旱减灾的评价指标,建立防旱减灾的指标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CRITIC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客观权重;采用黄金分割法分别为每个所述主观权重和所述客观权重赋予对应的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并计算得到各级指标对应的综合权重;根据所述综合权重和未确知测度理论分别建立单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和多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根据所述多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计算得到每个指标对应的综合测度评价结果,并对所述评价结果进行置信度识别;根据置信度识别结果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地区的防旱减灾能力的评估结果。区的防旱减灾能力的评估结果。区的防旱减灾能力的评估结果。

Evalua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regional drought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域防旱减灾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灾害评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区域防旱减灾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变暖现象日益加剧,气候变化产生的极端灾害事件不断增加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已严重地破坏当前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中国是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地国家之一,每年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达上千亿元。其中干旱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据记载,21世纪以来,旱灾发生持续时间变长,影响范围大,旱灾损失也逐渐加重,我国每年旱灾受灾面积占各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40%以上,旱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以上,旱灾造成的受灾人口占各种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的50%以上。干旱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影响因子,同时也是抑制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胁迫因子,因此合理、科学、定量地评估干旱地区的防旱减灾能力,对我国的抗旱减灾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国内外关于干旱区域的经济损失、灾害承载量、灾害程度、受灾人口等有很多,对上述研究有利于针对旱情区域的风险评估、抗旱减灾、干旱治理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多数学者针对干旱区域的受灾人口、干旱承载量、灾害程度、经济损失研究往往针对整个旱情区域进行评估。但是关于干旱区域的防旱减灾能力的评价研究较少,因此关于干旱的研究应重点放在防旱减灾能力评价,进而积极主动应对目前的干旱态势,以求将抗旱减灾从被动变为主动,从相对手段单一转向符合抗旱工作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区域防旱减灾的评估方法和相应的装置,从而实现科学、合理地评估干旱区域各个地区的防旱减灾能力。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区域防旱减灾的评估方法,包括:
[0006]采集预设区域的防旱减灾的评价指标,建立防旱减灾的指标评估体系;
[0007]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主观权重;
[0008]采用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客观权重;
[0009]采用黄金分割法分别为每个所述主观权重和所述客观权重赋予对应的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并计算得到各级指标对应的综合权重;
[0010]根据所述综合权重和未确知测度理论分别建立单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和多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
[0011]根据所述多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计算得到每个指标对应的综合测度评价结果,并对所述评价结果进行置信度识别;
[0012]根据置信度识别结果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地区的防旱减灾能力的评估结果。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指标评估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所述目标层包括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估,所述准则层包括工程防御能力、生产技术能力、资源保障能力、应急管理能力,所述指标层包括蓄水工程调蓄率、耕地有效灌溉率、旱涝保收率、每公斤粮食耗水量、节水灌溉率、单位耕地灌水量、地均财政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耕地农业人员、单位耕地机电井和单位耕地农机动力。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主观权重,包括:
[0015]采用一致矩阵法构造各个层次的所有判断矩阵,以得到层次结构分析模型;采用一致矩阵法构造各个层次的所有判断矩阵,即把所有因素不放在一起比较,而是所有因素两两相互比较,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提高判断矩阵的准确度。在建立所有层次的判断矩阵时,每个因素对应的专家评分采用判断矩阵Aij标度法进行标度。判断矩阵的确定方程如下:
[0016]A=|a
ij
|
n*n
ꢀꢀꢀꢀꢀꢀꢀꢀꢀꢀꢀ
(1)
[0017]而且判断矩阵具有以下性质,(1),a
ij
>0(2),a
ii
=1
[0018]对所述层次结构分析模型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校验;
[0019]具体方法如下:
[0020]计算判断矩阵特征向量最大特征值λ
max

[0021][0022]其中,CW=C*w,C为判断矩阵。
[0023]计算一致性指标CI,为了衡量CI的大小,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一致性指标CI具体公式如下:
[0024][0025][0026][0027][0028]其中,i指矩阵阶数,W
i
指单准则条件下因子的权重值;CR为一致性比例,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则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重新构造判断矩阵A,并对aij加以调整,直至其构造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为止。
[0029]对所述层次结构分析模型进行层次总排序,以完成所述主观权重的计算,其中,所
述主观权重采用以下第一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0030][0031]其中,W
AHP
表示所述主观权重,a
j
表示准则层A对总目标层C所得出的层次单排序,b
ij
表示方案层B中i个元素相对于准测层A中因素为A
j
所得出的层次单排序。
[0032]按照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依次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指标。设准则层A有M个因素A1,A2,A3.......A
m
,准则层A对总目标层C所得出层次单排序为a1,a2,a3,...,a
m
。方案层B中的N个元素相对于准则层A中因素为Aj所得出层次单排序为b
1j
,b
2j
,b
3j
,...,b
nj
(j=1,2,3...m),因此,方案层B中第i个因素对总目标层C的权重为:
[0033][0034]对所述层次总排序有高到低逐层进行一致性校验。
[0035]如果方案层B中与Aj相关的比较判断矩阵在单排序中经过一致性的检验,计算出单排序一致性指标CI(j)的值,(j=1,2,3...m),通过公式四可以求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j),则B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
[0036][0037]如果CR<0.1时,则B层总排序通过随机一致性比率,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值。
[0038]假设有n个待评价样本,p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数据矩阵如(9)所示:
[0039][0040]其中X
ij
为第i个样本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
[0041]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CRITIC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客观权重,包括:
[0042]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客观权重:
[0043][0044][0045][00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防旱减灾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预设区域的防旱减灾的评价指标,建立防旱减灾的指标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CRITIC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客观权重;采用黄金分割法分别为每个所述主观权重和所述客观权重赋予对应的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并计算得到各级指标对应的综合权重;根据所述综合权重和未确知测度理论分别建立单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和多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根据所述多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计算得到每个指标对应的综合测度评价结果,并对所述评价结果进行置信度识别;根据置信度识别结果确定所述预设区域内各个地区的防旱减灾能力的评估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评估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所述目标层包括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估,所述准则层包括工程防御能力、生产技术能力、资源保障能力、应急管理能力,所述指标层包括蓄水工程调蓄率、耕地有效灌溉率、旱涝保收率、每公斤粮食耗水量、节水灌溉率、单位耕地灌水量、地均财政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耕地农业人员、单位耕地机电井和单位耕地农机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主观权重,包括:采用一致矩阵法构造各个层次的所有判断矩阵,以得到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对所述层次结构分析模型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校验;对所述层次结构分析模型进行层次总排序,以完成所述主观权重的计算,其中,所述主观权重采用以下第一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中,W
AHP
表示所述主观权重,a
j
表示准则层A对总目标层C所得出的层次单排序,b
ij
表示方案层B中i个元素相对于准测层A中因素为A
j
所得出的层次单排序;对所述层次总排序有高到低逐层进行一致性校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RITIC法确定所述指标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客观权重,包括: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客观权重:客观权重:客观权重:
其中,w
critic
表示所述客观权重,C
j
表示第j个评价指标所包含的综合信息量,表示第j个评价指标与其他评价指标的冲突性的量化公式,r
ij
表示评价指标i和j之间的相关系数,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艳萍雷添杰吕娟李翔宇马苗苗苏志诚高辉杨晓静张学君张保山罗嘉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